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煒 李準 邢曉婧 郭媛丹

當地時間1月11日下午,美日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2+2”會議在華盛頓舉行。雙方在會后發表的聯合文件中有兩點引起媒體的特別關注:美日將改編美軍駐日本沖繩的海軍陸戰隊,組建“更靈活、快速、適合離島作戰的瀕海作戰團”;將《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共同防衛”責任擴展至太空領域。《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認為,前者可理解為美國將在第一島鏈部署“看門狗”;而后者被解讀為“對日本衛星的打擊將引發美國的反應”。西方媒體在評論美日這些舉動時,“對抗中國”成為共同的關鍵詞。日本死心塌地將自身捆綁在美國戰車上,果然換來美國官員贊揚。《華盛頓郵報》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的話稱,“英國人、澳大利亞人對美國來說都很重要,但他們都沒有為美國提供日本所提供的軍事能力”。中國學者呂超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3日將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對于日美勾連的最新動向,特別是在臺海問題上挑釁中國底線,中方須保持高度關注和警惕。
“美國在該地區軍事部署的最重大調整之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汀與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出席了11日的會議,并在會后舉行記者會。
布林肯稱,四人進行了“富有成果和廣泛的討論”。他盛贊日本政府去年底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并決定在2027年前將國防開支增加一倍,稱這明確表明“日本致力于投資增強自身能力,承擔新的角色”。布林肯稱:“我們一致認為,中國是我們及盟友和伙伴面臨的最大共同戰略挑戰。”
美聯社11日稱,美國和日本的外長、防長“以不同尋常、直言不諱的方式”譴責中國在印太等地區日益增強的進攻性,批評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朝鮮加強核武器和導彈的計劃。雙方在聯合聲明中稱,中國對國際秩序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中國的外交政策旨在重塑國際秩序以使自身受益,并為此運用中國不斷增長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技術實力”。
奧斯汀將美日重整駐沖繩海軍.陸戰隊稱為“一項歷史性決定”,將使美軍的存在“更致命、更敏捷、能力更強”。他稱,美國將為這支新編部隊配備先進的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以及與當前和未來威脅相應的反艦和運輸能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的話稱,這是多年來美國在該地區軍事都署的最重大調整之一,凸顯出五角大樓希望從過去的中東戰場轉向未來的印太地區。
“美國和日本擴大安全合作以對抗中國。”《華爾街日報》11日說,美國和日本的安全合作已步入新階段。根據兩國當天宣布的一系列舉措,美國將保護日本衛星,為日本配備遠程導彈,并升級駐日美軍海軍陸戰隊。“這些舉措旨在讓日本在區域防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報道稱,美國還將擴大對日保護傘,保衛日本衛星不受攻擊。“過去美國只對北約盟友做出這種承諾。”日本共同社認為,美軍和日本自衛隊“一體化”方針愈加鮮明,日本的“專守防衛”理念恐被進一步掏空。
布林肯11日表示,任何“瞄向太空、來自太空或在太空內”對日本衛星的攻擊都可能觸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英國《金融時報》解讀稱,這一舉措是“美國和日本為應對臺灣可能發生沖突所做的最新努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美日開展雙邊軍事合作應確保不損害第三方利益,不損害地區和平穩定。
沖繩居民:他們打算把這里變成戰場
美日此次“2+2”會談的背景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3日將到訪白宮。《金融時報》12日引述美國高官的話稱,與日本前首相菅義偉(2021年4月)訪問華盛頓、并簽署50多年來首次提及臺灣的美日聯合聲明相比,美日最新的合作動向構成了實質性的顯著變化。該官員稱:“岸田的所作所為不僅比他的任何前任都走得更遠,而且比我們坦率地認為(日本)在政治上可能實現的(局面)走得更遠。”一名美國官員對《華盛頓郵報》稱,日本正“大步前進”。
CNN稱,沖繩被視為美軍在太平洋地區行動的關鍵一部分原因是它靠近臺灣。超過2U萬名美國軍人駐扎在這里,包括約2.5萬名海軍陸戰隊員,超過70%的美國駐日軍事基地位于沖繩。美聯社稱,這里是二戰末期最血腥的戰場之一,加強駐軍或其軍事能力在沖繩是敏感問題。沖繩人希望減少駐扎此地的美軍人數。
共同社稱,美國將改編駐沖繩海軍陸戰隊的消息公布后,沖繩縣內越來越多的居民擔心卷入武力沛突的風險增大。沖繩先東村的農戶清水曉一直抗議美軍在該地建設直升機起降場,他對共同社表示,日美兩國政府正在做準備,“打算把這里變成戰場”,“不能讓他們這樣做”。NHK新聞網引述那霸市一名80多歲男性的話稱,他反對日美軍方的最新舉動,因為“這會讓沖繩成為最先受到攻擊的地方”。
環球時報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