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沖
網絡的蓬勃發展,使得國內許多行業都遭受了很大的影響,媒體產業亦不例外。作為宣傳中國優秀文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平臺,媒體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不可小覷。依托網絡作為傳播載體和宣傳手段的新媒體,同我國紙媒相比也經過了規模、理念、體系、制度等不斷變革的發展過程。在新媒體和紙媒發展過程中,兩者由緊張的對立態勢,逐步發展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影響、相互促進的良性互融。
我國紙媒已經進入發展困局,部分紙媒未渡過經濟寒冬,《生活新報》《上海商報》《今日早報》《都市周報》等眾多報紙紛紛停辦。在辦公室很難再看到“一張報紙一杯茶”的景象,看報逐漸被微信、微博、新聞APP等移動媒體終端所取代,而讀者的閱讀習慣也被移動客戶端所占據,紙媒的發展半徑越來越小。
由于網絡的蓬勃發展以及移動終端科技的不斷創新,新媒體開始成為人類獲得新聞資訊的一種主要途徑,并逐步顛覆了傳統紙媒格局,逐漸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新資訊傳播媒介。相對于傳統紙媒而言,新媒體的幾個特性是它快速發展起來的基石:一是傳播快速性,新型媒介使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為傳播信息開辟了新途徑;二是大眾性,新媒體的形式多樣化使得參與者門檻大大降低,參加者都能夠使用自身習慣的平臺交流信息,從而形成了新信息傳遞的主體;三是多樣性,不論是傳播信息內容,又或者表現意識形態,抑或是傳遞渠道,新媒體都在不斷地豐富其多樣性特點;四是互動性,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種特點,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新媒體互動時具有方便性和頻繁性,尤其是目前我國移動客戶端不斷進步和發展,新媒體的互動性也隨之發生改變,同時也致使新媒體的傳播渠道發生變化。新媒體的這種特點,可以確保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一個被動接收者成為主動搜尋者,相較于紙媒而言,新媒體帶給人的體驗程度和黏合程度要更優越。
在我國紙媒和新媒體的興衰起伏中,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紙媒不會在當今社會消失不見。此外,融媒體生態下紙質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使紙媒又看到了發展的希望。未來的信息媒體發展過程中,雖然移動終端仍然是發展方向,但新媒體只是其中一種,也會存在著新媒體的轉換問題,這就需要解決紙媒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問題。“融媒體”這座大橋,將紙媒和新媒體之間進行了資源整合,以便更好地服務于讀者,從而實現了消息傳遞、資訊發布等模塊的互通和轉換,為企業跨行業運營提供了更多的方式。
融媒體是指把傳統媒體和新媒介的信息融合一起,構成立體、全方位、新型的信息傳輸系統,融媒體是一個新型的信息媒介形式。融媒主義必須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介的共同特性,通過融合傳統媒體的內容資源,融合新媒介的信息傳遞模式,從而形成具有包容性的新媒介矩陣。
融媒體的主要特點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融媒體生態中,紙媒和新媒體之間的關系并非疊加,而是融合,也并非彼此相互替代,而是相輔相成;第二,融媒體的信息傳遞方式有著高度流動性、交互式、強黏性和低碎片化的特征;第三,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介的融入,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生產要素、技術應用和發展模式上的相互融合,并且逐漸形成全媒體模式,推動媒體經濟發展新業態;第四,在融媒體時代,要不斷優化紙媒和新媒體,促進兩者的有效融合,以此幫助人們掌握和了解最真實、最權威的資訊,從而逐步促使新興媒介信息傳遞形態的變革提升。
在融媒體生態下,要加強紙媒與新媒體的有效結合,充分利用自身特點,整合資源,有效提升融媒體的競爭力。此外,在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有關部門要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先進設備和信息技術,加強各種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加快信息傳播。它將以一種新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增加人們的注意力,吸引人們的極大關注,并幫助人們對信息內容做出相應的反饋。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公眾的反饋進行適當改進,以促進紙媒與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融媒體的不斷完善。同時,通過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建立相應的平臺,加強二者的有效結合,加強紙媒與新媒體的溝通,明確具體的發展路徑。此外,在軟件平臺上,紙媒與新媒體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充分利用資源,這將有助于改變融媒體的形象,提高融媒體的信息質量,提高紙媒和新媒體的資訊傳播速度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紙媒與新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在融合發展過程中,要與多個有優勢的平臺進行合作,例如微信、微博、抖音、騰訊等工作平臺,確保資訊內容全網傳播。打造媒體矩陣,通過多平臺運營使受眾從一定地區擴展到全國,也使發布渠道從單一的一張報、一份雜志拓寬到多端口多平臺,從而增大曝光度,擴大影響力和傳播力。比如早已停辦的《京華時報》,其通過京華網、京華圈、京華微博、微信以及系列公眾號組成的《京華時報》全新媒體矩陣,持續發展了自身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增強自身互動性,也是增加影響力的有效途徑。網絡信息技術的發達,使得媒體傳遞由單向進入即時交流。通過新媒體,紙媒便能達到內容的互動式、體驗性與共享性。用戶不光是閱讀者也是寫作者,不光是欣賞者也是傳播者,不光是欣賞者也是表演者。隨著用戶的認同感、體驗感提升,紙媒與新媒體的影響力也必將有所增強,同時用戶點評、分享、收藏等交互操作,也是各大平臺相互推流的關鍵指標。運用好平臺的運營法則,就可以迅速增強紙媒與新媒體的影響力。
在當前的媒體產業中,技術創新仍然是促進媒體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所以融媒體生態下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時,還必須在繼承紙媒優點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技術創新的必要性,同時注意創新編輯意識,緊隨時代發展潮流,提高紙質媒體的可讀性和實時性。目前,由于紙媒閱讀越來越少,也造成了不少刊物的發行量減少,使用手機和網絡獲取信息已成為許多人的首選。因此,紙質媒體編輯必須立足于新媒體的特點和優勢,適應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促進紙媒創新發展。
但是目前我國存在一部分紙媒編輯者不認同新媒體的發展,在不認同理念的影響下,導致紙媒編輯者對新媒體產生厭惡感。因此,編輯應該充分認識和掌握紙媒發展的環境,要主動認同和擁抱新媒體,以此推動紙媒的發展,增強紙媒的競爭力。
對融媒體生態下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發展而言,提高內容品質,就一定要具備高素質人員。其一,融媒體人員必須掌握融媒體的思維能力,可以綜合考慮紙媒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機融合,并且能夠綜合運用各種媒體,確保文字、圖像、動視以及聲音等都可以恰到好處;其二,提高對融媒體技能的駕馭能力,融媒體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各種媒介專業技能,而且還要會網頁設計和維護、公眾賬號運維、客戶端開發等運維工作以及各種新媒體技能;其三,具備融媒內容能力,融媒人員要了解技術也要了解媒介傳播規則,能夠將技術和內容相互融合,在基于受眾不同需要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媒介渠道特點和客戶特征,生產出高品質、多類型的信息內容。所以,融媒體生態下紙質媒體和新媒體都應加強內部人員培訓,大力引進人才,同時也要采取相應舉措吸引人才,以進一步加速融媒體生態下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的創新發展。
總而言之,融媒體生態下,紙媒與新媒體的融合可有效打破紙媒行業的局限,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為在融媒體背景下推動紙媒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首先需要強化紙媒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同時擴大影響力和傳播力、創新編輯意識以及重視引進培養優質人才,可有效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帶動媒體行業的充分提升,展現出信息傳播的及時性以及真實性,從而實現融媒體行業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