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震
北京2022冬奧會完美落下帷幕。時隔14年之后,中國再次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體育盛會,北京也因此成為了目前世界唯一的“雙奧之城”。這次體育盛會有力地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正面影響力,大眾媒體推動了現代奧運會的全球普及。媒體人逐漸認識到,媒體融合才是大數據時代中,新聞傳播綜合發展的重要方式。
奧運期間,江蘇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通過報紙、微信、視頻新聞、客戶端APP等媒體平臺,全方位多角度綜合報道。小記者中心精心策劃,組織活動。小記者以舞蹈、歌曲、戲劇等多種形式迎接奧運盛會,將世界元素與冬奧主題相結合,通過多元文化視聽盛宴,助力冬奧會圓滿舉辦。小記者中心利用報紙、微信等多種宣傳方式,對少兒喜迎冬奧,這一具有中國特色、影響力深遠的青少年人文交流品牌活動進行立體式宣傳報道。
在通常的體育賽事宣傳報道中,記者會過多地介紹比賽現場的相關情況,而對于人物故事的報道較為簡短。冬奧會是運動員們用智慧與力量博弈的賽場,實現體育夢想的舞臺。每一塊金牌的背后,都有運動員們努力拼搏的故事。小記者中心通過組織小記者收看冬奧會賽事,讓孩子們了解每個運動員奪金背后的故事。在宣傳中,以“小記者講奧運故事”為主題,通過親身講述奧運健兒的故事,不僅可以讓孩子們更深刻地感受奧運精神的可貴,同時,還讓新聞報道更有溫度,更具感染力。
活動還以“為健兒加油 為祖國喝彩”為主題,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征文活動。活動中,孩子們做足了“功課”,對每一位運動員進行了詳細的了解。本屆冬奧會共涵蓋七大項冰雪運動:滑冰、滑雪、冬季兩項、雪地摩托、冰壺、冰球和雪橇。冬奧會開幕前,許多學生對其中的雪地摩托、冰壺等項目并不了解。通過觀看冬奧會,孩子們不僅對這些充滿新鮮與神秘感的運動項目有了深入的了解,還有了各自喜愛的冰雪明星。小記者周刊對孩子們的征文進行了專題報道,小記者看奧運征文中,不僅有對冰雪運動的科普,還有對賽況的詳細解讀,成為孩子們看冬奧會的“百科全書”。
本屆冬奧會里,谷愛凌大姐姐成了孩子們關注的焦點。2月8日,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在第三跳時超越自我極限,做出了從未嘗試過的1620抓板,獲得94.50分。這一跳,讓谷愛凌排名反超到第一位,奪得冠軍;這一跳,驚艷全場,也讓谷愛凌有了千千萬萬小粉絲——無數關心與支持中國冰雪體育運動的小迷弟和小迷妹們。孩子們在自己的作文里,講述了眼中的冰雪明星,更多的是記錄了奪冠背后的拼搏與努力,和比賽失利時,那種永不言棄、堅韌不拔的奧林匹克精神。
奪冠后,谷愛凌在賽后發布會上鼓勵青少年們,尤其是女孩們,希望全世界看到體育精神,讓更多女孩敢于打破自己的界限。敢想、敢做,用無數次失敗的嘗試,成就最終華麗的跳躍。冬奧會期間,小記者中心收集了來自全市各中小學千余篇奧運故事投稿。其中,有講述我國奧運健兒日常生活中的溫馨故事,以點點滴滴的小事,表達奧運健兒們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有講述賽場上中外運動員的拼搏,賽場外中外運動員的友誼。用點滴愛心故事,詮釋奧林匹克精神。
孩子們與奧運的故事,通過蒼梧晚報教壇風專欄、小記者周刊、蒼梧晚報小記者訂閱號等平臺進行刊發報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挖掘出奧運健兒們的精彩故事,或感人至深、或發人深思,獲得了廣大讀者與粉絲的關注。許多市民在看到報道后,紛紛留言點贊,成為了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的鐵桿新粉絲,也為助推報業集團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小記者看奧運征文報道,為樹立集團品牌形象,助力2022年冬奧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冬奧會是一場全球型的冰雪賽事盛宴,如何把小記者看冬奧會宣傳好?首先要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融媒體的形式,說到底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融合,在報道時,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宣傳。以往,在重大賽事報道時,例如東京奧運會報道時,我們通過蒼梧晚報小記者訂閱號,刊登了小記者們觀看奧運會,為奧運健兒加油助威,感悟奧林匹克精神,學以致用的系列征文。
回頭看當時的報道,形式還是較為傳統與單薄。如何能讓報道更有趣味,讓關注人群更為廣泛,讓小記者們在參與觀看奧運盛會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收獲?本次冬奧會賽程中,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是奧運會開幕當天是2月4日,恰逢中國農歷春節;二是2月14日是我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天。如何在報道中,巧妙結合這幾個時間節點,讓報道更具新意,成為了我們在新聞策劃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奧運會開幕前,我們組織了全市小記者關注冬奧會動態,并結合民間傳統技藝,親手制作年味十足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創意形象。孩子們通過蒼梧晚報小記者微信等平臺,集中展示了冰墩墩面塑、雪容融窗花等創意十足的作品,用紅紅火火的春節創意作品,祝福賽場上奧運健兒旗開得勝。在2月14日開學第一天,我們記者奔赴校園,通過云平臺直播,現場報道了各所學校生動的“開學第一課”。
寒假期間,小記者中心號召廣大小記者行動起來,加入冬奧會興趣小組,居家看奧運,寫觀后感。在開學后,利用冬奧會主題開學第一課的時間,暢談心中最喜歡的奧運人物。開學第一課,本報記者在我市各中小學校園中看到,學校宣傳欄內、黑板報上,都有宣傳冬奧會的內容。小記者們還通過不同的方式,為同學們科普奧運知識,帶動全班同學加入為我國奧運健兒加油助威、助力冬奧會圓滿舉辦的熱潮中來。通過活動,讓學校、家庭與新聞媒體之間關系更密切,是媒體平臺互動,擴大粉絲群體的一次成功嘗試。
我們利用云平臺進行了“開學第一課”實時直播,直播的內容通過鏈接的形式,分享到了各學校小記者活動微信群、QQ群,以及家長群。小記者談奧運的旋風迅速傳播開,家長們與學校老師及時關注直播動態。截至當天晚上11點,瀏覽量突破10萬人次。孩子們心中的奧運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后臺有許多家長與老師留言,激勵孩子們,鼓勵大家在小小的年紀,以奧運精神為指引,健康成長向前進。本次直播,抓住了時間節點、社會熱點,巧妙利用云平臺直播的便捷,與新聞傳播的及時性,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直播,有許多值得我們總結與反思的地方,小記者奧運第一課,也成為我們記者的必修一課。
蒼梧晚報小記者中心,致力于呵護我市廣大未成年人茁壯成長。通過組織、策劃一系列活動,用宣傳報道,為我市廣大青少年打造一片成長的新天地。如何擦亮品牌,持續地發揮出助力未成年人成長的光與熱;如何讓未成年人活動在社會各界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成為了我們思考的核心內容。關注社會熱點,及時地引導未成年人參與其中,通過市民最喜愛的融媒體平臺去呈現報道,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帶動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其中。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亞洲杯女足決賽上,中國姑娘們憑借下半場出色的發揮,以及傷停補時階段的壓哨進球,以3比2大逆轉的驚艷表現,戰勝了韓國隊,歷史上第9次捧起了亞洲杯冠軍獎杯。在這次比賽陣容中,7人為我們江蘇籍球員,其中馬君是我們連云港家鄉人,也是海寧小學2001屆優秀畢業生。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多部門配合,通過學校,分別聯系了馬君本人、馬君的老師,進行采訪。中國女足、馬君、亞洲杯冠軍成為了當時港城人熱搜的關鍵詞。小記者們以馬君為榜樣,學習女足精神,和之后馬君對小記者們的寄語,在連云港發布、蒼梧晚報微信訂閱號等平臺播出后,得到了廣大市民的點贊。
近年來,我們圍繞全市中小學,進行了一系列策劃報道。其中,我們記錄了海寧小學女子足球隊的一步步成長,從一次次區長杯、市長杯比賽的脫穎而出,到部分隊員得到中國女足國家隊的提名,媒體陪伴孩子們一步步成長。我們通過融媒體全方位的報道,讓孩子們找到人生路上的榜樣,助力孩子們的夢想起航。
冬奧會賽場激戰正酣,作為港城主流媒體,我們也通過廣泛宣傳,呼吁廣大青少年多多關注冬奧會,放下手機、放下電子游戲,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強健體魄,為身體“充能”。寒假期間,蒼梧晚報小記者乒乓球俱樂部吸引了大量來訓練的小球員,其中,有許多是來自各校的優秀小記者,孩子們看了精彩的奧運賽事,也希望能夠通過體育鍛煉,實現自己的夢想。
前不久,在我市首屆蒼梧晚報小記者乒乓球錦標賽上,孩子們憑借出色的發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們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為場外等候的孩子家長、廣大體育賽事愛好者、青少年學生呈現了一場專業、精彩的大賽。媒體發展,少不了受眾群體的支持。冬奧會是我們宣傳運動強身、運動強國理念的良好契機。
在奧運期間,引導未成年人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為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作為我市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凸顯。冬奧會期間,小記者看奧運,是我們作為地方媒體響應號召,做好賽事報道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們推進融媒體宣傳報道創新的一次成功嘗試。未來,我們還將持續探索媒體發展之路,讓五星紅旗映襯下的這抹“中國紅”所寓意的正義、仁愛、拼搏的精神植根于孩子們內心深處,精心呵護孩子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