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納米刀消融術:使癌細胞快速凋亡 納米刀是一種全新的尖端腫瘤消融技術,源于不可逆電穿孔技術,通過電極探針釋放高壓脈沖擊穿腫瘤細胞的細胞膜,形成多個納米級不可逆電穿孔,破壞細胞內外平衡,使癌細胞快速凋亡。一般對胰腺癌、肝癌效果較好。
氬氦刀冷凍消融療法:凍死腫瘤 氬氦刀的原理是透過“超冷凍+熱療”概念來治療腫瘤。顧名思義,氬氦刀冷凍消融療法就是以氬氣將腫瘤組織冷凍成一個冰球,迫使球內的腫瘤組織“饑寒交迫”;腫瘤既處于缺血、缺氧的“饑寒”狀態,又處于零下超低溫造成凝固性壞死(意思就是把腫瘤凍死),然后注入氦氣復溫來回多次,達到摧毀腫瘤組織的作用。降溫和升溫的速度、時間及冰球大小與形狀,都可以精確設定和控制。一般可用于身體深部的介入治療,對表淺腫瘤的治療效果也比較好。
介入療法:抑制腫瘤生長和擴散 是以醫學影像設備為引導的微創介入療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即血管性介入治療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療(即前述的氬氦刀)。血管內介入是指將導管插入支配腫瘤的血管內,注射化療藥物,通過局部高濃度化療藥物來毒死更多的癌細胞;或通過堵塞癌腫供養動脈來餓死癌細胞,進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擴散的作用。一般適用于肝癌、肝轉移癌、肺癌、腎癌、腹膜后腫瘤、前列腺癌、橫紋肌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等惡性腫瘤。
光動力療法:以光化學反應破壞癌細胞 光動力療法主要利用光化學反應(如光敏劑和激光)高效破壞癌細胞,是一種無創傷療法。靜脈注射光敏劑后,癌組織會大量吸收光敏劑,而正常組織甚少吸收。在光能作用下,光敏劑會對癌細胞產生作用,讓癌細胞呈中毒性壞死,達到腫瘤逐漸消失的作用。一般用于治療食管、乳腺、皮膚、膀胱等的腫瘤,不僅可以作為姑息性治療,而且對某些早期腫瘤甚至可達到治愈目的。
粒子植入療法:零距離放射毀腫瘤 粒子植入全稱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將放射源植入腫瘤內部,對癌細胞進行零距離的放射性治療,以摧毀腫瘤,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其放射源的核心是放射粒子,碘125是臨床應用最常見的物質。原則上,所有局部腫瘤直徑在6厘米以下的實體癌都適用于碘125粒子源治療。
以上幾種不同的微創療法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訂,不同患者視實際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微創技術并非“萬能”,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合理選用。
無論是常規治療還是微創技術,各種單一的治療方式各有優勢及缺陷,因此,臨床治療方案必須經由多學科專家聯合診療模式(簡稱MDT)共同評估研究,在腫瘤的不同時期,合理使用各種治療方法及選擇微創介入治療方式。
微創的優勢就是將癌癥患者的“不治”變為“可治”。許多癌癥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過去無法手術就只能等死,如今可以通過使用微創技術來達到消融或消除腫瘤的效果。
微創技術在治療過程中也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術后副作用相對更少,患者可以更快康復及縮短住院日期。因此,適用于許多中晚期以及手術難度大的腫瘤患者。
腫瘤診治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首先就體現在患者的求診專科選擇上。如果沒有理性且科學的治療方案,往往會花了錢卻沒有得到規范治療,耽誤治療時機而得不償失。如今,現代化癌癥治療已進入常規+微創+靶標的個體化綜合治療時代,每一位癌癥患者的治療方案都要量身定制,治療實施也須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在腫瘤的不同時期明確主攻方向,同時合理選用多種治療方法及采用不同措施,更要兼顧病人的身心健康,避免過度治療或不當治療,最大限度地保護病人的機體,并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