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江曉鳴,鄧陳英,曾景嬌
(南昌市洪都中醫院,江西省針灸醫學臨床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絕經綜合征(MPS)是由于女性性激素水平下降或波動,卵巢功能漸進性衰退而引起的疾病。西醫常用激素替代療法治療MPS,雖然療效較顯著,但長期服用不良反應明顯。中醫針灸毒副反應小,安全有效。研究表明[1],電針取穴療法可有效改善圍絕經期失眠癥患者癥狀,療效顯著。針灸可有效改善MPS患者的癥狀,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本研究探討滋水涵木針法治療絕經綜合征的效果及對性激素水平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絕經綜合征患者90 例,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針刺組和激素組,每組45 例。納入標準:符合第8版《婦產科學》中絕經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年齡45~55 歲;中醫辨證屬肝腎陰虛型,符合經斷前后諸癥狀;近3 個月未接受針灸治療,未服用雌激素、孕激素。排除標準:患有乳腺腫瘤,卵巢切除子宮等疾病;不明原因的陰道不規則出血且未痊愈者;常規婦科B超和肝、腎功能及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TCT)檢查異常;患者的依從性差,不愿接受隨訪。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針刺組采用滋水涵木針法治療,取舒適體位進針。腎俞、肝俞穴:持0.32 mm×40 mm(30號1.5 寸)毫針(蘇州醫療用品有效公司)45°斜刺朝脊柱方向進針0.5~0.8 寸;太溪穴:直刺0.5~1.5 寸;三陰交:直刺1.0~1.5 寸;陰谷穴:直刺1~1.5 寸;大敦穴:淺刺0.1~0.2 寸。得氣后留針30 min。補瀉手法:陰谷、太溪、三陰交、腎俞、肝俞采用捻轉補法,大敦穴行瀉法。隔天進行針刺治療1 次,周日休息。針刺治療均由同一醫生進行。
激素組只服用替勃龍片(荷蘭歐加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0575,2.5 mg×7 片),每次1 片,每天1 次。兩組療程均為8 周。療程結束后第4周進行隨訪。
Kupperman評分:評價患者治療過程中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該評分量表由13 個條目組成,包括感覺異常、潮熱出汗、易激動、失眠、眩暈、抑郁、骨關節肌肉痛、疲乏、心悸、頭疼、性交痛、皮膚蟻走感、泌尿系統癥狀。每個條目分為4 個等級,即影響生活、癥狀持續、偶有癥狀、無癥狀,分別記作3 分、2 分、1 分、0 分。分值越高,病情越嚴重。血清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停經患者任意時間測量空腹血,有月經患者在月經期間第2天至第5天取清晨空腹血測量。
臨床療效:療效指數=(治療前Kupperman評分-療程結束Kupperman評分)/治療前Kupperman評分×100%。治愈:療效指數≥90%;顯效:療效指數為70%~<90%;有效:療效指數為30%~<70%;無效:療效指數<3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不良反應監測。

治療4 周、8 周后及療程結束第4周,兩組Kupperman評分比治療前均有所下降,針刺組下降得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療程結束后第4周與治療8周比較,針刺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激素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Kupperman評分比較 單位: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E2,LH和FS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針刺組E2顯著高于激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FSH和L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針刺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8.89%,激素組為91.1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后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單位:例(%)
激素組消化道不適4 例(8.89%),乳房脹痛3 例(6.67%),頭疼2 例(4.44%),陰道少量出血2 例(4.44%),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44%(11/45)。針刺組乏力1 例(2.22%),輕度皮下瘀血1 例(2.22%),難以忍受的疼痛1 例(2.22%),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3/4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14,P=0.020)。
MPS又稱為更年期綜合征,早期表現為焦慮、盜汗、潮熱、月經紊亂等,后期絕經時間延長,逐漸出現骨質疏松、冠心病、泌尿生殖綜合征、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等一系列病癥[2]。西醫的激素替代療法可直接補充患者缺乏的激素,但沒有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一旦停藥極易復發,沒有從根源上解決患者激素分泌水平下降的問題,而且該方法有嚴格的應用原則、適應證及禁忌證,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
MPS病因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以肝腎陰虛較常見,中醫稱為經斷前后諸癥或絕經前后諸癥。肝屬木,腎屬水,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精血相生,陰血偏虛,肝失所養,血少則肝無所藏,血不能化精,而肝腎之陰俱虛也[3]。滋水涵木出自《醫宗必讀·乙癸同源》,根據“乙癸同源、肝腎同治”理論,五行相生相克規律,其為滋養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和MPS肝腎陰虛癥狀相符。滋水涵木中“滋”即滋補、滋養,“水”對應腎臟,此處為腎中真陰,滋水即為滋養腎陰,“涵”即浸漬,“木”對應肝臟,涵木即為抑制因肝陰虛導致肝陽偏亢的狀態,可用于治療女子月經不調、頭目眩暈、兩顴潮紅、五心煩熱、耳鳴、脈細數等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周、8周后,針刺組和激素組的Kupperman評分相比于治療前均有顯著下降,但療程結束后第4 周,針剌組Kupperman評分相較于治療8周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激素組幾乎沒有變化(P>0.05),說明滋水涵木療法對于患者具有更理想的遠期療效。針刺組治療過程中患者會出現對針灸難以忍受的疼痛、暈針,針刺后出現淤血、腫脹等;激素組會出現消化道反應、少量出血、乳房脹痛等,均及時處理。本研究中,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針刺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激素組,說明滋水涵木療法不僅不良反應少,療效也較明顯。滋水涵木療法可改善患者體內雌激素E2水平及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的臨床癥狀,這可能與其改善大腦皮層活動、提高下丘腦-內啡肽活性有關[4]。滋水涵木療法還可提高體內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單胺類物質質量,發揮調節女性情緒障礙和精神癥狀的作用,因此針灸組Kupperman評分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