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婧


【摘要】目的:探討針對直腸癌前切除術患者實施個體化營養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干預效果并觀察術后恢復情況。方法:選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直腸癌前切除術的106例患者,隨機編號后均分兩組,對照組(n=53)為其提供常規護理,研究組(n=53)為其提供個體化營養護理,對比營養指標以及免疫功能指標。結果:兩組間比較,研究組TRF、HGB、PA以及ALB均較對照組更高;研究組IgG、IgA、IgM均較對照組更高(P<0.05)。結論:在直腸癌前切除術患者護理中實施個體化營養護理可改善其機體營養水平,提高免疫力,促進病情好轉,建議推廣。
【關鍵詞】直腸癌前切除術;個體化營養護理;營養水平;免疫功能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nutritio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anterior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SUO J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pre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analyz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nd observ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Method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ho received pre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1 to Ma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53) was provid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n=53) was provided with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al nursing, and nutritional indicators and immune function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F, HGB, PA and ALB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e IgG, IgA and IgM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level of the body, improve immunity and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before resection.
【Key Words】Prerectal resection;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 care; Nutrient level; The immune function
直腸癌是常見且發病率較高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該疾病早期癥狀不明顯,為未及時發現病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還可能出現進一步的惡化,不利于治療及預后[1]。臨床治療直腸癌多采取手術方式來清除病灶與相關組織進而達到改善臨床癥狀的目的。患者術前可能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加上手術創傷、術后禁食等因素很容易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不僅會增加并發癥的風險,還會影響預后[2-3]。為了改善患者手術期間的營養水平,本次研究主要探討針對直腸癌前切除術患者實施個體化營養護理的應用價值,并作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直腸癌前切除術的106例患者,隨機編號后均分兩組。對照組53例,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4.35±1.58)歲,分期:Ⅰ期10例,Ⅱ期34例,Ⅲ期9例;研究組53例,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齡37~79歲,平均年齡(55.46±1.48)歲,分期:Ⅰ期9例,Ⅱ期33例,Ⅲ期11例,分析一般資料后得出,P>0.05。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技術檢查以及實驗室生化指標檢測確診為直腸癌;②符合直腸癌前切除術指征;③患者知情且自愿,配合完成相關檢查;排除標準:①認知、精神異常無法正常交流;②合并其他腫瘤疾病;③出現遠處轉移;④合并完全性腸梗阻、腸壞死、腸穿孔等并發癥。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者在治療中為其提供常規護理。
(1)健康宣教:圍繞直腸癌的誘發因素、手術流程、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以及相關配合事項等詳細講解,糾正其以往錯誤的觀念,為患者樹立正確的疾病認知,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手術依從性。
(2)心理干預:術前為患者介紹醫療技術的先進性以及安全性,緩解其恐慌等負面情緒,減輕手術期間心理應激反應并順利度過手術;術后告知患者手術情況讓其安心,避免在語言方面有消極暗示,可為患者播放音樂或與其聊天放松身心。
(3)疼痛護理:增加查房的次數,詢問患者疼痛情況,采用VAS量表評估其疼痛程度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通過肢體撫摸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講解疼痛的原因并指導患者深呼吸,放松身體以緩解疼痛感,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
(4)運動護理:術后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盡早對其開展下肢活動,每天進行肢體按摩,每次按摩30min左右,3次/d,有利于下肢血液的循環。指導患者進行床上踝泵運動,鼓勵患者自行翻身,自主活動肢體,如伸腿和屈膝等,術后24h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早下床活動。此外,為了預防術后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術前4h讓患者穿戴醫用彈力襪,術后也需要穿戴1個月的彈力襪,有助于促進下肢血液流動并改善局部供養情況,緩解術后因臥床而出現下肢腫脹、疼痛感,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研究組:該組患者在常規護理之外提供個體化營養護理。
(1)術前:手術前一晚給予患者1000mL葡萄糖液體(10%),術前2h讓患者服用500mL葡萄糖液體,預防術前與術后禁食而造成機體營養缺乏現象,飲用前適當加溫避免胃腸道不適。
(2)術后:早期進行飲食干預,待患者生命體征指標穩定后為其制定營養護理方案,術后4h可適當飲用20mL溫開水,術后1~5d可給予1.3g/kg/d氨基酸+24Kal/kg/d非蛋白質熱卡,以1:1的比例補充糖脂熱量,同時補充維生素與微量元素調節電解質,服用乳果糖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胃腸功能盡早恢復。此外,給予患者魚油脂肪乳進行腸外營養,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予1000mL含魚油脂肪乳劑。待患者可經口進食后叮囑患者按時進餐,不可過饑或者過飽,避免辛辣、生冷、油膩等刺激性的食物,以易消化的飲食為主,保持清淡口味,在合理范圍內增加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注重膳食搭配,可增加食物的種類以及顏色,增進患者的食欲,保證機體能夠攝取到充足的水分、熱量以及營養物質。
1.3 觀察指標
(1)對比營養指標,采集5mL空腹狀態下靜脈血,以3000r/min 10min離心處理,使用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轉鐵蛋白(TRF)、血紅蛋白(HGB)、前白蛋白(PA)以及白蛋白(ALB)。
(2)對比免疫功能指標,使用免疫比濁法測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營養指標。
干預前,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TRF、HGB、PA以及ALB均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1。
2.2 對比免疫功能指標。
干預前,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IgG、IgA、IgM均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生活作息與飲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精神壓力的增大導致直腸癌等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高,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生活質量顯著下降[4]。臨床治療直腸癌多采取手術的方式改善其臨床癥狀,然而手術是有創操作,患者對手術存在較大的恐懼感,生理與心理均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在這種狀態下患者基礎代謝率會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機體能量的消耗,而直腸癌手術后一段時間內患者不能正常進食,對腸道營養素的吸收與消化均會造成影響,很容易出現機體營養不良的現象,不僅會影響預后,還會延長住院時間,不利于病情的恢復,因此,科學的營養干預已成為直腸癌術后患者康復的重點護理內容[5]。在常規護理中為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通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直腸癌以及手術相關健康知識的了解,認識到直腸癌前切除術的技術優勢,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有利于順利完成手術;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可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與迎接手術,可減少術前與術后心理應激反應,減少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波動,有利于降低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疼痛護理可幫助患者放松身心,了解疼痛產生的原因,通過分散注意力或者鎮痛藥物干預等方式減輕機體疼痛感;運動護理可早期指導患者進行肢體鍛煉,提高機體抵抗 力[6]。為了預防患者長時間禁食禁水導致電解質失衡,需為其實施個體化營養護理以改善免疫功能,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機體營養水平為其制定針對性的營養方案,進行營養方面的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到營養與疾病的關系,遵從膳食指導,術前攝入適量的糖類液體,術后盡早補充腸內營養制劑有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在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中加強營養護理可滿足患者機體的營養需求,在保證腸道與機體正常功能的基礎上修復局部的免疫屏障,對促進傷口愈合、恢復肌力等有重要的意義[7-8]。
綜上所述,在直腸癌前切除術患者治療期間提供個體化營養護理具有顯著的干預效果,可改善機體營養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加快機體恢復的進程,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戰鋒,陳天然,吳萬慶,等.腹腔鏡直腸癌前切除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研究雜志,2022,51(4):104-108.
[2] 田野,王琳.床上漸進康復運動訓練促進直腸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及營養狀況改善的效果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9,25(1):108-112.
[3] 馬麗琴.腹腔鏡下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加強舒適護理干預對其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0):3651-3652.
[4] 張媛,侯詩箐,張建榮,等.圍術期營養護理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0,27(7):877-880.
[5] 王孝瓏,吳建林,雷森,等.術前營養風險篩查對腹腔鏡輔助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9,24(3):220-225
[6] 李戇智,張雪,劉暢.早期腸內外營養支持護理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0,27(3):371-373.
[7] 朱紅云.快速康復護理對80例直腸癌患者術后康復與營養狀況的影響觀察[J].中醫學報,2019(s1):280-281.
[8] 王鯤,張慧慧,時方圓,等.含魚油脂肪乳的腸外營養對直腸癌術后患者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9,24(8):88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