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芳
(中博信工程項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山西 晉城 048000)
綠色建筑材料在修復、凈化等功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降低環境污染的重要內容。在綠色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利用科學生產技術,提升資源利用率,減少能源消耗。我國綠色建筑材料市場中,其材料類型包括綠色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納米材料等幾種類型。
綠色墻體材料包括了新型墻體材料、綠色真空玻璃、生態水泥等幾種類型。
其中,生態水泥原材料為鐵渣、火山灰等廢料,與傳統水泥相比,其強度沒有絲毫弱勢,而生產生態水泥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相對來說較少,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與普通水泥相比,生態水泥生產中節能能夠達到25%,而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夠降低到40%左右。
綠色真空玻璃除了具有一般玻璃的特性之外,能夠充分利用太陽光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同時在隔音、保溫、使用壽命方面更具優勢;而新型墻體材料利用混凝土空心磚、礦渣、粉煤灰等,與傳統墻體相比自重小,隔音效果更強[1]。
當前,我國建筑材料市場中,常見的保溫隔熱材料有三種,即有機保溫材料、無機保溫材料、復合保溫材料。
其中,常見的有機保溫材料包括模塑聚苯乙烯板、擠塑聚苯乙烯板、聚氨酯;常見的無機材料包括膨脹珍珠巖、巖棉;而泡沫玻璃為典型的新型復合材料。無機保溫材料在抗壓性、抗滲透性、耐腐蝕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同時其自身質量輕,安裝較為方便。但是缺點在于其具有較低的燃點,應該盡量避免在高溫環境下使用。
無機保溫材料燃點較高,具有很強的耐火性,但缺點在于自重大、吸水能力強,會增加施工壓力,容易造成墻體開裂問題,不利于建筑結構安全穩定性。復合保溫隔熱材料則是在有機和無機材料基礎上,結合兩者優勢形成的材料,但缺點在于成本相對較高,影響其在市場中的推廣[2]。
納米技術在前幾年可謂風頭正勁,將納米技術引入到建筑領域中,研發出新型納米微粒建筑材料,其在力學性能方面具有諸多優勢,且導熱性能強、耐磨性高、耐高溫性能好,在建筑領域中具有廣泛應用。例如,在建筑門窗、建筑外圍護機構、太陽能轉化、環境治理等方面的運用。當然,盡管納米材料在性能方面具有諸多優勢,但大量使用也會對人體、環境帶來不利影響,還需要繼續加強研發,從消除納米材料毒性方面入手[3]。
根據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節能減排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各行業發展中秉承的發展理念。近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對能源的消耗量也持續增多,人們環保意識增強,也推動建筑行業向著綠色、節能環保的方向轉型。
將綠色建筑材料運用到工程項目中,能夠節約能源,減少建筑資源消耗,同時還能夠控制建筑項目建設中帶來的環境污染。
同時,很多綠色建筑材料是由生活廢棄物作為原材料生產,能夠促進廢物利用,為人們構建出綠色生活場所,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過程中重要的途徑,能夠滿足新時代消費者的需求[4]。
與傳統的建筑材料相比,綠色建筑材料在運輸、安裝方面都具有重要優勢,施工作業過程中所產生的噪聲污染更少,能夠避免玻璃幕墻光污染、礦渣巖石放射性污染等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同時,絕大多數綠色建筑材料具有防腐、隔音的特點,且自身重量輕,后續維護維修難度相對較低,將其運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當中,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5]。
屋面是建筑節能重要的部位,具體施工過程中,在屋面防水層、屋面板之間利用重量輕的材料進行鋪設,利用具有較強保溫性能、較低導熱系數與吸水率的材料,能夠切實優化屋面保溫功能。借助正面鋪設確保屋面材料性能,在具體材料選擇方面可以利用綠色建筑材料,包括輕骨料混凝土板、聚苯乙烯板、瀝青珍珠巖板、水泥聚苯板等。
在屋面吊頂上部、尖頂屋面下面,可以通過玻璃棉、膨脹珍珠巖以及廢聚笨粒巖等松散料進行施工。在屋頂建筑施工中需要進行現場澆筑的情況,可以選擇泡沫混凝土、硬質氯脂泡沫塑料等綠色建筑材料。在防水層下方設置保溫層的方式被稱為反鋪法,保溫層能夠對防水層進行有效防護,今后檢修工作也更為便利。
傳統建筑墻體施工中,主要采用磚石、混凝土、石塊等無機材料。新時期,人們對于建筑舒適性、功能性要求有所改變,為了保證建筑室內溫度處于一個相對較小波動狀態下,逐漸開始推行有機保溫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模塑材料、硬泡聚氨酯材料等都是典型的有機保溫材料,在保溫能力上優勢明顯,能夠用于建筑維護結構中。
新時期,越來越多復合墻體材料被研發和運用到建筑項目中,與傳統建筑材料相比,其在承重、保溫以及隔音方面同樣具有明顯優勢。當前,綠色建筑背景下復合墻體原材料為煤渣、水稻秸稈等,采用阻燃蜂窩結構,在生產制備中加入粘合劑,提升材料整體使用效果。
避免生產以及施工中產生大量廢棄物,在保證建筑墻體質量的基礎上降低了能耗。
建筑工程施工中,門窗作為聯通室內外空間的主要通道,在保證室內溫度、光照方面具有關鍵性地位。在門窗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門窗框自身質量,發揮玻璃熱工性能,通過中空玻璃且保證其密封性之外,還需要保證門窗框、玻璃以及門窗連接位置是否嚴密,通過有效的設計提升門窗節能水平。
同時,密封性是保證室內溫度的關鍵,是建筑抵御室外冷熱空氣的重要基礎。門窗施工過程中,需要預先預留門窗洞口,切忌不能邊砌邊安裝,利用先安裝再砌口的模式。
當然,門窗材料、密封材料等都需要符合綠色建筑要求,確保整體安裝滿足牢固性、密封性等要求。在空間足夠基礎上,利用塑料、橡膠等材料,對金屬門窗斷橋進行預留,確保長度、寬度等都滿足相關技術要求,避免安裝中相關配件受損。
綠色建筑材料大多是利用工業廢渣、生活廢棄物等生產而成,其本身具有較大的循環利用價值,與傳統建筑材料相比,其改變了建材功能單一、種類單調的問題,可以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選擇空間。例如,很多綠色建筑材料隔音效果較好,可以為業主創造出更加安靜的環境;還有些綠色建筑材料在隔絕紫外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作為內部裝飾材料使用,能減少紫外線對人體造成的損害;在家具、地板方面也可以使用綠色建筑材料,讓建筑內部裝飾流程更加簡單,施工流程更加便捷,同時避免甲醛等對居住者身體造成傷害。
在建筑飾面板材選擇上,傳統的花崗巖、大理石等較為常用,但本身具有放射性污染。選擇微晶玻璃花崗巖板材,不僅具有耐腐蝕、耐磨、耐高溫等特點,在色澤上更加豐富,能夠提升裝飾效果,同時沒有放射性元素,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與傳統的大理石、花崗巖相比能夠起到相同甚至更好的裝飾效果。在建筑吊頂材料方面,傳統的PVC 吊頂材料、塑鋼吊頂材料、礦棉板材料等,由于材料性能差、污染嚴重等問題,已經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而綠色建筑背景下,出現了GRP吊頂材料,作為一種高分子樹脂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裝飾效果,且在防火絕熱上有明顯優勢,不易褪色,無甲醛、無放射性元素等,受到了建筑裝飾領域的青睞。
為了切實保證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效果,而不是盲目的跟風,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近年來,在建材市場中涌現出種類繁多的綠色建筑材料,其種類不同,特性也有所不同,每一種綠色建筑材料都有其特殊的性質。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選擇,一旦建筑材料與實際情況不符,則往往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如果將適合于隔音的材料運用成適合空氣凈化的材料,不僅無法發揮綠色建筑材料優勢,反而會浪費建筑材料。
另外,綠色建材選擇中,還應該兼顧材料的耐用性、經濟性特點,保證綠色建筑材料種類及數量選擇恰當,避免出現過度依賴而造成材料浪費。
為了迎合綠色建筑理念的貫徹目標,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綠色建筑材料,豐富了建材市場,但由于建筑材料市場規模擴大,有效的監督管理顯得尤為關鍵。強化對建材市場的審核,將假冒偽類材料拒之門外,解決冒充綠色建筑材料的現象。在建筑工程現場,由專門人員對綠色建筑材料進行監督管理,把好建材進場關,保證綠色建筑材料的質量,堅決將有問題的建材阻擋在施工場地之外。另外,通過高水平的建材質檢團隊,對綠色建筑材料進行抽查,保證綠色建筑材料優勢發揮。
在綠色建筑材料使用過程中,施工前需要針對建筑工程項目特點、周邊環境特點等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計劃,堅持環保性、實用性以及美觀性基本原則,制定可行性強的施工規劃。例如,一些綠色建筑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可以選擇具有同等效果的綠色建筑材料替代,節約成本,提高工程經濟效益。同時,應該深入施工現場,做好綠色建材使用情況的巡查,對可回收建筑材料進行循環利用,減少消耗,提升建筑工程生態及經濟效益。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綠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具體應用,不僅能夠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在建筑節能環保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且綠色建材使用中運輸便捷、施工簡單,能切實提高施工效率,減少建材對建筑使用者的身體傷害。
在建筑外墻、屋面、門窗以及裝飾項目中,綠色建筑材料均具有廣泛運用,是推動綠色建筑發展重要的渠道。面對全新的建筑業發展格局,必須加強對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發,切實做好市場監督和引導,為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