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顥月
新時代交通運輸工作思路是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著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穩妥推動交通運輸改革,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發展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打造“綜合交通”;不斷優化提升通行環境,高效率打造“滿意交通”;全力提升交通服務質量,高品質打造“便民交通”。
新時代交通運輸工作的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運輸重要論述精神,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市黨委、政府有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著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穩妥推動交通運輸改革,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發展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確?!笆奈濉卑l展高點起步、良好開局。加強交通運輸民生建設,全力推進工程項目,規范運輸行業管理,加強交通運輸干部隊伍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當好先行。。
(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打造“綜合交通”。1.強化綜合交通規劃先行。深入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積極做好與中長期規劃的銜接工作,推動出臺《市“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工作,力爭實現交通基礎設施適度超前配置,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的基礎支撐和先行引導作用。2.加快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主動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協調加快重大項目工作進度,積極做好審批服務,爭取項目早日實現實質性開工。積極配合做好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完成重大項目立項報批工作;開展重大項目方案研究工作[1]。
(二)不斷優化提升通行環境,高效率打造“滿意交通”。1.進一步補齊公路建設“短板”。穩步實施新改建提升農村公路項目,推動“四好農村路”服務鄉村振興。加快推進鄉鄉通二級公路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縣鄉聯網;開工建設縣鄉聯網路工程,完成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處治隱患,完成農村公路路面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完成危橋改造;對農村公路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進行普查;整合社會資金完成村際聯網工程(以獎代補)項目建設[2]。2.進一步優化公路管養機制。建立“政府主導、分級負責、以縣為主、群管群養”的農村公路管養機制,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出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及《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加強對縣(市、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指導與監督,督促縣級人民政府履行主體責任,按照上級要求落實常態化養護資金,做到“有路必養、養必到位”。力爭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市級對地方政府的績效管理,做好績效考核工作,將考核結果與財政補助資金等掛鉤,激勵地方加強農村公路管養的積極性。指導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全國試點工作,總結試點工作的經驗和做法,發掘工作中的亮點,為下一步在全市推廣武宣路長制試點工作打下基礎。3.進一步提升水運服務質能。優化水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程序,全力指導幫助投資業主對港口碼頭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及相關報建、報批工作;積極應對船閘通航能力不足的實際,組織航運企業開展壩下運輸,協調港航機構,共同做好服務工作,力爭水路客貨運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均增長10%。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等高效運輸模式,鼓勵企業發展集裝箱運輸,引導航運企業優化結構,向規?;⒓s化經營方向發展。培育航運龍頭企業,豐富江海聯運航線,集聚航運要素,提升航運服務品質。4.進一步加大交通執法力度。繼續開展出租車行業違規經營行為專項整治活動,規范巡游出租車汽車、網約車經營行為;嚴查嚴管“兩客一危一貨”重點車輛,依法查處站外攬客、串線經營、非法旅游包車、水上非法載客等嚴重違法行為;加大對“三站”周邊等重點路段巡查力度,打擊微型車“非法經營”行為;聯合相關部門對城區的碼頭和貨船開展行業整治,打擊水路交通無證經營的違法行為;配合交警部門開展整治三輪摩托車無牌無證、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重點加大治理超限超載宣傳力度,加強對貨物運輸場站、貨物集散場站和廠礦企業等重點貨運源頭單位的監管,督促貨運源頭單位安裝稱重設備和監控設備,引導合法裝載;嚴格落實每月“逢5”聯合治超常態化,全力做好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工作,確保超限率在控制指標范圍內,營造健康有序的公路運輸環境。5.進一步提升科技治超機制作用。加大固定檢測站點不停車檢測系統與車載動態監控系統的投入,?加快落實不停車執法設備、治超場點建設。進一步規范執法程序,加強現場取證,開展非現場執法系統的推廣和使用,充分引用執法APP等科技手段,優化提升執法裝備,提高執法效率。利用好相關信息化系統開展“互聯網+監管”,全面提升支隊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執法實時動態管控,實現交通科技執法工作新跨越。
(三)全力提升交通服務質量,高品質打造“便民交通”。1.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體要求,不斷優化便民利民政務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水平,營造良好交通運輸營商環境。調整事項清單,提升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事項的管理和完善,打通水路、路政、運政三大系統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數據共享。規范和優化辦事流程、辦事指南,組織實施“同城通辦”和“一窗受理”套餐,減少企業辦理流程,利用互聯網優勢,引導廣大市民通過網絡快捷、高效辦理申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和網上辦理事項到100%。認真做好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動態管理系統錄入,對審批事項的依據、辦理流程、時限等進行公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定”,強化事前公開,規范事中公示,加強事后公開,加強運輸企業信用誠信監督,建立本部門的涉企事項目錄,按照規定的時間不斷更新涉企信息數據,做好交通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工作[3]。2.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加強現有道路貨運培育扶持政策的宣傳,推動出臺激勵政策,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鼓勵轄區道路貨運企業發展運力,引導轄區貨運企業將掛靠在外的貨運車輛回遷,增加我市道路貨運運力。鼓勵支持道路貨運企業積極參與智能運輸、智慧貨運等“互聯網+貨運”新模式、新業態。積極協調引導水運企業推進運輸結構調整,采取“公轉水”“江海聯運”等方式,大幅降低物流運輸成本。貫徹落實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制度改革有關工作要求,做好取消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以外的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工作,縮短從業資格申領時間,提高工作效率。3.積極服務群眾出行需求。結合城區實際情況和群眾出行需求,對城區公交線路運營情況進行深入調查,進一步優化和延伸我市公交線路,方便群眾公交出行需求。探索開通風景區旅游定制公交試點,打造“旅游+公交”運營模式,大力推動公共交通和旅游產品有效銜接,更好的滿足游客及市民公交出行需求。鼓勵巡游出租車和網絡預約出租車相互融合發展,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量水平,提升群眾出行的幸福感。繼續做好“12328”“12345”服務熱線及人大代報、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理,完成為民辦實事事項,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4.加快推進綠色交通建設。繼續做好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中的推廣應用工作,深入推動實施“綠色港口”,加強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完善水運基礎設施綠色環保設施建設。積極參與揚塵污染防治,加強交通工具、砂石堆場等揚塵管控工作。提高企業節能減排意識,加快淘汰老舊、油耗大、污染大的車輛,鼓勵發展新能源貨運車輛,降低能源消耗及貨運成本。鞏固中央環保督查反饋問題整改成效,堅決防止出現問題反彈。認真開展交通運輸行業環境保護問題的檢查和整改,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做好迎接新一輪中央環保督查,確保順利通過中央環保督查檢查。5.深化交通法治建設。把法治建設要求貫穿到交通運輸項目建設、運營管理、安全監督等領域,全力提升行業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強化執法監督,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公平正義的交通運輸法治環境。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繼續做好“七五”普法,深化法治文化建設。6.深化行政機構改革。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改革,建設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機構職能體系,提高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水平和效率,推進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我國經濟學家劉勁哲指出:要推進交通運輸基層執法“四基四化”建設(即:執法隊伍職業化、執法站所標準化、管理制度標準化、執法工作信息化),加強行政執法的監督管理,規范執法行為,落實執法制度,著不斷提高執法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