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帥,趙忠科,趙 炎
(肥城市水利局,山東 肥城 271600)
山東省河長制辦公室于2021年提出制定山東省美麗幸福河湖建設計劃,按照省市安排部署,肥城市積極推進轄區內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工作,并以總河長令的形式對該項工作進行具體安排部署,要求加快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河湖水環境,打造“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美麗幸福河湖。2021年,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肥城市選取拾屯河老城街道李莊段創建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通過示范河湖的建設為今后的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樹立一個標桿樣板,引領全市所有美麗幸福河湖建設走向新臺階。
拾屯河發源于肥城市老城街道李莊村,自胡莊村東金牛山大街橋處流入匯河,河道全長13.5 km,流域面積48 km2,共計流經12個行政村。河流域地形總體趨勢為北高南底,地貌形態上游以山地、丘陵為主,下游主要以平原為主。河道干流建有小(2)型水庫2座,分別為:王峪水庫,總庫容27.94萬m3,興利庫容18.8萬m3;群英水庫,總庫容59.62萬m3,興利庫容31.07萬m3。拾屯河是周邊主要的防洪排澇河道。
河道始終要滿足原有的防洪排澇作用。拾屯河源頭位于肥城市北部山區,汛期的強降雨極易形成山洪災害。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在創建過程中,需要拓寬原有狹窄段河道,對灘淤河段進行清淤治理,清理常年占據河道的林木,解決沿途的“四亂”問題。
汛期時拾屯河山洪對部分河段沖刷嚴重,形成較多險工險段。在創建過程中對汛期洪水掏刷的凹洼河段堤防進行加固,對河道急彎部位進行順彎取直,增大河堤弧線半徑,并沿原有河道走向進行漿砌石護岸,加設混凝土壓頂,提高拾屯河汛期安全保障水平。
拾屯河雖為鎮級河道,但沿途村莊較多,各種水利工程眾多。在美麗幸福河湖的建設過程中,新建攔河壩1處,改造攔河壩2處,拆除攔河壩1處,拆除攔砂壩1處,維修生產橋1處,改建漫水路2處。拆除不利于行洪的攔河壩、攔砂壩,改造攔河壩溢流壩段長度,提高原有攔河壩的行洪及過水能力。
對原河道兩岸雜草叢生、林木亂生的亂象進行治理,清除河道管理范圍內高大林木,規范種植低矮景觀綠化灌木,鋪植草皮,建設生態駁岸,新建濱河景觀道路1條。設置文化牌、黨建牌宣傳肥城“君子”文化和河湖長制工作,新建沿河欄桿、警示樁、警示牌等安全防護設施及水尺和流速計等水文觀測設施,提升河湖的生態效益,實現美麗河湖建設工作的價值。
拾屯河周邊有農田7.99 km2,自然村村居14個、常居人口6 000多人。治理前,河道斷面寬窄不均、行洪不暢,拾屯河周邊農田每年均會受到不同程度受淹,嚴重影響農作物收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通過清淤疏浚、險工治理、險段加固等措施,河道防洪排澇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現階段拾屯河河道行洪斷面滿足10年一遇行洪要求,有力保障汛期河道兩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拾屯河水源多來自兩側丘陵,河內水量充沛,通過河水攔蓄、水生動植物凈化,拾屯河水質進一步改善。2021年美麗幸福河湖創建期間,聘請第三方水質檢測公司連續11個月對拾屯河3個斷面進行水質化驗,結果顯示Ⅲ類水8次、Ⅱ類水3次,充分說明拾屯河水質十分穩定并且質量很高。
治理前,拾屯河周邊植被單一、部分河段黃土裸露,水生態環境質量不高。在本次治理中,在拾屯河兩岸栽植喬木10余種、灌木20余種、地被10余種,合計綠化長度7.8 km,面積4.68萬km2,植被覆蓋率達100%;在河道內栽植香蒲、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5 000 m2。全面實現了春夏秋三季兩岸綠樹成蔭、花草遍地,呈現一片動植物生機蓬勃、水資源優質充沛的良好水生態環境。
通過治理,沿岸增設古色古香的游廊、步梯、水臺,充滿童趣的游樂場、吊橋、葡萄園等親水設施;并充分利用河道周邊洼地、水田、山體打造了包含千畝荷塘、觀荷亭、荷文化墻等特色的“荷塘月色”景區;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傳說,建設“左傳文化園”,與瑤峪山上殘存的“齊長城遺址”遙相呼應,實現“產業+生態+文化”有機結合,成為周邊村民游玩的重要場所。
出臺《肥城市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按照“大河縣級規劃,小河鎮級謀劃”的策略,明確流域面積大于50 km2的河流由肥城市國有公司為項目法人開展河湖治理,鎮級以下河流由鎮級政府負責,肥城市水利局進行項目立項批復,并統籌做好全市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工作。大河由肥城市國有公司統籌建設管理,避免邊界位置鎮級建設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對于鎮級以下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為不同鎮政府時,由肥城市水利局進行各方協調,指導各方嚴格按照統一格式進行建設。為解決建設資金難籌集問題,肥城市國有公司通過爭取債券、引入社會資本等多種籌資方式進行工程款收集,提供資金保障。各鎮街區將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納入年度“民生實事”,保質保量完成年度目標。
河湖管護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工作,重在不斷治理,貴在長效管護。目前,在已經完成工程治理的河段,肥城市采取聘任專職人員、引入社會資本、盤活資產集體管理3種模式進行河湖管護,形成了“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風景線。常態化制度化強監管措施,能大幅度減少后期養護經費的投資。在管護方面著重做好“經常查、定期檢查、特別查”3個方面。經常查是指由各級河湖長工作人員負責,肥城市河長制辦公室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著重檢查險工險段及工程變化情況。定期檢查是指每年汛前、汛后,應對堤防工程進行定期檢查,每年汛前,肥城市河長制辦公室及有關人員進行徒步“拉網式”檢查,著重檢查歲修工程完成情況和安全度汛存在的問題;汛后檢查目的是為制定歲修和水毀修復工程計劃、恢復和增強防洪能力做準備,著重檢查工程變化和損壞情況。特別查是指當發生特大洪水、暴雨、臺風和發生重大事故等情況時,肥城市河長制辦公室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檢查。
為調動部門和鎮街積極性,有效推動工作開展,肥城市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督導,充分用好“督導考核”這把利劍。工作督導主要通過4個方面來開展:一是市級河長加強督導,通過各市級河長的督查,加強部門、鎮街重視程度,有效推動河長制工作開展。二是加強鎮街督導,水利局建立河長制聯絡機制,結合河道防汛,對骨干河流進行巡查。通過開展工作督導,明確部門和鎮街工作職責,夯實責任,調動積極性。三是加強部門督導,通過召開部門聯席會議,以部門專項實施方案為抓手,分解細化工作任務,明晰下步工作重點,推動部門工作落到實處。四是強化業務培訓,定期對各鎮街區進行河長制相關培訓,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專題培訓班,重點講解常見河湖在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方面的知識,提升全市河湖長制工作人員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