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景泰
隨著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基于大數據和算法推薦技術的支撐,各類信息可以實現自動化、大規模的精準傳播。在這一背景下,一些國家在跨國社交媒體平臺大力發展所謂“計算宣傳”技術。計算宣,傳,就是通過大數據與算法推薦技術,實現“信息投喂”的自動化和精準化,針對特定受眾營造出“信息繭房”,并基于立場政治與情感政治的邏輯,煽動社會對立,制造群體撕裂,然后通過復雜的多元聯動實現深層協同化,形成穩定的執行策略與行動機制。特別是在跨國社交媒體平臺上,計算宣傳針對特定國家或族群進行隱蔽的輿論操縱,使得傳播內容、投送精準度和覆蓋人群數大大提升。
綜合目前情況來看,計算宣傳正在被迅速應用于國際政治領域。從效果來看,計算宣傳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目標國家或地區的輿論、決策與形象塑造,甚至可能影響目標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穩定與政治安全。
在計算宣傳技術支撐下,部分境外勢力通過輿論熱點事件對我進行“意識形態穿刺”的能力越來越強。所謂“意識形態穿刺”指的是通過將民生熱點問題政治化,進而實施意識形態攻擊,并組織網絡化社會抗爭的策略。其一般過程是,通過目標國家的一個焦點事件進行周密策劃,通過不同類型KOL的介入和引導,逐步轉換該問題的建構框架,進而將具體民生問題政治化、國際化,同時通過社交機器人的擴大傳播,將小事炒大、大事炒炸。這種輿論操縱手法在發起時,往往以民生問題為偽裝,以提升話題的關注度。然而在K,,與社交機器人介入后,原本被忽視的小問題將持續發酵并迅速擴散,矛頭迅速轉向對目標國社會治理、人權保障、體制改革等系列問題的抨擊,并試圖激發出線下一定規模的抗議行動。由此可見,意識形態塑造與輿論焦點事件傳播的結合成為一種穩固的綁定方式。
基于這種規律,計算宣傳活動的主導者往往訴諸意識形態立場來實現對輿論的有力操縱;他們利用意識形態框架包裝炒作社會熱點事件,通過聚集效應放大、刺激相同立場受眾的情緒,以政治立場來驅動觀點極化,制造階層對立和群體撕裂。具體而言,因為網絡參與的便捷性和平民性,網民可以借助各個網絡公共話題來反映利益訴求,間接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成為立場政治的“易感人群”。不僅如此,在流量經濟模式驅動下,一些商業機構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看中了這些“韭菜”,為了擴大“流量”,也會跟風炒作,不斷博下限、觸底線,成為立場政治的吹鼓手。這樣在流量經濟模式驅動下,數字空間中的“立場政治”就演化為一種可以帶來資本增殖的文化生產和消費策略。但立場政治的本質特征是畫地為牢,以政治立場而非事實來判斷是非曲直,這將必然造成同二立場信息的泛濫與異質信息的匱乏,強化“信息繭房”效應,造成輿論的激化與極化,進而進一步推動社會對立與群體撕裂。
此外,基于計算宣傳技術,大量帶有網絡自組織特征的對抗性行動也變得更加隱蔽并且便捷。因為在網絡傳播環境中,新信息傳播技術會將社會形態引致布式系統,即通過網絡連接的各個組織借助信息交換形成的協作系統。所謂網絡自組織“抗爭行動”,就是基于這種分布式系統環境,由網民動員、協調、展開的一種對抗性集體行動類型。特別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近年來的許.多社會運動中,開放式、大規模在線協作鬲網絡自組織行動多次出現,它們均體現出多中心、分布式行動的典型特點。
在這種大規模網絡自組織的活動中,情感動員是其核心策略。情感具有強社會屬性,相比于傳統的動員方式,依托互聯網的動員過程更加依賴于文化與話語的情感力量?;谟嬎阈麄骷夹g制作的信息內容故意減少理性中立客觀的內容,反而通過發布極端性、攻擊性的虛假信息,利用煽動性的情緒注入、夸張不實的敘事表達,快速讓受眾產生情緒上的反應。這種極端性的表達會進一步撕裂受眾,情緒性的內容也會加快受眾被誘導的進程。除此之外,這種情緒性的內容很容易讓受眾產生“自主思考”的錯覺,將非理性的情感歸結于“義憤填膺”或“感同身受”,從而加劇了迷惑性,也強化了對目標群體的影響效果。
在美西方計算宣傳活動的沖擊下,當前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之下,需要多措并舉,適應當前意識形態圈層化、算法化的趨勢,既需要以民生問題的統籌解決為基礎,又需要應用意識形態工作的新技術,同時更需要對輿情傳播規律、輿論生態治理機制的研究與共建,多點并舉,多措共施,全方位、立體性地涵養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ㄗ髡呤菑偷┐髮W新聞學院教授)
環球時報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