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姚蘭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疫情對汽車消費市場沖擊影響,消費者購車需求釋放受阻,終端市場表現疲軟,供給端節奏放緩,為汽車市場穩定運行帶來較大壓力,市場表現不及預期。
受疫情影響,2022年11月我國汽車產銷略顯疲弱,環比和同比均呈現下降,年末歲尾并未出現往年的翹尾現象。盡管如此,但全年汽車產業走勢不改,中汽協預計2022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將超2680萬輛,同比增長2.0%左右;2023年汽車行業總體增長預計將達3.0%,年銷量或為2760萬輛。
從總體情況來看,與前兩年相比,2022年11月汽車產銷略顯疲態。具體來看,當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38.6萬輛和232.8萬輛,環比分別下降8.2%和7.1%,同比均下降7.9%。
從1-11月累計數據來看,汽車產銷同比繼續實現雙增長。具體而言,前11個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62.8萬輛和243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1%和3.3%,增速相比1-10月有明顯下降,并分別收窄1.8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見圖表1)
?
從月度銷售情況來看,自2022年5月下旬以來,隨著購置稅減半等促消費政策的落地,有效提振了汽車市場銷量,并數月接連走高。但進入第四季度,車市出現下滑,11月更是陷入了同比負增長的態勢,當月銷售成績較10月減少了17.7萬輛,創下近七年同期的最低水平。(見圖表2)
2022年11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共計銷售197.4萬輛,占當月汽車總銷量的比例達84.8%,且該十家車企銷售均超10萬輛。在TOP10車企中,環比10月,比亞迪和特斯拉銷量呈現增長,其余八家車企有所下滑;與2021年同期相比,除比亞迪、吉利和特斯拉銷量實現增長之外,其余七家車企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東風集團是降幅最大的廠商。
具體來看,上汽集團11月銷量逼近50萬輛,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下滑,不過依然占據國內汽車廠商銷量冠軍寶座,市場份額超過兩成;一汽集團較上汽相差20余萬輛,保持第二的位置,占整體市場10.1%的份額;在一眾車企中,風頭最盛的依舊當屬比亞迪。2022年以來,比亞迪銷量持續保持著翻倍高漲勢頭,11月汽車銷量更是達到23.0萬輛,這是繼9月之后,比亞迪單月銷量又一次突破20萬輛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占市場總量的份額逼近10%,排名較10月提升了兩級,位居第三。至此,2022年前11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已超過160萬輛,并提前實現年初估計的150萬輛銷售目標。
相比10月,東風、長安和奇瑞三家企業銷量排名有所下降,其中東風銷量同比降幅明顯擴大,市場占比達8.2%,排名第四;后兩者銷量同比由10月的兩位數增幅變成了負增長狀態,市場份額分別為7.9%和4.3%,其中奇瑞自2022年6月份起實現了連續六個月單月銷量突破10萬輛。11月廣汽銷量較10月有所回落,當月銷量環比和同比均出現兩位數降幅,市場占比達8.2%,排名較10月份提高一級晉升第五。
在前十陣營的其他車企中,依然排名第七的吉利,也同樣第六個月單月銷量超過10萬輛,11月銷量同比增速相較10月份收窄了28.2個百分點,達到6.8%,占整體市場的份額為6.2%。截至11月份,2022年以來已連續六個月銷量突破10萬輛規模的企業還有北汽,11月其以11.3萬輛的成績由10月的第九名提升至本月第八,當月銷量環比下降10.5%,同比降幅14.7%。
此外,無論是單月銷量同環比,還是累計銷量同比,比亞迪和特斯拉都做到了同步實現增長。其中,特斯拉11月銷量突破10萬輛,環比增長約四成,同比漲幅近90%,與10月份的7.2萬輛相比,特斯拉持續降價之后效果顯著,同時創下單月交付新紀錄,并成功躋身銷量前十強,而長城汽車出局。截至11月末,特斯拉累計銷量達65.5萬輛,且遠超2021年的全年總量,有望創下年度銷售新紀錄。(見圖表3)
當前,汽車行業批發端增速放緩,國內終端市場增長乏力,汽車市場整體承壓明顯,消費潛力釋放不及預期。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窗口期,消費市場的平穩健康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中汽協建議,汽車市場仍需要持續不斷的政策促進,包括建議2023年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及地方相關促消費政策等能夠繼續延續,深入挖掘并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帶動產業發展,助力經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