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真
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是銀行業永恒不變的話題。加強合規風險管理,既是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也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努力追求的目標。
什么是“合規”?2006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明確指出:合規是指商業銀行的經營活動與法律、規則和準則相一致。合規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因沒有遵循法律、規則和準則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和聲譽損失的風險。合規管理是銀行一項核心的風險管理活動。
合規風險在風險控制中具有基礎和核心的作用,合規風險不僅從根本上給了銀行風險控制的準則,也從理論上對不斷完善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起到了指引作用。為此,濟南農商銀行始終貫徹實施“穩健合規”的內控戰略,增強發展支撐力,筑牢業務、合規、審計“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抓內控。濟南農商銀行聚焦重點領域、瞄準薄弱環節,強化整治、補齊短板,以精細化管理,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職責,內部控制措施,內部控制評價和監督制度,使內部控制的各項職責得到有效履行,對各網點做到全方位、分層次強化日常監督,將狠抓內控合規管理與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做到內控與營銷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今年濟南農商銀行在各個網點進行了涵蓋自查、突擊檢查、抽查、評價的綜合治理工作。管理者及員工的思想意識,決定了日常的經營、操作行為。為此,濟南農商銀行從源頭抓起,結合日常操作暴露的薄弱環節,對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流程的運營情況進行排查,對柜面業務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一系列風險防控,不斷督導各環節、各流程員工盡職履責,讓員工意識變行動,行動成習慣,時刻繃緊合規這根弦。



健全的內控體系是防控風險的根本。在信貸服務中,濟南農商銀行聚焦“四個中心”建設,打造專業公司團隊、“1+N”“N+1”專業化團隊共149支,設立授信審查審批中心,建立50個放款中心,成立獨立運作的貸后檢查中心,形成“閉環式”架構,突出規范導向,著力優化架構管理、客戶營銷和風控機制,實施多重保障,有效防范信貸風險,實現業務發展與資產質量“雙提升”。做好事前準入控制,營銷調查中心對信貸資金用途真實性、合規性進行嚴格事前調查,做好入口把關審核;審查中心嚴格執行事中核查,再次對貸款用途進行把控,核實貸款資金真實流向;放款中心嚴格放款監督審查要求,確保放款流程與資金出賬。
該行還嚴把風險崗位準入退出關,實施信貸人員五級分類管理,對員工開展360度評測,結合日常檢查、專項審計、兩項監督等工作,全面分析客戶經理風險情況,劃分正常類、關注類和一二三級黑名單,對關注類限制辦理信用貸款,每年進行審計檢查;對黑名單人員嚴禁從事風險控制崗位,并建立后續跟蹤考評辦法。同時,建立常態化警示教育機制,按季度梳理案例典型,舉辦違法放貸專題講座,全面提升客戶經理隊伍素質。
第二道防線,講合規。合規經營是銀行穩健運行的內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濟南農商銀行全面深化合規建設,強化合規教育培訓,出臺三個“十條禁令”;建立“四個中心”,形成“閉環式”風險治理架構,建立信貸人員等級管理辦法和后續跟蹤機制,推動合規管理工作提質增效。
人的問題,是銀行合規管理中最難也是最棘手的問題,對于一名銀行人來說,時刻面臨道德、紀律和法規的考驗。“人防”的核心就是要及時發現異常,提前預警,加強管理,及早阻斷,防患于未然。濟南農商銀行強化員工合規意識教育,堅持以培訓教育人、以案例警醒人,讓員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守合規底線;強化常態化異常行為監測排查,采取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相結合、常規排查和系統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員工行為進行排查,提升操作風險的監測預警能力,運用智能化、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加強員工行為的精細化管理,對系統提取的疑點數據重點核查,做到風險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對異常行為進行重點糾正和規范,突出嚴管厚愛結合,堅決正風肅紀。
對異常行為的常規監督,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有著顯著效果。借助談心談話、員工家訪等方式,從家庭、單位雙管齊下,聯合監督,及時發現員工異常行為苗頭,幫助其糾正不良作風習慣,讓其工作生活回到正軌,把潛在風險扼殺于萌芽中。
內控合規管理也是濟南農商銀行打造“工匠網點”的重要一環。為了樹立員工正確的職業觀、利益觀、榮辱觀,激勵員工把握正確方向,服從大局,扎實工作,把銀行的發展作為個人事業的追求目標和價值體現,濟南農商銀行弘揚精耕細作“匠人”精神,厚植精益求精“匠心”文化,以全轄180家營業網點為主陣地,打造“工匠網點”品牌。

在統籌推進“工匠網點”全年各階段建設工作中,濟南農商銀行搭建管理矩陣,設置孵化期、驗收期,鞏固期三個環節,覆蓋過程管控、業績結果、一票否決的創建驗收體系,明確20余項考核指標、三級驗收評價標準,通過多種形式鞏固建設成效,驗收網點結果與管轄行整體得分情況掛鉤。
在此過程中,濟南農商銀行發揮內訓師作用,采取經驗交流、觀摩學習等形式,開展“后進學先進,先進帶后進”幫扶帶動,通過互相交流借鑒、更新理念、亮點經驗,借鑒他人優勢彌補個人短板,更好地提升風險管控基本功;實行運營主管“承包制”和柜員“工單制”,將分崗管戶等工作任務細化到人、到每一天,晨會派單、夕會復盤,實現全員參與、動態調整,強化日常過程控制性,通過制定或細化標準化服務流程,降低差錯率、提升服務品質。
第三道防線,強監督。為有效筑牢合規“堡壘”,濟南農商銀行建立了審計聯動協調“一會四機制”,按季組織召開由行領導、檢查監督部門、條線管理部門參加的審計聯動協調會議,對檢查、監督發現的主要問題情況進行通報,深入分析成因,查找制度缺陷、管理漏洞等,明確整改要求;建立再審計機制、責任追究公示機制、整改機制、警示教育機制,實行“建檔、整改、調度、驗收、銷號”全流程閉環動態管理。
前移風險監督控制關口,監督工作常態化,通過常規審計、突擊檢查審計、專項工作審計、高管離任審計和貸后檢查、監事會日常履職等,開展全方位的監督檢查,事后及時責任追究,形成“閉環式”的監督機制。監事會辦公室建立了以“問題為導向”工作機制,明確落實責任人,按季度督導問題整改進度,定期組織“回頭看”,對整改落實情況從總行、基層兩個維度開展督導、調研,跟進、評價問題整改效果,確保監督工作落地有聲。
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大非現場審計模型的開發及運用,自主研發21個非現場審計模型,全年累計運行非現場模型324次,針對信貸管理、農金員、會計內控、安全管理等關鍵領域進行專項檢查,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通過開展新增貸款檢查,有助于及時發現疑點信息,提前消除潛在的風險隱患。去年,審計人員通過排查新增貸款,集中鎖定部分客戶經理進行專項檢查,對經辦業務的合規性、真實性進行全面審計,進一步辨別貸款人是否具備貸款能力,對具有苗頭性、趨勢性的重點問題,確保“查深、查細、查實”,對有潛在風險隱患的貸款進行了提前收回。
隨著信息化、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濟南農商銀行積極創新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方式和工作模式,緊跟業務創新和發展不斷建立和完善審計模型,并利用審計模型對業務關聯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審計模型建立,對各條線數據進行交叉對比分析和印證,將隱藏在繁雜數據里的“疑點”暴露在審計監督之下,為各項審計工作提供線索與疑點數據。目前,濟南農商銀行在線運行1200余個模型思路,審計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穩步提升。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最重要、最根本的“軟實力”。 2015年1月,通過三家法人機構整合、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濟南農商銀行改制成股份制商業銀行。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濟南農商銀行已經從傳統的金融業務擴展到金融文化領域,競爭的手段也從單一的經營業務轉向全方位多層面的綜合競爭。這種情況下,構建先進企業文化,為農商銀行注入持續發展、穩健發展的基因,培養員工的企業精神和群體經營意識,是濟南農商銀行發展與壯大的決定因素。
濟南農商銀行始終貫徹實施“和諧活力”的管理戰略,激發內部驅動力。將省聯社黨建“四大行動”和“五大家園”建設落到實處,持續強化“五個賦能”,積極打造“和諧活力銀行”。
堅持“員工至上”。濟南農商銀行推動省聯社人事、用工、薪酬“三項機制”改革落地見效,創新“能人之中選好人,好人之中選能人”的“兩個維度”選人用人機制。在業績維度,出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八條規定,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在價值觀維度,實施榮譽積分管理,將德才兼備的優秀員工納入后備人才庫。薪酬比例實現“兩個傾斜”,薪酬向基層一線傾斜,向奮斗者傾斜,對全員實行分級管理,建立競爭性考核機制,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一線員工人均收入增長達到16%。
在強化員工教育培養方面,濟南農商銀行建立全員成長計劃,打造“明湖學堂”,邀請全國優秀講師進行授課;組建創新俱樂部,打破層級壁壘,培養創新型人才。同時,為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還成立足球、籃球等5家文體協會;開設“陽光心態”課程,建立“一對一”的心理咨詢、輔導機制,讓員工的生活更充實、精神更豐富。
在濟南農商銀行,員工的冷暖、訴求與期盼都是頭等大事。
2021年,濟南農商銀行為員工辦好十件實事。如解決“就餐難”,建成小食堂161家,為140家網點配備廚師;解決“休息難”,建立休息室,配備午休床379張,建成24個集體宿舍;解決“充電難”,為6家管轄行安裝電瓶車充電樁;解決“取暖難”,開展“暖冬計劃”,為153處網點安裝熱水器,為外拓員工配備暖手寶和沖鋒衣。

不僅如此,濟南農商銀行按季開展員工滿意度調查,行黨委逐條審閱,盡全力為員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如,為落實困難救助,農商行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組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結對幫扶困難職工;成立“福象愛心基金”,為21名困難職工發放救助金23.8萬元;為20余名離家較遠的哺乳期員工調整了工作網點,建立8家“子女托管中心”,解決員工子女“看護難”問題。
傳承“大挎包”精神。濟南農商銀行深化為群眾辦實事精神和內涵,創新服務形式,全力為泉城市民提供貼心、溫暖的社會服務,用忠誠、責任和擔當全力傳遞社會正能量與農商情懷。
8月13日,天橋管轄行“福象”義工團隊走進桑梓店倉上村、沙李村,摸排看望4名孤困兒童,為他們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志愿者分成2組,進入幫扶對象家里,同家庭進行積極交流,了解家庭現狀及幫扶需求,并一戶一冊,詳細記錄。
濟南農商銀行成立200支“福象”義工服務隊,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提供無償服務。而這只是濟南農商銀行打造“義工銀行”品牌的其中一角。
“桑榆義工”聯合當地專科醫院、中醫門診到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提供眼科義診、體檢篩查、貼伏貼、艾灸等公益服務;“城建義工”與團市委聯合開展“建功強省會·青春志愿行”志愿服務進工地活動,為新產業工人送上溫暖;“桃李義工”設立共享職工之家,增加家長與子女的互動交流;“民生義工”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務綜合體,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便民服務;“文化義工”在服務轄區廣泛開展“文明誠信幸福村(社區)”創建活動,促進鄉村文化建設……“義工銀行”不僅激發了員工內生動力,也營造積極向上、甘于奉獻的企業文化氛圍,全體員工累計開展義工活動2800余次,以“大我”“利他”精神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爭做“義工中的銀行、銀行中的義工”,得到群眾廣泛認可。
要成為當地銀行業零售業務市場占有率第一名;要進入全省農商銀行第一梯隊;要挺進全國省會農商銀行第一梯隊——濟南農商銀行未來三年的目標已明確,在繁榮一方經濟、反哺地方發展的過程中,濟南農商銀行將以更大力度、全新形象支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各界的厚愛,努力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區域零售銀行。
In?recent?years,?Jinan?Rural?Commercial?Bank?has?put?into?practice?the?“steadfast?commitment?in?six?fields”?and?the?five?major? business concepts, thus setting up a “sound and compliant” internal control strategy. It has built a corporate cultur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 tenacious, strict and practical work style, formed the corporate core values featuring “integrity, practicability, work hard, power of execution, innovation and compliance”, and established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harmony and vitality”. Jin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is embarking on a fast track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