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昊
(河南工業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兩個一百年”目標的穩步推進,城市化和新農村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花卉產品被投入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之中,全國花卉產業也由此得到了迅猛發展?;ɑ墚a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農業的范疇,是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緊密聯系的種植產業,并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產業鏈。
鄢陵縣花卉生產從20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已形成規?;藴驶?、產業化的特色花卉生產格局,產業建設成果十分顯著。發展規模也從最初的幾萬畝到現今的60萬畝以上[1],花卉苗木產品種類也十分齊全,具有2 400多個品種,涉及綠化花卉苗木、盆景盆花、鮮花切花、草皮草毯等系列產品,其中以臘梅最為著稱,在古代曾是進獻皇室的貢品??梢哉f,在鄢陵可以買到市場上常見的任何花卉產品。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鄢陵種植花木的產業優勢沒有得以完全延續和壯大[2]。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鄢陵縣創新性地走出了一條以花卉苗木為特色產業的發展之路,并制定了數十項花木產品標準和花木生產技術規程,使得鄢陵縣花卉生產逐漸向規范化、產業化和集群化方向發展。
改革開放之前,鄢陵縣花卉種植產業鏈發展開始步入正軌,經歷了以點帶面、從低到高的上升階段,鄢陵縣政府鼓勵村民種植花卉,在政策方面也給予了一定的扶持。姚家村作為鄢陵花卉農業的源頭,是花卉種植的代表村莊,為響應政府號召向鄰村花農傳授花卉種植經驗,驅動了當地發展花卉種植的農業生產格局。為了提高花卉種植技術,當地政府開辦了花卉種植學校,培養花卉種植人才,這為后續鄢陵縣花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3]。
改革開放之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農村政策使得鄢陵縣花卉種植邁向新臺階?;ɑ芊N植逐漸受到更多的關注,鄢陵縣政府同樣高度重視花卉產業發展,多次召開相關會議來探討全縣花卉產業發展戰略。國家也高度重視農業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發展的方針政策,這為鄢陵縣花卉產業的初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也激勵了花農的生產積極性,隨著花卉產業的發展也萌發了產業集群效應[4]。1984年,鄢陵縣花卉生產已呈現規模化,11個鄉鎮100多個村莊開始了花卉生產銷售工作,從事花卉種植的農戶達到1 500戶以上,這為之后鄢陵縣花卉產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契機。
20世紀90年代以后,鄢陵縣花卉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跟鄢陵縣政府長期以來對花卉產業的重視密不可分。1996年,鄢陵縣政府成立了花卉辦公室,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指導當地花卉產業發展。2001年,首屆花博會在鄢陵舉辦,這是鄢陵花卉走向全國的重要機遇。在此次花博會上,不僅展覽了傳統花卉種類,而且就園林器械、花卉育種技術等進行了交流溝通,全國各地的花卉商、設備商、種植戶及花卉專家匯聚于此;此次花博會促成交易訂單500多份,交易額近3億元,此后鄢陵縣每年舉辦花博會,使本縣的花卉馳名中外。在這之后,鄢陵縣陸續打造了名優花木園區、產業園等,繼續擴大花卉種植的輻射面。2014年,鄢陵縣花卉種植面積達58萬畝,銷售額達57億元,花卉種類向多樣化方向發展;2017年,鄢陵縣將花卉產業與第三產業相結合,也對花卉營銷方面進行了優化,推出了花卉主題旅游項目,加快推動花卉產業向規模化和產業化方向轉變。擁有著上千年花卉苗木發展史的鄢陵縣,從2001年的首屆花博會,到2020年全網直播舉辦的云上花博會,走出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區域性交易商會發展到如今立足中原、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的完美征程,縣域花卉產業呈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和專業化合作的發展態勢[5-6]。
截至2021年,鄢陵縣花卉種植面積已將近80萬畝,花卉從業人員達到24萬人,花卉年銷售額近80億元,全縣從事花卉產業的企業近800家,直接帶動全縣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就業,花卉產業成為鄢陵縣的經濟支柱產業。通過土地規模流轉,全縣花木生產向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如建成的10萬畝產業園,以名優花木培育和生產銷售為主,入駐的企業超過170家,范圍既涉及北京、上海、浙江等經濟水平較高的區域,也涉及甘肅、寧夏等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鄢陵縣花卉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如交通運輸業、餐飲業、花具行業等,同時還推動了生態觀光與休閑旅游行業的發展。鄢陵縣還十分重視花卉產業的科研工作,先后組建了花卉科學研究所、組織培養中心,并與我國的農業大學、農業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以提高花卉苗木產品的科技含量。鄢陵縣的花卉產業形成了以名優產品為名片,以觀賞類苗木、盆景盆花和鮮花切花三大類產品為主導的產品結構體系。此外,還積極引進國外花卉產品,豐富了自身花卉產品結構。
鄢陵縣的花卉產品種類主要有四大系列,即綠化花卉苗木、盆景盆花、鮮花切花、草皮草毯。此外,鄢陵縣為豐富花卉種類,還積極引進了市場熱銷的國外花卉品種,如巨紫荊、紅葉櫻花、天鶴線紫薇等。鄢陵縣花卉主要品種如表1所示。

表1 鄢陵縣花卉主要品種
鄢陵縣花卉產業的規劃區域各有特色,主要有主產區、輻射區和核心區三大規劃區域,不同產區的產品種類和產業特色各有不同。主產區范圍較廣,涉及9個鄉鎮,237個行政村,主產區以237省道周邊為主;輻射區主要是鄢陵縣北部區域和南部區域;核心區以15萬畝名優花木園區為中心,向東、北、南方向擴散,涉及7個鄉鎮、136個行政村,三大區域通過政策協調和協同分工,在鄢陵縣全縣區域實現基本覆蓋。鄢陵縣花卉產業區域劃分如表2所示。此外,鄢陵縣在科技園先行區創新性地建立了河南花溪科學養老中心,開創了花卉旅游、森林康養等融合發展新模式,形成了包括花木原料的生產、加工、存儲、運輸、銷售等全環節的集群運營模式,落實了鄢陵縣花卉產業規劃戰略,延長了花卉產業鏈。

表2 鄢陵縣花卉產業區域劃分
鄢陵縣花卉產業雖然已經呈規?;l展態勢,生產數量大,但是標準化生產水平卻不高,花木質量較國家整體質量還處于較低水平,在中低檔次徘徊。例如,作為鄢陵縣名片的臘梅,雖然在當地種植廣泛,但在產業化、規模化、技術化和現代化等方面較國內外花卉生產龍頭企業還存在明顯不足,同時缺乏精細化和規范化的管理,這就導致鄢陵縣較難培育出符合國家出口標準的臘梅等花卉產品,不能有效打開國際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缺乏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產品,會影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一行業也有相關的產品培訓,自身的競爭優勢就難以顯現。
鄢陵縣花卉產業的融合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通過花卉產業帶動了當地的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發展,這也為鄢陵縣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但是在產業融合領域較為淺顯,有待進一步促進多產業深入協同發展。鄢陵縣花卉產業不斷壯大的同時也出現了后勁不足的現象,在于其發展模式依舊未能完全擺脫普通農業生產模式,沒有形成多梯次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如缺乏知名品牌企業及產品、在園林機械生產研發方面沒有形成大規模產業鏈、由花卉產業開發出的臘梅茶產業及花卉生態旅游產業還未實現規?;?/p>
鄢陵縣花卉產業的交易模式還較為傳統,交易過程中參與的中間商較多,這導致花卉產品的價格偏高,對花農來說,這種交易模式難以有更高的利潤和經濟效益。通過借鑒分析國外花卉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可以看出,在花卉產業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花卉交易以大型市場為主,其中期貨交易、拍賣交易是主要的交易模式,這在我國還處于相對空白階段,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完善。
鄢陵縣一直十分重視花卉產品研發、種植等方面的技術提升,同時不斷開發出花卉新品種。花卉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花卉產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花卉品種等級的更迭,使花卉生產對專業的栽培技術、高檔化肥、灌溉設施、現代化生產服務等技術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鄢陵縣在這些方面的準備工作尚有欠缺,主要表現為專項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量較少,花卉種植仍然以個體生產戶為主,這就導致新研發的產品及技術難以在個體戶中推廣普及,相關從業人員整體技術提升不足,進而導致花卉生產配套服務滯后,不利于鄢陵縣花卉產業的規范化發展,花卉新產品也難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和營銷。
在花卉產業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應積極發揮科學技術的應有作用。首先,重視對花卉從業人員科學技術能力的培養,這也是鄢陵縣花卉產業發展的弱勢,相比于沿海城市,鄢陵縣花卉從業人員的花卉培育、種植等專業技術水平有待提升。鄢陵縣應重視與科研機構和院校建立技術依托合作關系,可以通過積極引進高水平花卉技術人員和培養本地花卉專業人才相結合的模式,提升鄢陵縣花卉從業人員的整體素養[7]。其次,合理使用花卉產業的科研投入,鄢陵縣政府一直以來較為重視花卉產業的科研投入,但是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科研投入力度較小、資金的分配和使用不夠合理等。建議在花卉產業的生產規范制定上加大規范力度,加快制定更為完善的花卉苗木生產標準,保證能夠為花農們提供生產指導,減少因不規范生產造成的損失;還要加大花卉產業鏈相關的研發投入力度,如在花卉產品運輸、包裝、儲存等方面加大研發力度,縮減花卉產品的成本,提升整體品質。最后,重視花卉產品的生產技術提升,如加大臘梅的技術研發力度,培育優質的臘梅產品,確保臘梅生產的專業化和標準化,發揮臘梅的鄢陵名片優勢,豐富臘梅種類,拓展臘梅銷售市場。
鄢陵縣花卉產業發展過程中缺乏龍頭企業的引領,當前鄢陵縣花卉產業仍然以個體戶小作坊生產模式為主,鄢陵縣內雖然也有大型花卉企業,但是其規模與國內大型花卉企業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難以發揮大型花卉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鄢陵縣應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大型花卉企業入駐,同時應大力發展當地大型花卉企業,培育花卉龍頭企業,增強其輻射帶動效應[8]。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一方面可以擴大花卉生產規模,提高產品檔次,提升產品知名度,進一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拉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全縣花卉產業向新臺階邁進。在這方面,鄢陵縣政府也多次開展了招商活動,前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進行集中招商,并積極營造招商工作氛圍,對鄢陵縣花卉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按照花木生產、生態旅游、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的原則,“以花木改善生態、以生態承載旅游、以旅游激活三產”的工作思路,通過大力發展花卉旅游產業,把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大規模的花木生產融入生態旅游的模式當中,將農業和旅游業有機融合,能夠更好地吸引游客來此觀光,提升鄢陵縣花卉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9]。同時,花卉產業的發展,也能夠為花卉旅游業提供更多的旅游項目和旅游資源,如花木交易博覽會的舉辦,既能夠推動當地花卉旅游業發展,也能夠使當地花卉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鄢陵縣花卉旅游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關旅游配套設施如醫療機構、保健養生機構、溫泉酒店等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要深入發掘當地花卉歷史文化,將人文、歷史、民俗等要素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建立以花卉苗木為賣點的豐富多樣的生態園、休閑度假村、觀光旅游區等,推動鄢陵縣農旅產業向新的發展階段邁進。
互聯網、電商等行業的發展,為鄢陵縣花卉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為產業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銷售能力帶來了挑戰。鄢陵縣應加大宣傳力度,結合線上銷售平臺,將線上的直播帶貨、媒體網絡和線下的區域文化節、特色主題活動等營銷形式相結合,挖掘市場潛力,拓展花卉產品銷售渠道;整合營銷傳統銷售模式,發展和培育電商銷售平臺,招募電商銷售人才,推動鄢陵縣花卉銷售模式的轉型升級。同時,加強信息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與市場變化保持動態平衡,根據不同階段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滿足客戶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以提高產品質量和適應市場競爭為目標,進而推動鄢陵縣花卉產品的銷售,最終實現花卉產業向規?;藴驶透咝Щ较虬l展。
鄢陵縣花卉產業的發展與政府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和優惠政策有益于推動鄢陵縣花卉產業的深度發展。首先,政府應以激勵性優惠政策吸引花農、花木企業對老園區進行升級改造,引進相關專業優秀人才和花卉苗木營銷人才,并聘請專家進行革新整頓和戰略指導。其次,應加快花卉產業集群建設,延伸花卉產業鏈,如培育和引進生物科技公司和園藝公司,促進臘梅和玫瑰精油生產項目以及園林景觀設計產業的深度發展,運用電子商務、直播平臺、自媒體等新型流通方式,完善縣域交易網絡。最后,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花卉新品種,提高鮮花切花生產和冷藏保鮮技術水平,加快花卉苗木溫室大棚的建設,并配套實施智能化的花卉管理技術[10]。此外,政府相關部門為鄢陵縣花卉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持也十分重要,通過拓寬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幫助資金困難的花卉企業獲得融資,并適當進行稅收減免,以達到提升花卉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
鄢陵縣花卉產業的發展與政府的支持、企業的努力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鄢陵縣政府針對花卉產業的規劃布局,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扶持,有助于推動鄢陵縣花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開拓創新的新形勢下,應通過強化科學技術在花卉產業中的推動力、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以花卉產業帶動花卉旅游業發展、提升花卉產品銷售水平、發揮政府在花卉產業發展中的引導作用等策略,堅持探索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促使鄢陵縣花卉產業在良好的環境中不斷壯大,從而推動鄢陵縣的花卉苗木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