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才,韓立光,牟 佳
(日照市水文中心,山東 日照 276800)
水文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為各級防災減災、科學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專業技術支撐。在“大水文”發展戰略的背景下,需要大力推進縣級水文機構建設,目前,山東省正在開展縣級水文中心標準化建設。做好縣級水文機構標準化建設,正當其時,對做好新時代水文尤其是基層水文工作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治水管水工作。縣級水文機構是水文工作的“末梢”,是服務聯系公眾、社會的“最后一公里”,打通這個“末梢”和“最后一公里”,亟需縣級水文機構建設標準化。
2021 年4 月,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省編辦批復市級水文機構的主要職責明確為:會同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所轄縣域水文工作實施雙重管理;承擔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及相關專業技術規劃編制工作;承擔水文站網建設、管理、運行工作;承擔水文水資源水生態監測、調查評價和水土保持、用水總量的監測工作;按照規定權限發布雨情、水情、旱情、地下水等水文水資源信息、情報預警預報和監測公報;承擔水文水資源資料整編、匯交和管理工作。而承擔這些職責主要分解到縣級水文機構具體落實,這就需要縣級水文機構具有承擔這些職責的硬件和軟件建設,也就是標準化建設。
隨著水文部門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展,水文部門人少、事多、缺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解決這些新問題、新情況,需要完善水文發展的體制機制、整合各方力量,在管理運行、精準服務、硬件建設上下功夫,以適應水文事業發展的形勢和需要。
縣級水文中心設立后,實行市水文機構和駐地政府雙重管理,需要轉變運行管理方式,改變以往以基層測站為主的運行方式,將運行管理從小到大轉變,把縣級水文中心轉變成聯系市水文機構和基層測站的橋梁。這包括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和運行機制兩個方面的創建內容。
設立縣級水文機構,一方面是適應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需要,水文擴大到服務應急管理、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不再單純的服務于水利部門;另一方面,服務種類也應從單純的防汛抗旱服務要素擴大為水情、土壤墑情、水質等多要素服務,需要將服務方式改變,這主要包括精準化服務和集約化展示平臺的創建內容,以便服務提供更加便捷化。
一個是硬件建設,構建現代化的水文監測體系,主要是業務運行的硬件基礎;一個是軟件建設,主要是堅持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按照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管方向、謀大局、促落實上的領導作用,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有條件推動縣級中心黨組織納入駐地縣區機關工委直接管轄,不再歸市水文機構黨組織管轄,以便為更好融入地方提供組織保障。大力推進縣級水文機構“雙重管理”,使得地方政府對水文工作更加重視和支持,每年都給予財政及各類投入;要更加主動、全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當地重大項目引進等政府科學決策工作中提供技術支撐。通過中心主要負責人參加當地防汛抗旱會商,黨委、政府及組成部門召開的重要會議及地方政府重大項目規劃論證會等,全面參與地方各項工作。
適應新時代對縣級水文工作的要求,實施水文現代化。一是做好現代化新技術應用示范性的創建。對境內部分水文站點進行規范化建設提檔再升級,對國家基本水文(位)站的工作場地、測驗設施、測驗環境和辦公環境按年度逐步進行再改造。以“自動測報”為目標,推進在線監測、信息自動集成等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動水文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全面提升水文測報現代化水平。統一形象標識,便于統一管理,起到對外宣傳作用。二是創新管理模式。構建以“自動測報”為目標的“駐巡結合”模式。可在對測站分類的基礎上,確定測站測驗模式,通過規劃建設,構建以駐測、巡測、駐巡結合為基本構架的現代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預警管理體系。
一是市級層面要建立專業技術團隊和首席專家制度,著力培養一批開拓型、專業型和復合型人才,為指導縣級水文中心工作發展提供干部人才資源。二是縣級層面推進鄉鎮水文機構雙重管理。出臺進一步加強水文工作的意見,明確鄉鎮水文工作有機構對接,有人負責。三是創新水文運行機制。在保證水文監測成果質量前提下,積極探索和推進水文監測輔助性、一般性業務向社會購買服務,逐步實現“重點站網管理規范化、儀器設備設施管理專業化、站網日常運行維護管理物業化轉變。”
精準服務服務范圍要由窄變寬。一是精準服務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切實履行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為所在地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防洪、山洪災害預警、抗旱等提供技術服務;同時大力開展城市水文監測,及時為城市建設提供水文分析成果,為城市防洪、城市排內澇提供決策依據當好參謀。二是精準服務水資源管理。積極參與地方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與考核,為地方優化水資源配置、建立水資源產權制度提供技術支撐與服務。三是精準服務河湖長制。積極參與開展水文水生態監測工作,為維護河湖健康、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修復、水土保持等提供水量、水質、水生物監測數據,服務地方水生態文明建設和河湖長制。四是精準服務產品。為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優質的水文、水資源信息月報、專報、簡報、分析評價等水文服務。
一是對外強宣傳。可在國家基本站等水文站開展水文公眾開放日活動,與駐地學校共建“水文專業實踐基地”,讓社會公眾走進水文、了解水文、支持水文。二是對內建制度。以健全規章制度和制度落實為核心,加強縣級水文機構(中心)軟實力建設。要貫徹落實《水法》《水文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各站點實際,制定完善崗位責任制度、內部管理制度、報汛管理制度、應急監測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作息及值班制度等。認真執行各項制度,嚴格遵守國家水文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嚴格按照《測站任務書》《水情報汛任務書》和上級要求開展水文測報各項業務,填寫值班日志、安全檢查記錄等,使日常工作都做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體現工作管理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