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芷嫻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四川成都 611743)
《酒店家具設計》課程是本校設計藝術學院公共環境設計系本科二年級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與其他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或產品設計專業設置的家具設計課程所不同的是,針對學校辦學特色,結合其他專業課程,強調突出了“酒店家具”為學習對象。近年酒店業發展迅速,從以前以城市星級酒店和連鎖酒店為主,到現在各種度假酒店的興起,酒店越來越多元化,酒店家具也呈現出各種形式。在市場的變化中,本文期望探索出一套更貼合當前酒店家具設計的教學方法。
當前市面上的家具設計教材要么是農、林大學木材專業課程內容,要么是使用工業設計教材進行學習,主要對所有家具材料、造型、工藝等方面的介紹,導致了教材缺乏指向性的問題,不適合本校環境設計專業學生使用。家具范圍廣泛,包含了居室家具和公共環境家具,酒店家具屬于公共環境家具的一個組成部分,目前市面上沒有專門針對《酒店家具設計》課程編寫的教材,造成《酒店家具設計》課程的教材缺乏獨立性,課程所需的專業素材也零散雜亂,無法形成獨有的酒店家具設計教學體系。
當前《酒店家具設計》課程主要采用傳統的板書和多媒體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在教授酒店家具種類、材料及造型等的同時,通過分析和輔導設計來讓學生了解酒店家具設計的過程,被動地讓學生接受酒店家具設計知識,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以獲得學習方式為主,探究式學習和發現式學習較少,課外自主學習更是缺乏。由于設計專業學生較普通專業學生文化功底相對薄弱,因此對相對抽象的設計圖紙,二年級的學生空間思維能力還比較有限,對三維的家具設計有一定的難度,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原有課程教材更新較慢,部分章節實用性較弱。另外《酒店家具設計》課程內容的安排按照先理論,后實踐的順序進行教學,雖然課程包含理論知識講解、市場調研、草圖設計、效果圖表現、模型制作等方面內容,但主要采用教師從理論方面講授的模式,勢必會因教師個人所知的局限而使設計理念與家具發展趨勢脫節、家具材料和工藝知識面狹窄[1]。在實踐教學中,通常會遇到2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學生設計和繪制出來的酒店家具方案全憑想象自由發揮,無法真正實現設計方案落地;第二種情況,學生的設計缺乏獨立性和創新性,部分借鑒或者完全照搬市面上已有酒店家具成品。
在當前國內高等教育躍上新臺階的背景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世界慕課大會中講到“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學校的管、教育形態”和“推進一場領跑高等教育新形態和數字化教育的學習革命”。因此創新和完善教學內容是改變本課程教學模式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需要針對《酒店家具設計》課程開發獨立的教學內容,而不是寬泛的應用市面上的家具設計教材,并結合數字化資源從認知、技能和情感3個模塊對《酒店家具設計》課程內容體系重新設置,并就理論知識、技能掌握、情感與文化表達相關內容做適當補充。并且為了滿足學生課下自主學習需求,同時設計與開發《酒店家具設計》課程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將部分數字資源上傳至超星學習通、中國大學MOOC等在線教學平臺,并組織學生加入課程QQ群,建立師生共用的信息技術平臺。
其次,教師需要與酒店家具企業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保證學校的教學內容與家具企業的家具設計方案形式一致,避免學校的教學內容落后,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與當前酒店家具行業發展情況不同步。
總的來說,一方面學生和教師都愿意嘗試新的學習和授課方式,實現從傳統到混合教學模式的轉換;另一方面,當前普及的網絡資源和電腦硬件都為創新教學模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支持,教學內容融合異步在線元素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時間學習,也為發展《酒店家具設計》課程提供了改革和創新的契機。
2.2.1 課前學習材料的準備
在正式開課前,收集好相關課程資源,整理課外擴展資料,具體包括視頻、PPT、新聞、電子書等。資料力求形式多樣、豐富,但不要太過復雜,避免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2 課堂內教學設計
導入部分,通過酒店家具熱點新聞、經典案例分析、視頻影像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該章節內容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和意義,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的重、難點部分,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頭腦風暴、分組討論等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認識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掌握重、難點知識。最后進行課堂總結,教師學習整合要點,布置延伸思考和后續課程安排,學生反思學習內容,加深對教學目標的理解。
教學方法除了繼續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酒店家具設計課程的基礎理論、產品設計等知識外,在當前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不方便參觀省內外大型家具廠和家具展,教師還可以利用數字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教學,如將家具工廠生產流程視頻分享給學生,讓學生直觀了解酒店家具生產流程。還可以通過在互聯網收集用戶對酒店家具的使用后評價數據扎實學生的理論素質。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各類家具設計比賽項目,并依據比賽項目選擇性的設立家具設計課程專題教育內容,從根本上來提升酒店家具設計課程教學的吸引力。
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合作完成酒店家具設計方案,鼓勵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思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先是小組成員討論并確定方案,當小組完成家具設計評價工作后給出建議,進行修改后,各個小組成員依次將家具設計方案制作成幻燈片,并邀請行業技術人員進行最終方案的評價,及時提出意見,從而制定出最終的酒店家具設計方案[2]。
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采購家具制作原料,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成家具的模型比例,將家具實物模型展示出來。
通過混合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定選擇,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是教學方法改革的關鍵。
2.2.3 課后鞏固、反饋
建立好課程教學數字資源后,學生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得以延伸,可以在課后根據課程教學框架和內容,鞏固所學專業知識。另外,在課程教學中及時反饋學生對本課程的意見,掌握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以便優化和提升課程質量。
2.2.4 課程考核體系的完善
采取混合教學模式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過程可以在教學平臺上被詳細記錄,較傳統考試評價方式,可以考核學生學習進度、學習習慣和學習互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有了理論的基礎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還要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3],才能進一步提高《酒店家具設計》課程的設計性、綜合性。例如建立酒店家具設計數字化資料庫,運用數字化資源就是一種不錯的實踐教學方式。這一模式的開展,可以彌補家具圖片的枯燥單一和家具設計圖的抽象難懂,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貼近實際。
要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投入更多時間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的精力更加投入到學習任務,并且學有所獲。
具體說來,首先,建立從酒店家具材料、制作工藝及造型等的數字資料庫,將會實現我校《酒店家具設計》課程的系統化,教師不再需要從不合適的教材中挑選合適的內容。其次,教師也要在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多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多到家具市場和家具工廠進行調研走訪,多參觀各類酒店等,提升教學的創新性,同時避免學校的教學內容落后。
綜上所述,對于環境設計專業中的《酒店家具設計》教學模式來說,不僅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還需要滿足不同情景下的學習環境,才能對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和改善,才能不斷培養滿足社會要求的設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