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蕊,宋新靈,郄淑文,陳 維,李 智,丁元晴
1.貴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貴州 550002;2.貴州省人民醫院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病病人維持生命的治療手段之一,具有醫療成本低、操作方便等優點[1]。腹膜透析病人病程漫長、病情復雜,病人既要面對疾病的折磨,又要面對生活、工作、經濟的壓力,易導致病人自我調節能力的下降。自我調節疲勞(self-regulating fatigue,SRF)是指個體在進行自我控制活動時消耗自我調節資源,影響其認知、情緒、行為等調節能力的現象[2]。腹膜透析病人在適應疾病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挑戰,可能會耗盡他們的自我調節資源,并增加對自我調節疲勞的易感性。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的現狀,并深入分析相關影響因素,為改善病人疾病預后提供參考依據。
1.1 對象 選取2021 年9 月—2022 年1 月貴州省人民醫院行腹膜透析的門診病人202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9 例,女73 例;年齡18~35 歲60 例,36~59 歲103 例,60 歲及以上39 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41例,中學59 例,高中或中專68 例,專科及以上34 例;職業:農民52 例,公務員(教師、醫生)39 例,自由職業111例;婚姻狀態:已婚144 例,未婚39 例,離異19 例;醫保支付方式:新農合133 例,非新農合69 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48 例,3 000~6 000 元97 例,>6 000 元57例;居住地:城鎮88例,農村144例;合并癥種類:≤1種43例,2 或3 種89 例,>3 種70 例;透析齡:3~12 個月63例,13~36 個月96 例,>36 個月43 例。納入標準:符合終末期腎病診斷標準[3];年齡≥18 歲且腹膜透析治療≥3 個月[4];自愿參與此項研究。排除標準:精神或認知障礙病人;患有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病人,如心、肝、腦等嚴重障礙病人。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研究者自行設計而成,包括年齡、性別、透析齡、合并癥種類等。
1.2.2 中文版自我調節疲乏量表 該量表由王利剛等[5]翻譯,包括認知控制、情緒控制、行為控制3 個維度,共16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1~5 分)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調節疲乏越嚴重,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785。
1.2.3 心理彈性量表 該量表由Connor 等[6]編制,經我國學者翻譯為25 個條目的中文簡化版。包括堅韌、自強及樂觀3 個維度,共25 個條目。采用0~4 分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彈性水平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7。
1.2.4 腹膜透析病人癥狀困擾問卷 該問卷由王文娟[7]編制,用于評估腹膜透析病人過去1 周內出現癥狀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共29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0~4 分)評分法。總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947。
1.3 資料收集方法 研究者獲得病人知情同意后,進行面對面的資料收集,若病人對條目不理解,由研究者向病人解釋條目并逐項詢問后代為作答。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6.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自我調節疲勞、心理彈性及癥狀困擾得分經正態性檢驗均服從正態分布,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探討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探討自我調節疲勞的影響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心理彈性及癥狀困擾得分(見表1)
表1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心理彈性及癥狀困擾得分(±s,n=202) 單位:分

表1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心理彈性及癥狀困擾得分(±s,n=202) 單位:分
量表自我調節疲乏量表條目數16項目總分認知控制情緒控制行為控制總分樂觀自強堅韌總分655心理彈性量表25 45腹膜透析病人癥狀困擾問卷13 29得分43.68±3.23 18.30±1.60 13.39±1.61 12.00±1.95 73.55±3.09 11.83±1.55 23.99±1.68 37.74±2.19 34.58±3.94
2.2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與心理彈性、癥狀困擾的相關性(見表2)

表2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與心理彈性、癥狀困擾的相關性(r 值)
2.3 不同特征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得分比較(見表3)
表3 不同特征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得分比較(±s) 單位:分

表3 不同特征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得分比較(±s) 單位:分
項目年齡分類18~35 歲36~59 歲≥60 歲統計值P例數60 103 39 129 73 41 59 68 34 52 39 111 144 39 19 133 69 48 97 57 88 114 43 89 70 63 96 43得分43.13±3.54 43.83±2.89 44.15±3.51 43.24±3.17 44.47±3.19 42.66±3.04 43.49±3.25 43.78±3.27 45.06±2.93 44.60±3.33 43.54±2.76 43.31±3.27 43.97±3.17 42.90±3.24 43.16±3.23 43.93±3.25 43.20±3.13 44.40±3.61 43.88±3.26 42.75±2.61 43.45±3.16 43.86±3.28 42.40±3.55 43.31±3.00 44.94±2.89 42.86±3.29 43.63±3.03 45.02±3.20 F=1.392 0.251性別文化程度男女t=-2.632 0.009小學及以下中學高中或中專專科及以上農民公務員(教師、醫生)自由職業已婚未婚離異新農合非新農合<3 000 元3 000~6 000 元>6 000 元城鎮農村≤1 種2 種 或3 種>3 種3~12 個月13~36 個月>36 個月F=3.670 0.013職業F=2.935 0.055婚姻狀態F=1.978 0.141醫保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t=1.529 0.128 F=3.811 0.024居住地合并癥種類t=-0.884 0.377 F=10.199<0.001透析齡F=6.084 0.003
2.4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總分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及Pearson 相關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男=1、女=2)、合并癥種類(≤1 種=1,2 種或3種=2,>3 種=3)、透析齡(3~12 個月=1,13~35 個月=2,>36 個月=3)及心理彈性、癥狀困擾得分是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的影響因素。見表4。

表4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3.1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總分為(43.68±3.23)分,高于中國常模得分[5]。原因可能是:腹膜透析病人疾病周期漫長,醫療支出巨大;加之終末期腎病并發癥多,病人需要應對疾病及治療帶來的各種癥狀困擾[8];且病人患病后社交活動減少,脫離原來的生活環境,社會功能減退[9]。因此,持續的醫療支出、疾病困擾、家庭責任、社會問題等讓病人承受難以抗拒的身心壓力,導致病人自我調節資源的持續喪失,從而引起病人的認知、情緒和行為調節功能受損。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乏各維度中認知控制維度得分較高,說明病人在認知控制的過程中消耗自我調節資源最多,與周越等[10]研究結果相似。原因可能與疾病認知有關,相關研究顯示,疾病認知是疾病管理中行為導向的關鍵性因素,不正確的疾病認知會導致病人出現健康行為失調的現象[11]。由于腹膜透析病人經歷了疾病的打擊,面對疾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下降,容易產生錯誤的疾病認知評價,從而產生對疾病的認知疲勞。因此,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程度較高,臨床護理人員應重視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調節疲勞現狀,幫助病人建立正確的疾病認知,并提升疾病的認知管理能力,促進其踐行健康行為,以改善自我調節疲勞狀態。
3.2 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的影響因素
3.2.1 性別 本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影響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調節疲勞水平,女性自我調節疲勞水平較男性高。原因可能是:與男性相比,女性易受到工作、家
庭及情感等影響,她們被各種角色的重任所困擾,既是病人,但在工作崗位上是普通員工,回到家中又是妻子、母親、女兒;在工作上需要盡職盡責,回歸家庭需要承擔繁重的家務、教育子女以及孝敬父母。同時,慢性腎病發展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雌激素水平紊亂會影響病人情緒調節能力間接導致情感疲勞[12]。多重角色及特殊的生理特征均會加重女性病人的心理壓力,致使病人自我調節能力持續下降。因此,醫護人員應幫助女性病人正視壓力,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調適,以促進病人積極的自我調節。
3.2.2 合并癥種類 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癥種類是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的影響因素,合并癥種類越多的病人自我調節疲勞得分越高。可能是因為合并癥多的病人病情更為復雜,使機體更容易處于炎癥及營養不良狀態,身體調節能力下降較多[13];同時,合并相關疾病的病人仍需學習除慢性腎病以外的疾病相關知識,這對病人的疾病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病人將耗費更多精力以應對各類疾病,從而加重心理負擔。合并癥加重病人的炎癥、營養不良狀態影響病人的生理健康,同時伴隨著各種消極應對心理,導致其產生負性的疾病感知,從而加重自我調節疲勞。因此,對多種合并癥進行綜合治療,并提高病人對合并疾病的認知管理能力,對病人調節其心理資源,促進其身心健康將發揮重要作用。
3.2.3 透析齡 本研究結果顯示,透析齡是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的影響因素,透析齡>36 個月的病人自我調節疲勞得分較高。原因可能是:自我調節疲勞是動態發展的心理過程,隨疾病進程變化,而腹膜透析治療周期長導致自我調節資源不斷消耗,從而出現自我調節疲勞狀態;同時,透析齡長的病人更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體內殘留毒素更多,尿毒素癥狀越明顯,從而加重自我調節疲勞程度[14]。此外,腹膜透析病人多數為中青年人群,勞動能力減弱,長期的透析治療加重病人的經濟支出,加重了病人心理負擔,導致心理資源的持續損耗。提示臨床工作者應注重透析齡長的病人的自我調節疲勞狀態,可給予該類病人更多的心理護理,以增強其心理韌性;通過舉行病友交流會,建立微信交流群,鼓勵透析效果好的透析齡長的病人分享自己的透析經驗,樹立榜樣;還可以針對此類病人構建個性化的透析管理策略,促進病人的自我調節。
3.2.4 癥狀困擾 癥狀困擾指癥狀對個體的困擾程度[15]。研究表明,受到多種癥狀困擾的慢性疾病病人更有可能出現自我調節疲勞[16]。本研究結果顯示,癥狀困擾越嚴重,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狀態越突出,與易子涵等[17]研究結果相似。原因可能是:伴隨著腎臟功能的衰退,腹膜透析病人可能受到多種心理及軀體癥狀的困擾[18],如焦慮抑郁、貧血體征、皮膚瘙癢、睡眠質量差等,病人承受較大的癥狀負擔,從而使病人出現活動能力下降的現象,產生自我調節疲勞。因此,醫護工作者應注重腹膜透析病人的癥狀種類及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的癥狀管理方案,以減輕癥狀負擔,從而降低其自我調節疲勞程度,提高生存質量。
3.2.5 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指個體面對外界的挑戰而產生的成功應對并適應壓力的能力[19]。個體心理彈性水平高,對外界環境刺激的適應能力就越強,容易建立積極的認知評價體系,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念和動力,其面對挑戰的應對能力也相對較強[20]。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膜透析病人心理彈性得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心理彈性越大,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程度越低,與周麗芳等[21]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為:當腹膜透析病人面對不可逆的病情、無法預料的并發癥以及治療費用等各方面的挑戰時,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資源被耗損;然而心理彈性好的病人,越采用積極的心理適應模式,更傾向于進行正確的認知、情緒及行為控制,以減少自我控制資源的耗損,不易產生自我調節疲勞狀態。提示醫護人員可以考慮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團體心理療法等心理學療法提高病人的心理彈性水平,以緩解自我調節疲勞狀態。
綜上所述,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程度高于正常水平,性別、合并癥種類、透析齡、心理彈性及癥狀困擾是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的主要影響因素。醫護工作者應注重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的評估,并根據個體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干預策略,加強腹膜透析病人心理建設,以減輕自我調節疲勞水平。但本研究只調查了1 所三級甲等醫院的202 例腹膜透析病人,樣本缺乏代表性;且未動態跟蹤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狀態的變化趨勢。建議未來的研究采用多中心、大樣本、縱向調查等形式,也可通過質性研究的方法深入剖析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調節疲勞的心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