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瑤瑤
質量管控是制造業企業發展的基礎要求與保障,尤其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期待與要求更高,質量不達標的企業很容易在競爭中被社會所淘汰。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在我國制造業企業體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它們數量多,經營方式靈活,是制造業產業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由于資金與技術實力限制,在人員技術水平、設備工藝水平、原料質量檢測與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從而可能出現質量問題。因此,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為了時代發展要求,也為了自身發展目標,需要重視質量管控體系建設,提高企業競爭力,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擁有工業生產的全產業鏈模式,除了行業巨頭地位的大型制造業企業之外,數量眾多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也是維持和保障全產業鏈模式有效運轉重要保障。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產品質量是企業競爭力構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獲取更多利潤的關鍵。因此,加強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質量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不僅是現實需求,更是發展要求。
在中國經濟體系中,中小型制造企業數量眾多,競爭非常激烈。對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來說,質量管控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擁有良好的質量管控,企業才有競爭力以及更好的發展前景。(一)加強中小型制造業質量管控體系建設是時代發展要求。現代制造業產業鏈比較長,產業鏈上的企業數量眾多,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作為產業鏈中的一環,雖然重要,但是可替代性較強。中小型制造業企業通常按照行業訂單進行生產,若是企業生產的產品在質量管控方面存在問題,則可能會給下訂單的企業帶來損失,甚至影響企業在行業的中聲譽,從而導致其余企業不愿意與之合作,最終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若是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管控水平較高,殘次品少,則可能會形成一種合作雙贏模式,下訂單企業拿到合格產品之后能夠憑借過硬質量搶占市場,而作為生產企業也會贏得更多的信譽與訂單,從而進入良性發展模式。在新的時代,質量管控體系已經成為企業贏得商業信譽,戰略市場,跟產業鏈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必須高度重視質量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二)加強中小型制造業質量管控體系建設有利于企業發展。質量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尤其是制造業企業,產品質量管控對企業發展有著深刻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一方面,國家加強了質量管理要求,頒布了更嚴格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標準,不符合質量的產品,很難進入主流市場,被抽檢出來之后,產品可能甚至會被要求回收銷毀,甚至還需要面臨巨額的罰款;另一方面,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生產相對過剩的時代,低質產品在現實中很難擁有市場,也不會受到消費者認可與歡迎,如果質量不合格,企業最終會走向倒閉消亡。不管是從企業當下的市場競爭力發展來看,還是基于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考慮,都必須加強質量管控體系建設,生產出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符合客戶質量要求,符合市場質量期待的優質合格產品,從而贏得企業寶貴的生存發展空間。在中國未來發展中,質量管控出色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將會贏得更好地發展,而質量管控不達標的中小型制造企業,則可能會遭遇經營困境,甚至倒閉。
在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質量體系體系建設與應用中,通常存在人員問題、原料問題、設備問題,以及工藝問題等常見現實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就可以找到合理的建設路徑。(一)人員問題及對策。雖然現代制造業已經逐漸自動化了,但是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由于資金和技術實力限制,自動化水平通常不高,很難大規模引進全自動化生產線,也較少使用工業機器人,人工生產依舊占據著重要地位。在中小型制造企業質量管控過程中,人員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企業招聘的員工缺乏專業訓練,操控生產技巧的技能水平相對較低,產品質量也就更容易出問題。尤其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制造業由于工資低,行業人員流動性大,企業出于成本考慮,不愿意花費時間與精力培訓員工,導致員工生產水平低,品控意識差。此外,從事品控質檢工作的人員的水平與態度,也會影響到質量管控體系建設。基于人員問題對質量管控體系的重要性,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從人員角度進行治療管控體系建設的應對措施為:在招聘的時候,盡量招聘有專業技能與生產經驗的員工,即便要支付更高的薪酬;加強員工品控意識,盡量為員工提供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生產出更多合格的產品;提高品控質檢員工的要求,引導他們用專業知識把控好質量關。(二)原料問題及對策。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原料對于生產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若材料采購不當導致材料出現質量問題,則產品質量也會出現質量問題。從原料角度進行質量管控體系建設,可以有效杜絕材料問題引發的質量問題。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原料來源有兩個主要路徑:一是由下訂單的客戶提供,或者從他們制定的材料供應商采購,這都屬于來料加工模式;二是企業根據自身產品需求或者訂單需求,自行采購原料。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即便是原料出現問題,企業需要承擔的責任相對較小,損失也較小,但是依舊會對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如果是第二種情況,企業可能會面臨很大的損失。在現實中,因為原料問題導致的質量問題情況也不少見,因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視。基于人員問題對質量管控體系的重要性,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從原料角度進行治療管控體系建設的應對措施為:明確弄清楚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標準,嚴格按照要求采購原材料;從原料選擇、采購、使用和檢測等環節,建立一整套的監控體系,具體到每一個責任人,確保原料環節不出現質量問題;選擇質量可靠的原材料供應商,建立品質過硬的原料長期供應渠道;時刻關注本行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讓原料成為品質提升的秘密武器。(三)設備問題與及對策。在某些情況下,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設備并不先進,畢竟采購更新先進設備價格昂貴,并且使用先進設備還需要各種專業人才、工藝配套。相當一部分企業都是使用已有設備進行生產,即便設備有些陳舊過時,但是只要還能夠基本滿足生產要求,在企業沒有擴張要求或者行業不太景氣的情況下,企業經營者是不愿意花費較大代價更新設備的。當設備陳舊或者存在問題時,所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相對會差一些,如殘次品率高。尤其是當行業發展帶動質量標準提升之后,陳舊設備生產的產品質量就可能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當然,除了設備陳舊之外,設備本身出現問題也可能導致質量問題。對制造業企業來說,設備是生產的主要工具,設備出現問題后,產品質量就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基于人員問題對質量管控體系的重要性,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從設備角度進行治療管控體系建設的應對措施為:定期檢查維護設備,確保所有設備都處于正常運轉的良好狀態,若是發現設備問題,則要進行及時維修;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企業發展情況,更新部分設備,不僅可以提高生產率,而且還可以減少殘次品,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鼓勵員工加強生產過程中設備質量問題監控和改良設備,做得好的員工進行加薪提職獎勵。(四)工藝問題及對策。在制造業企業中,工藝流程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較大。大型制造業企業有足夠的資金和人才去研發新工藝,中小企業由于研發投入有限,因此大部分時候只能使用普通工藝甚至落后工藝。隨著制造業產品質量標準的提升,部分落后生產工藝面臨淘汰風險,甚至在政策壓力下,落后工藝可能會被強制淘汰。比如說在鋼鐵生產制造行業,由于環保要求標準提升,一些傳統落后的生產工藝由于污染太重,加上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較差,不符合市場要求,可能會被強制淘汰。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生產工藝落后或者工藝流程出錯導致的質量問題,是應努力避免的問題。當企業發展工藝流程影響質量問題時,企業就需要暫時停止生產,對工藝流程進行檢查,完善工藝流程,確保質量合格。基于人員問題對質量管控體系的重要性,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從工藝角度進行治療管控體系建設的應對措施為:對各種生產工藝和流程進行對比分析,選擇質量標準相對較高的工藝,在生產工藝選擇上,既要考慮性價比,更要注重質量;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采用相對主流和先進的工藝,畢竟這意味著質量更有保障;盡量設置規范的工藝流程,確保正常工藝流程生產中,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在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生產質量是保障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更是提高企業競爭力,拓展市場的關鍵要素之一。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更高,若企業產品質量不合格,則很可能會被社會和市場所淘汰。基于此,中小型企業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更為了企業自身發展,必須重視質量管控體系建設。在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質量管控體系建設中與應用過程中,需要對存在可能性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出合理的對策。影響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質量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的因素有人員因素、原料因素、設備因素和工藝因素等,針對不同的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應對措施。作為企業管理者,在建設質量管控體系過程中,不能拘泥于既定規則,而是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把握好整體,并且抓住企業質量管控重點,綜合采用管理手段、技術手段、經濟手段等多種手段,最終達到有效建設質量管控體系建設并合理應用的目標。在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質量管控體系建設中,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時刻要求所有人員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負責質量檢測與管理的崗位,一定要安排盡職負責的員工,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就必須及時解決,確保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是合格的,是符合質量標準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若能成功建立質量管控體系,則其發展之路會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