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建明
(甘肅路橋第四公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路基是道路施工的基礎,路基質量直接決定后期道路運行的年限和抗壓能力,路基施工缺陷會影響行車安全,降低行車舒適度。尤其是戈壁灘地區的公路,路基施工質量不達標會嚴重影響后期道路的正常運行,因此做好戈壁灘路基施工是重中之重。風沙大、天氣干燥是戈壁灘主要的氣候特點,戈壁灘的石塊粒徑不符合施工標準,這些外部條件導致戈壁灘公路施工備受約束。為保證戈壁灘高速路施工質量,在施工前有必要做好當地地質條件、氣候等綜合分析,針對當地情況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把控施工技術要點,并分析施工注意事項。鑒于此下面以某地區戈壁灘公路路基施工為案例,分析施工技術及相關注意問題。
本次施工地點在戈壁灘,施工路段用于連通兩個地區,便利兩地區交通和人員流通。
施工地點的地形地貌:施工地區位于平原地帶,地形開闊、平坦,地勢稍微起伏,地面高程范圍800~1 000 m,區域內基本無住戶,人煙稀少,屬于戈壁荒原地貌。全區域內有局部風蝕地貌,存在溝、梁相間情況,且溝梁的高度差最高可達到30 m。此外,施工區域內有少量裸露基巖。
施工區域氣候:該區域屬于中溫帶旱大陸性氣候區,每年具有較長的旱季,雨季較短,且雨季時降雨少且集中。四季分明,具有明顯的晝夜溫差,最高氣溫可達到43 ℃,最低氣溫可達到10 ℃,氣溫極端化現象嚴重。區域內刮風較多,很多丘陵起伏的地方形成大量風積沙。
(1)風積沙:風積沙的顆粒均勻,土質細膩且為砂性土,粘結性較差,天然風積沙中含水量少,澆水后能夠快速滲透到沙土中,輔助應用振動壓路機,能夠保證路基的均勻沉降。但風積沙的保水性差,壓實后路基可能出現水分流失,導致路基塌陷。基于風積沙這一特性,需進行充分處理后才能使用,如提高沙土黏度。
(2)標準重型擊實試驗:為保證路基施工質量,需要對土顆粒進行擊實試驗,測出沙土在最優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值。檢測結果顯示,沙土含水量增加到曲線的雙峰值時,達到最大含水狀態。沙土黏度隨著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到達峰值后繼續加水,會導致黏度下降。最終測算出沙土最佳含水率為:含水飽和、干燥狀態的中間值,在壓實過程中需注意毛細水作用力的變化??紤]到沙土的保水性較差,本次秉承快速施工、快速封閉的施工原則,施工完成后快速用黏土、砂礫完成封閉操作,就地取材。
該段施工區域沿途填料類型較多,包括天然砂礫、粉質黏土、砂礫土等,沿線路基施工主要以粗粒土為主要材料,其中摻雜少部分細沙土。
(1)粗粒土為優先選用的填基材料,若材料缺乏可用普通土進行回填,除路基外,擋土墻、構造物和臺背需要碎石土、天然砂礫進行回填,碎石土用于上路床和鹽漬土的回填,不同施工部位的回填材料不同,切勿搞混。
(2)填土前先取樣,實驗室對土樣進行檢測,得到最為理想的施工用土含水量、最大干容重等參數。本次施工對土樣進行分析,需遵照表1中的路基強度、壓實度參數進行施工。

表1 路基最小強度、壓實度參數
在施工期間用水袋法、灌砂法對壓實度進行實時檢驗,當壓實情況超過規定值時,采用相關措施及時處理。
戈壁灘地質條件相當復雜,百米高巖層土層類型和地質條件都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地基處理的方法也千變萬化,施工期間需根據地質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地基處理方案。發現地面表層為細圓礫土,且松散度較高時,及時挖除并換成密實度較高的土進行填充,填充完成后進行碾壓、夯實、強夯等方式對新填充的土進行壓實,根據新填土的厚度選擇相應夯實方式,土層<1.5 m選擇沖擊碾壓方式,1 m<土層<3 m選擇重錘夯實方式,土層>3 m選取強夯方式。除土層填充需要根據表層土質結構及松散度進行挖除換填外,地基打樁也需要根據土質結構選擇適合的打樁類型,若地質硬度較高可直接采用上述的挖土換填方式,若地質松軟則需要用水泥砂漿樁、CFG樁等硬度較高的樁,提高戈壁地基的穩定性。
路基填筑目前有完善的施工標準,因此施工需參照標準嚴格落實每項規定。遵循“三線四度”原則對路基填筑與壓實質量進行控制,三線分別指左邊線、右邊線和中線,找到三線后,每條線上相隔20 m分別釘上木樁,然后確定哪幾個木樁為控制點。四度分別指的是路基的厚度、密實度、拱度和平整度,厚度合理能夠保證路基的穩定程度,密實度達標能夠避免完工后的路基沉降現象,拱度角度準確能夠防止雨水沉積在路基內,平整度達標可加快路面排水,避免雨水積在路面上。
為保證“三線四度”原則得到夯實,在路基填筑壓實過程中,需嚴格把控以下施工技術。
(1)松鋪厚度嚴格把控:采用20 m3/車的運輸車施工,布置標準方格網,以最大松鋪厚度為30 cm為依據,總網格尺寸設計為8 m×8 m。通過上料—推土—精平順序,層層控制路基平整度,保證其均勻性。攤鋪時中間面最高,微微向兩側傾斜4%左右的斜坡,防止路中心低洼積水,加快排水。攤鋪后按照已測量的控制點,重新測量松鋪后的標準高度,重新布置控制點。
(2)壓實過程精細化:兩種型號的壓路機配合使用,完成壓實過程,即洛建YZ18C光面壓路機、山推SR22M壓路機,壓實工序如下:采用先邊緣、后中間的壓路方式,靜壓先行,振動壓實緊隨其后,遵照先慢后快的碾壓原則。第一層填鋪材料為砂礫,用YZ18C光面壓路機進行穩壓,接著用山推壓路機振動碾壓,來回兩次,碾壓后精平地面,用PY18平地機精平,為后續攤鋪路面奠定基礎。然后采用YZ18c光面壓路機,攤鋪一層振動壓實一層,每層攤鋪都用灌砂法測量基層的壓實度,確保攤鋪完成后路基壓實度達到國家標準。
(3)擊實試驗:在同一段200 m的路基上同時選取4個點,測量后取平均值。擊實試驗提示路基壓實的標準數據為:上路堤0.8~1.5 m≥94%,路床0~0.8 m≥96%,下路堤1.5 m以下≥93%。壓實度測試數據不得高于標準數據一個百分點,數據上報后由監理抽檢,測量相應的壓實標高,用于松鋪系數、壓實厚度的計算。
(4)各項檢測數據合格后,立即完成路基邊坡修整工作,確保路基邊線順直、坡度設計合理化。
填筑土料直接就地取材,若土質無法使用,需從別的地方挖土方。
(1)填筑:在路基填筑過程中,按照路基橫斷面全寬,將基層分成水平層次,土料按照從下往上的方式層層填筑。最底層開始分層填筑,不同填料分開填筑,單層厚度最大不能超過35 cm。在路基邊緣設置可超寬度線,最多可超寬30 cm,這樣有利于壓路機快速壓實路面,達到符合國標的壓實度。若填筑高度在80 cm以下,需要對原地表重新翻松30 cm后再次整平壓實,直至路基壓實度達到標準。
(2)攤鋪整平:推土機完成初平操作后,平地機對路基進行終平處理,保證表面均勻平整即可。攤鋪時留出排水坡度。
(3)灑水及晾曬:在振動壓實前保持填料含水量為3%左右,即使晾曬也要保持填料充足的含水量。
(4)碾壓:詳細過程見4.2,但要注意碾壓作業期間,橫向重疊和縱向重疊的距離不同,橫向為0.3~0.5 m,縱向為1 m以上,確保壓實過程無死角和偏壓情況發生,振動壓路機、光面壓路機的速度都需要保持在4 km/h以下,嚴格按照壓實遍數要求,完成碾壓作業。
(5)檢測、基面和邊坡整修:監理核查合格后,快速完成坡面和路基的修整,保證施工質量。完工后1個月對路基質量再次核查,質量過關方可投入運營。
多數地下水較深,地下毛細水上升高度影響不了地面土層,地表土質非常干燥且處于較低含水量,多數地下水較深的表層土質含水量最多不超過2.8%。由于易溶鹽水平較低,且離地表很遠,不以鹽漬形式出現。因此在路基早期勘察時,很多人并未注意到易溶鹽,同時未將其腐蝕性考慮進去,導致后期施工后深層次易溶鹽腐蝕鋼筋,引起路基表面坍塌。戈壁灘路基施工中必須考慮易溶鹽的問題,不能隨意忽略易溶鹽,即使是微量的易溶鹽,也要考慮到施工影響因素中。為降低易溶鹽對施工質量的影響,需做好以下防控措施:施工區域內嚴禁隨意排放污水、生活用水,避免鹽分聚集,進而導致路基被腐蝕;施工前勘察工作必須細致化,不放過施工區域內的所有地下水勘察,防止地下水蒸發導致易溶鹽腐蝕鋼筋;除檢測地下水的深度和易溶鹽含量外,還需分析地表土層中的含鹽量,有利于除去施工干擾因素。
戈壁灘地形與山區、平原等地區的地形差異較大,地形高低起伏較大,這導致整體施工區域整平后,地表層土質混合物質較多,多為素填土、原沙土的混合物。而且山丘起伏的地方,迎風坡、背風坡沙土的密實度存在差異,因此在整平后地表層土質的穩定性不均勻,導致路基穩定性差。因此在施工前必須將風沙流動考慮到施工影響因素中,重點監測風速、風向、流動風沙的走向,流動風沙較大的區域采用挖方填土的方式,提高路基的穩定性。
戈壁灘綠植覆蓋面積較少,施工后道路兩邊需種植大量綠植,維持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大量流失,對地基造成破壞,進而影響正常的交通。或采用邊施工邊治理的方式,盡量減少對原始地貌的破壞。
所有戈壁灘施工路段的建造材料必須使用國標規定的材料,禁止將不達標的鋼筋、砂石料等混入路基施工中,同時使用質量過關的壓路機、找平機等設備,施工全程由監理方嚴格把控施工治療,制定完善的監理體系,防止“監守自盜”的情況發生。
施工前工作不到位,施工后戈壁灘路基質量不達標運營,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路基使用年限短,發生塌陷的風險較高。為規避這些問題,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施工前需對現場土質進行取樣分析,通過試驗確定土質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后期施工把控好含水量參數,同時取樣分析需要盡可能得到完善的工藝參數,為后期施工方案設計提供數據支持;施工期間做好工藝控制,集料窩采用人工拌合處理方式,填料、攤鋪、壓實等各個環節均需嚴格把關審核,不合格環節重新施工。
就地取材是戈壁灘公路路基施工最便利的方式,但使用風積沙填筑存在缺陷,因此本次采用填筑后立即包邊黏土施工的方式。這樣既能節約成本,又能減少材料、運輸的浪費。在施工過程前相關人員對沿途土質分別取樣,經過擊實試驗分析出最大含水量,同時取樣后對當地風積沙松散度、密度進行分析,進而制定施工方案。在施工期間,注重對填料、填筑、壓實等施工技術的嚴格把控,實現整個施工過程安全有序地開展。利用山推機、光面壓路機等搭配使用,保證路基壓實過程無盲區和弱區,土層密實度均勻,可有效提升路基穩定性,加快戈壁灘公路的修建。本次報道了我國某戈壁灘施工地區的案例,通過一系列設計和施工,取得良好工程反饋,這與施工前勘測仔細徹底,施工期間層層把關,施工后嚴格檢查有密切關系,每個環節相互配合,促使本次施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