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偉
我今年50歲,不久前出現頭痛內熱、發熱不暢、胸悶嘔吐、腹瀉便溏癥狀,自我診斷為胃腸型感冒,自服補脾益腸丸3天未見效。中醫師診斷為暑熱兼表濕證(重感冒),給予暑濕感冒顆粒沖服1天半,發熱暢順,頭痛消失,胸悶嘔吐、腹瀉便溏緩解;口服2天,汗出熱退,胸悶嘔吐、腹瀉便溏消失:繼續鞏固用藥3天,隨訪20天,未見復發。
(廣東珠海 譚先生)
專家點評
暑濕感冒顆粒由藿香、佩蘭、紫蘇葉、白芷、防風、半夏、陳皮、苦杏仁、茯茶和大腹皮組成,具有清暑祛濕、芳香化濁的功效。臨床上用于外感暑濕初起所致的感冒、胸悶嘔吐、腹瀉便溏、發熱不暢,以及現代醫學中的流行性感冒(癥見全身癥狀重、上呼吸道癥狀輕)、食物中毒、霍亂、急性胃炎、急性腸炎和普通感冒等見上述癥狀者。
用法:顆粒劑每袋8克。口服,成人每次1袋,每天3次,開水沖服;小兒酌減。
我今年46歲,不久前出現感冒伏熱、四肢骨痛、胸膈飽滯、勞倦、頭身困重和納差癥狀,自認為是更年期綜合征,自服更年安、谷維素14天未見效,到中醫診所求診。中醫師診斷為表濕兼表熱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給予沙溪涼茶沖服1天,感冒伏熱緩解:2天感冒伏熱消失,四肢骨痛、胸膈飽滯、勞倦、頭身困重和納差緩解。效不更方,繼續鞏固用藥3天,隨訪1個月未見復發。
(廣東廣州 陳女士)
專家點評
沙溪涼茶由崗梅、臭茉莉、金紐扣、蒲桃和顛茄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宣肺止咳、化濕寬中的功效。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發現,其有鎮靜、鎮痛、催眠和抗菌等作用。臨床上用于四時感冒、感冒伏熱、外感傳里、四肢骨痛、寒熱交作、胸膈飽滯、勞倦傷寒(非現代傳染病學中傷寒桿菌引起的傷寒)、伴頭身困重、納差等,以及現代醫學中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等見上述癥狀者。
用法:沙溪涼茶劑型有煎煮茶、袋泡茶和顆粒劑。煎煮茶每袋75克,用水煎服;袋泡茶每袋1.8克,用開水泡服;顆粒劑每袋7克,開水沖服。以上均為每天1~2次,成人每次1包,重癥者藥量可加倍,兒童酌減。
我今年19歲,2個月前因天氣悶熱、學習過勞出現頭目眩暈、頭痛鼻塞、惡心、嘔吐、渾身疲乏癥狀,以為是感冒、胃炎,自服鼻炎康、藿香正氣水,癥狀稍緩解,但持續不消失。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表濕證(胃腸型感冒),給予避瘟散口服。服藥1天,頭目眩暈、頭痛鼻塞、惡心、嘔吐緩解;口服2天,頭目眩暈、頭痛鼻塞、惡心、嘔吐消失,渾身疲乏緩解:繼續鞏固用藥3天,渾身疲乏消失。隨訪7天未見復發。
(廣東連州 羅先生)
專家點評
避瘟散由檀香、姜黃、甘松、零陵香、香排草、玫瑰花、白芷、丁香各、木香、朱砂、冰片和薄荷腦組成,具有祛暑辟穢、開竅止痛、解表利濕的功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生產。臨床上用于中暑、夏季暑邪引起的頭目眩暈、頭痛鼻塞、惡心、嘔吐和暈車暈船。
用法:散劑每袋0.6克,口服,成人每次0.6克;外用,適量吸入鼻孔。每天2次。
(附注:另有天津宏仁堂生產的白避瘟散,讀者請注意識別,以免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