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技術評價中心 焦劍 李貽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兩年多時間里,在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動態清零”的疫情防控指導原則的過程中,如何發揮市場監管疫情防控標準化體系建設特長,持續推進各級各類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克服防疫短板,發揮體系特長,加快轉型升級,從而實現疫情防控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轉呢?
建立疫情防控管理體系集中統一權威與效能的標準化。一是堅持集中統一領導,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六級管理體制架構,從原料、生產、倉儲、物流、超市、生鮮、冷鏈等市場監督環節卡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機構順暢、權責分明。二是構建綜合性疫情防控效能體系,譬如:各層級疫情防控辦,包括市場、衛生、醫藥、交通、公安、物流、商務、海關、口岸、媒體、社會性組織、群眾性組織等方面效能總和,各行業和方向各司其職,形成一張張防控大網,避免誰都不管的“分界線”。三是注重屬地管理系統一體化,“領導”“指揮”與“口令”“命令”等信息傳遞順暢、應急響應及時、指令下達清晰,外派力量、支撐作用等都在屬地效能體系之中。
突出疫情防控管理體系風險預判指導性與專業性的標準化。一是疫情防控管理體系風險預判直接關系到動員方式、制度安排和政府決策,即便在抗擊新冠病毒的風口浪尖上,人們對流行傳染病仍缺乏足夠的科學認知,衛生疾控體系、傳染和臨床生物學科體系、專業化防疫和病理專家體系等資源捉襟見肘。二是疫情防控管理體系資源配置關系到保障、協調和行動,自身職能定位和組織架構體系需要標準化,化解檢測試劑不足、防疫物資缺乏、地方動員能力弱等問題。三是疫情防控管理體系快速處理關系到人員、信息和效率,如何提升流行病學監測、實驗室檢測、傳染病理學、疫苗研發等領域專家和應急專業人員體系運轉效率,發揮突發事件管理負責人和現場專業人員信息互動作用。
確保疫情防控管理體系物資生產保障與供應的標準化。一是建立防疫物資生產需求清單體系,制訂常用物資儲備清單、國內生產供應商清單和臨時物資征用清單等方案,包括各類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醫療物資,增加醫療設備、治療藥品、消殺物資等保障物品,掌握水電氣煤儲備、用床增容、菜米油鹽等生活用品。二是響應物資保障聯防聯動協同機制,加快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與物資保障協同聯動,健全以實物儲備、生產儲備、商業儲備等方式緊密結合的標準體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哄搶囤積。三是加快供應調度數字信息平臺建設,發揮互聯網平臺全球配置資源優勢,暢通本地志愿服務途徑與社會支援的物資運輸渠道,推進物資調撥單位與應急物資生產、銷售企業等之間的高效銜接。
堅持疫情防控管理體系集中制度優勢與靈活市場機制的標準化。一是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政府顯示出強大的動員能力,把政府調控與市場力量更好地結合起來。二是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率優勢,迅速從平時轉向戰時狀態,體現從分散向集中的動員效率。三是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市場優勢,不斷補充“集小事、成大事”的大市場機制,迅速從頂層指揮轉向一線授權,前方指揮的專業化社會組織物資供應、捐贈和發放等靈活性增加,突出向基層社區“下沉”的辦事效率和協作效果。
提升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治理功能科學性與制度性的標準化。一是健全疫情防控管理體系,與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及政府部門職能職責權力一致,與統一指揮體系、物資供應保障體系和現代化治理體系有機融合,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認證一體謀劃。二是堅持依法防控管理,切實轉變疫情防控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現代管理手段,配套啟動司法執法和紀檢監察特別服務程序,量化特殊時期違規違紀違法處罰標準。三是強化社區治理群眾基礎,以人為本,生命至上,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一地一策”“一區一策”“一樓一策”“一居一策”“一人一策”,推動疫情防控治理精確化、精準化、精細化和標準化。
統籌疫情防控管理體系集優聚優研判與處置的標準化。一是加強事前綜合風險預警,各機構和層級要進一步提高基本、危機、演變等預判能力,落實方案推演、會議推演和現場推演等演練事項設計。二是發揮綜合部門和專業部門優勢,與相關部門建立防控聯動機制,統籌志愿隊伍、自建隊伍、專業隊伍、疾控隊伍、醫療隊伍等體系力量,激活前期風險預判和調配應急處置行動。三是挖掘潛在和潛藏的能量,如發揮各類志愿者及社會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互動作用,構建衛生消毒、防疫接種、檢測服務、隔離點設置、方艙醫院建設等標準化專業服務體系。
注重疫情防控管理體系綜合防控與專業防控的標準化。一是重大關口把緊,在信息披露、輿情回應、溝通協調等重要關口上,層級層次,聯防聯控,精心精細,采取有效的防控機制遲滯和阻止傳染源擴散,將可能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二是防控目標一致,專業防控體系在科學預判、精準防控基礎之上,離不開疫情防控專業人員指導,更離不開綜合防控體系支撐,常以專業部門為主轉向多部門協調聯運,從而提升綜合防控體系的專業化水平。三是擴展優勢效應,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聯席機制是綜合防控體系高效運轉的最大優勢,背后離不開疫情防控專業體系團隊的支持,有效避免疫情事件性質或趨勢發生變化所導致的決策失誤。
推動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智慧城市數字與系統的標準化。一是數字化與智慧化一體發展的理念,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應融入智慧城市日常運營體系或子體系,應急安全觸發數字體系,系統設計體現信息共用、功能通用、項目應用等標準,疫情防控管理體系避免重復建設功能相近、數據割裂的智慧城市系統。二是系統與子系統一體響應的措施,要利用和整合智慧城市系統或子系統數據標準,提升疫情防控信息體系的高效協同,疫情防控管理體系依托于現代智慧城市架構,開發適合不同類別的應急管理的實時傳輸網絡、智能應急設備和輔助支持系統,提升基于需求導向的數據驅動能力。三是信息主體與市場主體一體運營的模式,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標準化主要在政務服務、社會管理、智慧城市、官方媒體、衛生疾控等方面的主體信息,實現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等市場主體協同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