☉ 浙江省民政廳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省通過構建堅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優化充滿活力的培育體系,營造海晏河清的發展環境,推動社會組織發展從注重數量增長、規模擴張向結構優化、能級提升轉型。社會組織數量穩步增長,從2012年底的3.14萬家,增加到2022年6月底的7.27萬家。社會組織發揮作用不斷突顯,在參與疫情防控、推動復工復產復課復學、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等方面作出積極的貢獻。
堅強有力的組織體系是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一是不斷完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體制,強化黨建引領。由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兩新”工委)牽頭抓總,業務主管單位相關黨組織、行業黨委、屬地黨委、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分別負責,從黨組織、群團組織建設、黨員教育管理、黨風廉政建設等維度加強社會組織的管理。二是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不斷完善社會組織登記審批機制。通過優化審批流程,推進多部門網上聯審;縮短辦理時限,精簡辦理材料。研發“一社一碼”系統,打造全省統一的集社會組織培育、扶持、服務、監管于一體的綜合智慧平臺。同時,提供社會組織登記審批辦理指南,提高窗口辦理人員服務水平。三是連續出臺政策,支持社會組織發展。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發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改革促發展;2020年,率先通過人大立法形式出臺關于推進和規范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決定,確立了社區社會組織的法律地位;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發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意見,對未來五年作出了更加明晰的發展布局。
充滿活力的培育體系是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動力。一是全面推廣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將其納入“平安浙江”和民政工作逐年推進,形成省、市、縣、鄉鎮(街道)、城鄉社區的五級平臺網絡。目前,鄉鎮平臺實體化率達到71%,街道平臺實體化率達到89%。二是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先后出臺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推進政府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的意見等政策,明確購買服務的內容、范圍、承接主體,確定社會組織參與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領域;進一步規范購買服務,安排專項資金,編制推薦性目錄,出臺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近5年,全省各級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投入資金27.3億元。三是開展品牌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領軍人物評選。2020年開始,每年評選100家省級品牌社會組織和200名省級社會組織領軍人物。今年,出臺評選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評選工作,明確對品牌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領軍人物實行動態管理。
海晏河清的發展環境是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一是打擊非法社會組織。2018年、2021年,浙江兩次開展多部門聯合的專項行動。2021年,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定期會商、紀委監委全程監督等工作機制。專項行動中,全省共查處非法社會組織425家。二是清理整治亂收費。2017年,落實省政府深化企業減負擔降成本改革的若干意見,把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治理放到重要位置,至2020年底,全省累計為企業減負超2.21億元。2021年,浙江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治理專項行動,責令退還違規收費333萬元,注銷行業協會商會140家;主動減免降低收費約1.8億元,惠及企業5.6萬家。三是整頓規范社會組織。2017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開展社會團體清理規范工作的通知,全面抓好社會組織清理整頓和規范管理工作。2021年起,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清理,已處置“僵尸型”社會組織近3000家;開展清廉社會組織建設,全面排查處理社會組織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問題;今年,開展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專項整治以及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