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靖晶
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智慧物流系統本身具有綜合性與先進性。但是,當前我國畜牧業在進行產品生產與運輸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從而導致相關運輸質量始終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正因如此,本文從全產業角度進行分析,根據畜牧產品在開展智慧物流運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全產業鏈是當前我國物流產業發展所要面臨的發展內容,所涉及整個供應鏈的運行工作,覆蓋范圍極為廣泛。由于畜牧產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開展智慧物流運輸的運輸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以至于整個產業鏈的流通工作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相關企業在進行全產業鏈畜牧產品的運作過程中,需要明確產業因素的內容,并對其進行協調處理,以此來確保運輸工作的安全性與效率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一)全產業鏈物流運作理念的提出。當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國民的生活模式也在發生改變。對于物流行業而言,其本身的產業鏈無法維持單一性,受時代背景影響,消費支出群體以及生產產業鏈都是物流行業所要依賴且支持的重要因素。為了有效滿足新時代發展需求,物流行業除了要進行管理理念的轉變,同時還要進行要素的協同化發展,通過對產業鏈的有效集成來為后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1]。同時,還可以通過對物流系統的控制來作為整個運作工作的中心內容,既要完成對產業鏈的有效控制。
(二)全產業鏈物流運作模式的內涵及特征
1.全產業鏈物流運作模式的內涵。顧名思義,全產業鏈所代表的就是產業鏈的所有內容,其中包括對相關材料的采購、產品的生產、產品的運輸、信息的交互工作以及跟蹤收獲,從頭到尾所有環節都是產業鏈不可或缺的整合內容。在進行物流運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核心節點的重視程度,通過對產業鏈的不同環節進行有效銜接,能夠有效提高物流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質量,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利用相應的信息制度來完成產業鏈的全面聯動工作。
2.全產業鏈物流運作模式的特征。(1)想要實現全產業鏈物流運作模式,就要將社會所具備的物流資源以及行業物流資源進行有機整合;(2)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進行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以此來確保物流運輸以及資金交易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3)進行協同機制的構建,通過資源的整合來進行信息的分享工作,以此來滿足相應的運輸管理需求;(4)結合產業鏈網的特性以及新時代發展趨勢,進行產業鏈關系的重新構建,進而來看全產業鏈物流運輸能夠具備較高的現實意義。從本質上來講,全產業鏈物流運輸模式的中心內容就是管理方式的集中化、統一化。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平臺來滿足行業發展的物流需求,平臺的建設者并沒有明確的要求,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或者是民間的組織都可以進行平臺的構建。在進行產業鏈物流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服務需求進行內容上的調整,利用多樣化的信息渠道來進行信息數據的提交工作,既要滿足管理平臺的標準需求,同時也要在產業鏈的建設工作中進行有效調整,以此來實現不同資源項目的整合工作,從而來完成服務內容的統一[2]。當前我國較為流行的物流系統,本身都是以物流服務平臺為主,將傳統的物流運輸服務與信息化技術進行有效結合,通過覆蓋全國的息網絡來進行物品信息的傳輸與固定。從某種角度來講,也可以將其分為實體網絡與信息化網絡,這兩種網絡形式上具備多樣化,在進行內容分析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主體的確定,并加強不同業務之間的聯系,從而來確保平臺的綜合服務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有效控制與提升。
(一)智慧物流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就目前來看,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夠開展智慧物流的,比如說南北方的地區差異,以及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需求,對于畜牧產品的供求程度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很多地區在交通以及資金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劣勢,在開展智慧物流運輸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運輸時間過長,運輸點并不固定,運輸線路缺乏安全性與有效性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全產業鏈的畜牧產品智慧物流工作無法順利開展[3]。
(二)行業間缺乏統一的標準。盡管當前我國對物流進行標準的規范化處理,但是仍然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比如說整體的系統質量與管理效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而在畜牧產品的運輸過程中,由于不同企業所選用的信息技術各不相同,相應的技術標準也會出現明顯的差距,這就導致傳統的信息管理模式無法滿足企業的共享需求,引發信息孤島的情況發生,導致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受到較為不利的影響。對于國民而言,常見的便是因資源浪費而帶來的物流成本過高的問題,人們無法理解,企業也有苦說不出,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而言也會產生消極的作用。
(三)信息技術發展滯后。當前,我國畜牧行業與物流行業正面臨信息技術發展滯后的情況,部分企業在進行物流運輸與管理的過程中,并沒有及時進行資源上的整合與優化,很多較為先進的云計算技術還沒有得到有效地應用,原本的物流管理系統在功能上沒有得到有效地更新,以至于系統的整體應用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說物流企業本身的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企業所具備的綜合實力無法達到預期標準,或者是因為地區的經濟效益發展而受到了較為嚴重的限制,這些都會導致企業的信息化進程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企業缺乏信息化重視程度也是導致信息技術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4]。
(一)以點帶線,從線到面,統籌發展。想要細線全產業鏈的構建,那么就要從材料的選用開始,一直到跟蹤處理,整個過程所涉及的內容相對復雜,加上地區的經濟差異以及氣候情況,很有可能會造成市場價格波動明顯。正因如此,相關企業在開展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就進行智慧物流內容的建設,通過沿海的線路來進行內容上的鋪設,通過相關經驗的分析來進行總結工作,這樣不但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的物流運輸建設需求,同時還能夠實現全地區的推廣工作[5]。通過以點帶線的方法,加強地區之間的聯系,利用線面之間的關系落實統籌發展需求,以此來確保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能夠因此得到有效保障。
(二)建立智慧物流標準化體系。為了降低因技術問題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物流行業在進行畜牧內容的運輸過程中,需要通過對大數據的利用,對所有地區進行各項參數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并結合我國相關政策進行行業標準的確定,避免出現行業標準缺乏統一性的情況,并以此為基礎激發集聚效應,從而來滿足當前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需求。同時,對于畜牧行業而言,在進行物流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相關管理內容的重視程度,并及時進行產業內容的管理,建立較為完善的自我審查機制,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內容上的調整,這樣不但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同時還能夠對智慧物流的發展帶來積極有效的影響。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從學術角度上來講,有關畜牧產品的物流運輸許可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里面包含了理論性課程、應用內容以及實踐操作課程,在進行實際人才管理的過程中,相關院校應當加強對高水平、高質量復合型人才的重視程度,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理論內容的研究與分析,將其落實到實踐操作中,這樣學生既能夠掌握相應的實踐操作技術,同時在自身素質上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為了滿足當前我國物流運輸所存在的人才缺失問題,相關人員在進行目標選擇的過程中,需要及時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加強對知識點的管理,以此來確保人才培養機制的應用質量更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四)創建智慧物流平臺,促進資源與信息共享。對于相關企業而言,在進行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開展智慧物流平臺的建立工作,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來實現信息的統一。要知道,無論是社會資源還是企業資源本身都是具有限制性的,但是社會的需求并不會因此而停滯不前,倘若企業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不但會引起資源浪費的情況,還會被時代所拋棄,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相關企業需要進行信息共享平臺的構建,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用戶服務的調整,這樣不但能夠有效提高資源的管控落地,加強全流程的管理能力,同時還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這對于整個社會發展而言都會帶來積極有效的影響。
綜上所述,畜牧產品是我國國民生活中常見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民生發展與建設,在進行智慧物流的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當明確畜牧產品的市場特性,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服務體驗的優化,加強對產品本身的管控力度,通過智慧物流的方式來進行技術層面的革新,加強地區交互能力,創建智慧物流平臺,并進行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工作,以此來滿足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
引用出處
[1]張永東,王磊,嚴天元,等.張掖市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建設成效,問題及對策[J].畜牧獸醫雜志,2016,35(6):96-97.
[2]袁毓鋒.打造肅南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7,03(v.37;No.251):71-73.
[3]黃寶文.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與對策研究[J].新農村:黑龍江,2016,000(016):95-95.
[4]張健,蔣安,黃德均.草食牲畜全產業鏈重大問題及政策建議[J].草業與畜牧,2016,000(004):52-55.
[5]邵鋼,吳圣金.資本視角下中國智慧物流產業鏈的發展路徑研究[J].特區經濟,2020,No.375(0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