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峰
很多人認為輕食就是素食,其實不然。盡管素食在輕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輕食并不是絕對的素食。素食是指僅以植物食材為食物的飲食方式;而輕食的食材不僅包括高纖維低熱量的植物食材,還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海鮮和水產品。“輕食”一詞最早是從歐洲傳過來的。在法國,午餐的“lunch”就具有輕食的意思。“輕食”是指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及高鈣,并且不會給身體造成負擔的飲食。
還有人認為輕食就是節食,其實也不盡然。節食不僅強調吃的食物少,還要求吃的次數也少。過度節食可導致腸胃功能失調,從而傷害到肝臟、腎臟、心臟。而輕食并不主張節食,你不必為減肥而忍饑挨餓。
由于輕食強調低脂肪、低熱量,所以在很多人看來,輕食就是減肥餐。這兩者的共同之處是都提倡少食多餐。但輕食是控制在一定熱量下的自由搭配膳食,而減肥餐往往是嚴格的飲食控制。健康的減肥方式應該是輕食而不是吃一些減肥餐。
素食,顧名思義,吃的都是谷物、蔬菜,拒絕一切肉食。長此以往,容易造成營養元素的缺乏,包括缺乏維生素B12、鈣、鐵、碘以及Omega-3脂肪酸等。這些營養元素對人的神經系統以及整個身體都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輕食并不拒絕肉食,但相較于那些大魚大肉的煎炸、烤、炙烹飪方法,輕食主張采用簡單的烹飪方法,比如蒸、煮、燉、涮、灼等,簡單而又不失食物的原本味道。
輕食的理念就是簡單、適量、健康和均衡。除了必要的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外,輕食當中還含有蛋白質,它可以讓人產生飽腹感,所以對少食而非節食的人有著非常大的幫助。輕食是值得推崇的一種飲食模式,特別是肥胖、高血壓、高血脂、便秘等慢性疾病人群。但對一些嚴重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者,以及兒童、孕婦等能量、蛋白質需求較多的人群不太適合。
老年人的輕食選擇要保證每天所需的總能量,保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適量的蛋白質,其中50%以上來源于肉類優質蛋白;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少鹽低脂少糖忌辛辣,還要注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
焯水是很多食物烹調前需要處理的步驟,不但有助于去除食物異味和有害物質,還能縮短烹調時間。焯水不是簡單地將食物放人熱水中燙一下,它有很多學問,并且每一類食物的操作要領也不一樣。
蔬菜焯水時要放一點鹽,加一點油。因為水溶性營養成分,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容易流失到水里。如果在沸水里加點鹽,蔬菜就處在細胞內外濃度相對平衡的環境中,其可溶性成分擴散到水中的速度會減慢。不過加鹽時切記不能太多,大約500克水加小半勺即可。此外還可以在沸水中加一點油,會在蔬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有助于蔬菜保持其色澤鮮亮。另外,焯蔬菜時要沸水下鍋,水不要放得太多,以淹沒蔬菜為宜。最后,焯水的時間不要太長,蔬菜顏色稍有變化即可撈出。但有些蔬菜,如四季豆、鮮黃花菜等,必須沸水焯5分鐘以上再進行烹調,至熟透食用。這樣可以避免引起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
豆腐烹調前用水焯一下,不僅有助于去除豆腥味,還會使其更加結實,制作菜肴時不易碎爛。同時將水和豆腐一起下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待豆腐浮出水面后撈出。
肉類烹調的原則是涼水喝湯,熱水吃肉。肉類下鍋前是否需要用沸水焯燙一下,要看肉類的品質和種類,以及烹調方法。一般來講,新鮮雞肉無須焯燙,優質新鮮牛羊肉也不用。但大部分豬肉,或質量不太滿意的牛羊肉,最好是先做焯燙的處理為佳,直接下鍋可能影響菜品質量。如果只想吃肉,熱水下鍋或焯燙久一點也可以;但如果兼顧喝湯,必須冷水下鍋,焯燙時間也要短,去掉血水即可。
魚蝦類宜沸水下鍋。魚蝦沸水焯燙2~3分鐘后撈出,不僅可保持魚蝦的鮮嫩口感,還可讓魚在燉時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