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滿茹
凡合格藥品均經國家藥監局嚴格審查批準,發給“國藥準字”的批準文號。藥品后邊的字母“H”代表化學藥,“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制劑,“B”代表保健藥品,“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代表藥用輔料,“J”代表進口分裝藥品,等。不久前,國家食藥監局明確規定,所有藥品都要標明“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碼”,只要在網上一查即可辨別真偽;同時,看外包裝有否“OTC”標識及內部有否藥品說明書等。
根據自身體質及病情,選擇適合的非處方藥,切勿盲目用藥。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如果選購中藥,要明辨自己屬于哪種體質,并根據病情寒熱虛實來選藥。如自購藥物服用后病情未見緩解或減輕,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藥品說明書是指導合理用藥的最直接的依據,用藥前要注意藥品說明書的以下內容。
首先要認清藥品名稱和成分。藥名通常可分為通用名、化學名或商品名。同一種藥品由不同制藥廠生產,商品名名稱不同。如不辨明名稱、成分,就會造成重復用藥,容易導致過量中毒。
其次要了解描述藥物的藥理特性。西藥說明書多注明藥品的化學結構分子式;中成藥則載明組方,并注明藥物的藥理毒理、藥物的吸收代謝特性、半衰期和排泄方式等。這部分由藥廠提供的臨床研究數據和循證報告,多是給醫生或藥師看的,非專業人員根本看不懂,患者一般了解即可。
第三是了解該藥的規格、含量、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藥品的重量、含量以克或毫克標示,容量以毫升標示。服用以劑量標注用量的,一定要認準每片的含量,以防多服或少服。
第四要明了不良反應。凡是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在藥品說明書中都有標注。如服藥后會有輕度消化道反應、口干、嗜睡等,要做到心中有數。輕度的不良反應一般可自行緩解,如反應較重,要立即停藥。
第五要掌握用藥禁忌。包括禁用、忌用和慎用等。禁、忌就是禁令,是嚴格禁止使用的。患者能在服藥之前從說明書上有所了解,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第六是注意藥品的有效期。有的藥品標明的是具體年限,有的標明的是總時間,購買藥物時要仔細查看。
第七是按貯藏方法保存藥品。大部分藥物常溫保存即可,在有效期內都可以使用。但對放置條件要求比較高的藥品,就需要嚴格按照規定來貯藏,以防變質而使其有效性下降或毒副作用上升。
第八要了解生產企業情況。凡正規企業生產的藥品,說明書中均標明企業名稱、地址、郵編、電話、網址等信息,了解這些情況,發現問題便于聯系。凡假藥均無這類信息,故藥品說明書中無此類標注的絕大多數為假藥。
此外,由于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等差異,需要掌握正確的服用劑量和服用方法。服藥的劑量不足,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超量服用會產生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聯合用藥越多,產生副作用的概率就越大;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更應注意服藥劑量和方法,最好在專業藥師指導下購買、服用非處方藥,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