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目的:探討對胸外科腫瘤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等長度導管以及中心靜脈置管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干預效果并觀察對其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經外周靜脈穿刺中等長度導管以及中心靜脈置管腫瘤患者,共計165例,隨機編號分成兩組,對照組(n=82)置管期間提供常規護理,研究組(n=83)置管期間提供針對性護理,分析生存質量評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結果:兩組間比較,研究組WHOQOL-100量表評分更高;研究組ESCA量表評分更高(P<0.05)。結論:在胸外科腫瘤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等長度導管以及中心靜脈置管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生存質量,建議推廣并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胸外科腫瘤;外周靜脈穿刺;中等長度導管;中心靜脈置管;針對性護理;生存質量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venipuncture a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thoracic surgery
ZHANG Hui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argeted nursing during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 of medium-length catheters a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tumors in thoracic surgery,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and observe the impact on their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Selection in March 2021 to June 2022, our hospital thoracic treated via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 center venipuncture tumor patients, a total of 165 cases, random number is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n= 82) to provide routine care during catheter, research group (n= 83) to provide targeted care during catheter, 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self-care ability score. Result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scored higher on WHOQOL-100 scale; The ESCA scal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targeted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 of medium-length catheters a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of tumor patients in thoracic surgery can improve their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mote.
【Key Words】Thoracic surgery tumor; Peripheral venipuncture; Medium length catheters; Central vein catheterization; Targeted care; Quality of life
胸外科腫瘤臨床發病率較高,通常采取手術的方式治療,因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性且手術范圍較廣,術后患者需要禁食一段時間,為了避免患者機體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需對其以靜脈輸液的方式進行腸外補液以避免營養不良,加上其他靜脈治療導致患者需要反復、多次穿刺,不僅會損傷其血管,還可能引發諸多并發癥不利于病情的恢復[1-2]。經外周靜脈穿刺中等長度導管以及中心靜脈置管(PICC置管)改善了患者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但患者缺乏對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的認知,長期置管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為了提高患者置管期間的舒適度以及自我護理能力,有必要對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3]。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對胸外科腫瘤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等長度導管以及中心靜脈置管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的應用價值,并作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經外周靜脈穿刺中等長度導管以及中心靜脈置管腫瘤患者,共計165例,隨機編號分成兩組。對照組82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5.87±3.54)歲,疾病種類:肺癌27例,乳腺癌21例,膿胸14例,肺結節10例,胸腺瘤7例,食管癌3例;研究組83例,男性44例,女性39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5.76±3.49)歲,疾病種類:肺癌25例,乳腺癌20例,膿胸13例,肺結節11例,胸腺瘤10例,食管癌4例,分析一般資料后得出,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指征;②患者知情且自愿,配合相關診療活動;排除標準:①認知、精神異常,意識模糊者;②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疾病;③合并多器官衰竭。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者提供常規護理,所有護理操作均嚴格執行手衛生與無菌操作規范,做好消毒工作,密切關注穿刺部位的情況,保持穿刺部位周圍皮膚清潔干燥,定期更換敷料,交代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期間注意事項,有異常情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研究組:該組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1)建立針對性護理小組,組員需掌握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的護理內容、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制定應急預案,能夠獨立實施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護理,定期組織培訓與考核,不斷提升個人職業素養,每周組織小組討論會對護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改進不足之處并提出下一步的護理計劃。分析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期間風險事件,包括穿刺失敗、非計劃性拔管、導管堵塞等,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干預。(2)健康宣教與心理疏導:針對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的目的、穿刺后如何固定、日常護理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進行講解,發放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健康手冊,提高患者的健康認知,同時給予患者心理安撫,告知中等長度導管以及 PICC置管的安全性,積極配合好醫護人員做好導管的護理,提高家屬治療的依從性。(3)PICC導管護理:置管前將患者上臂外展90°,對PICC導管置入長度進行預測量(中等長度短管長度固定),常規消毒后護理人員左手持B超機探頭進行血管定位,首選貴要靜脈(其次是肱靜脈與頭靜脈),右手進行穿刺,穿刺后見到回血可放置導絲,導絲放置完畢后從血管中撤回穿刺針,導絲保留在血管中,再置入插管鞘,撤出導絲并將導管放入其中,將導管放入15cm左右時患者將頭部偏向穿刺方向,盡量讓下頜靠近穿刺側肩膀,繼續放入導管至預測長度,用B超探頭確定導管不在穿刺側頸內靜脈后撤出導管內導絲,置管完畢后使用無菌透明貼覆蓋穿刺點并做好固定。
1.3 觀察指標
(1)對比生存質量評分,使用WHOQOL-100生存質量量表,6個維度,單項均100分,生存質量高則得分高。
(2)對比自我護理能力評分,使用ESCA自護能力測量表,包括4個方面評分項目,共43個條目,每項均以0~4分進行評分,總分172分,自護能力高則得分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WHOQOL-100評分。
研究組WHOQOL-100量表評分更高(P<0.05),見表1。
2.2 對比ESCA評分。
護理前,對比無顯著的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ESCA量表評分更高(P<0.05),見表2。
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是胸外科腫瘤患者常見的穿刺方式,這項技術能夠預防藥物直接接觸患者靜脈并最大限度減輕對靜脈小血管造成的刺激。采用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能夠延長留管時間且操作方便、風險小,現廣泛應用于中短期及長期靜脈輸液治療、腸外營養、腫瘤化療等患者的治療當中[4]。然而大多患者缺乏對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的認知,加上自我護理能力較差,在置管期間導管維護情況較差,很容易引發諸多不良事件的發生,為了降低患者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并提高其置管舒適度,需在其置管期間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5]。針對性護理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預防措施,對胸外科腫瘤患者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做出評估并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6]。給予患者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能夠提升患者對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的認知并提高其對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注意事項的重視度,提高治療依從性;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護理操作技能,在B超下確定最佳的穿刺位置,穿刺針入皮后在皮下潛行,注意避開非目標血管和神經,左右手的動作要協調,提高置管的成功率[7-8]。在本次研究中給予針對性護理的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研究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更高,P<0.05,由此可見針對性護理應用于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的護理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胸外科腫瘤患者中等長度導管以及PICC置管期間為其提供針對性護理更具優勢,可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改善其生存質量,建議將該護理模式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張洪艷,楊爽,蔣平,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腫瘤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8):1154-1156.
[2] 李春艷,黃美香,劉武.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化療患者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7):877-880.
[3] 田睿紅,張濤.護理干預對行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腫瘤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8):1037-1038.
[4] 蘭文娟,黃鸚.延續性護理在攜帶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出院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2):1686-1687.
[5] 林小梅.針對性護理在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腸外營養支持治療胃腸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9,32(3):158-159.
[6] 李慧.針對性護理對胸外科腫瘤PICC置管68例患者的生存質量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15):111-113.
[7] 王怡,姜鳳婭.延續護理方案對腫瘤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的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質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7(4):91-93.
[8] 楊王娟.對接受化療和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肺癌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9):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