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土資源是地區精神文化的重要承載物,教師將本土資源融入幼兒園教育中,可培養幼兒的鄉土情懷,增強幼兒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同時還能讓幼兒從小接受地區精神文化的熏陶,為培養幼兒的文化品格提供養分。為了充分發揮本土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價值,教師可用本土資源來進行環境創設,營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學習豐富的本土文化知識。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創設;本土資源;文化教育
作者簡介:韋蔚(1977—),女,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直屬機關幼兒園。
教師一般可通過環境創設的方式來使幼兒在與環境接觸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周圍的事物,獲得深刻獨特的感受,理解身邊的各種現象。本土資源是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充分考慮如何開發利用本土資源為幼兒創設教育環境,增強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成效。
一、關于本土資源的概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與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因此,將本土資源與環境創設相融合,是幼兒園當前比較重要的一個教學舉措,能讓幼兒對本土資源承載的精神文化內涵進行深刻的理解與運用,同時可以讓幼兒產生一定的鄉土情懷[1]。
以筆者所在的幼兒園為例,本園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州市是一座以工業發展為主的城市,既有“山清水秀地干凈”的美譽,又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還是西江經濟帶龍頭城市。柳州市還有多個民族相聚而居,形成了豐富的本土文化,民族風情獨具特色。筆者積極開發柳州的本土資源,將其融入環境創設的過程中,讓幼兒感受本地的獨特文化情懷,學會利用本土資源來對周圍世界進行有效的認知與理解,在親切的本土文化環境中學習。
二、本土資源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運用價值
(一)讓幼兒園教育回歸生活
將本土資源與幼兒園環境創設相融合,是幼兒園開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教育活動的有益嘗試,能夠讓幼兒園教育回歸本土生活,凸顯本土教育特色,讓教育氛圍與鄉土地氣相連接,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熏陶幼兒的情操。而且讓幼兒園教育回歸生活本身就是課程改革提出的一項重要要求,將本土資源融入幼兒園教育,是教師落實生活化教育的一個重要表現。從環境創設的角度來看,教師利用本土資源進行環境創設,能夠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認知,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理解與掌握。
(二)讓環境創設資源更加豐富
人可以創造環境,同時環境也可以讓人獲得創造性的發展。為了讓幼兒獲得健康發展,教師愈發注重利用環境創設的方式來優化幼兒園教育工作。幼兒園教師一般會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來創設適合幼兒學習、能夠促進幼兒個體發展的教育環境。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本土資源,當地幼兒園可根據教育需要合理開發本土資源,將其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
中[2]。從這個角度來看,本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教育資源,有利于教師提升環境創設環節的教育成效。
(三)能夠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如何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園教師面臨的重要教學問題。環境創設是教師利用環境資源來刺激幼兒感知能力、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而教師借助本土資源來進行環境創設,能夠讓教育內容更加生動靈活,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讓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對環境資源的接受能力也會更高。
三、本土資源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有效運用
策略
(一)利用本土資源,進行班級環境創設
班級環境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班級環境創設是幼兒園重要的工作。在班級環境創設時,教師可以考慮這幾個要點:第一,要確保班級氛圍寬松、和諧;第二,要兼顧物質環境、精神環境的創設;第三,要凸顯幼兒在班級環境創設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主動參與到環境創設活動中;第四,要根據幼兒的成長需要或者興趣愛好,搜集環境創設教育資源[3]。
有些教師對班級環境創設的重視度并不高,創設的班級環境比較簡單,形式單一,這樣整體效果就不理想。因此教師需要在班級環境創設方面加大力度,注重將本土資源融入班級環境創設中,營造班級濃郁的本土文化氣息,為幼兒創建更加和諧、健康的成長環境。以筆者所在的幼兒園為例,教師可開發“柳州兩面針品牌文化”的本土資源,將其融入班級環境創設中。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秉持“傳承、健康、時尚”的品牌理念,開創中藥牙膏之先河,所研發的兩面針牙膏成為家喻戶曉的中藥牙膏品牌。教師可發揮柳州兩面針的品牌力量,開展獨具一格的班級環境創設。
比如在班級室外環境創設方面,教師可根據兩面針牙膏的產品成分,選購中草藥盆栽(如延胡索、生地黃、桑葉、積雪草、銀丹草等),將它們擺設在教室外的走廊、窗臺等,從而營造濃郁的中草藥文化氛圍。幼兒路過教室就可以了解到兩面針牙膏中的中草藥成分,包括中草藥的名稱、生長特點、藥用價值等,初步體會兩面針品牌文化的魅力,進而了解中華傳統中藥草文化。在班級室內環境創設方面,教師可讓幼兒在文化墻上描繪兩面針牙膏的標識,或者描繪有各種牙齒問題的動漫人物形象,這樣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直觀地看到不愛護牙齒、牙齦帶來的后果,如會出現上火、出血、紅腫引起的牙痛問題,或者會出現牙垢、齲齒、口臭等問題。然后,幼兒還可以在畫面旁寫出兩面針牙膏在預防這些牙痛問題方面所起的功效,如疏散齒熱、清除牙火、活血清毒、清潔牙垢、預防齲齒、清新口氣等。
在這一班級環境中,教師可開展“愛護牙齒健康”的班級活動,與幼兒一起互動,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遇到了哪些牙齒健康問題,或者害怕遇到哪些牙齒健康問題,談談平時是如何刷牙的、是否有穩定的刷牙習慣、使用哪個品牌的牙膏等。基于此,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兩面針牙膏的用處,讓幼兒演示正確的刷牙動作。在這個班級活動中,幼兒可以學習保護牙齒健康的相關知識,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二)依托本土資源,開展戶外活動區域環境
創設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室內,進入戶外自然環境,在這一環境氛圍下參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為了提高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參與度,提高幼兒的探索積極性,教師需要加強戶外活動區域環境創設。教師可依托本土資源進行環境創設,優化戶外活動的區域環境,讓幼兒的身心更加舒暢,從而自主參與戶外游
戲[4]。
以筆者所在的幼兒園為例,教師圍繞“家鄉美食—柳州螺螄粉”這個主題開展戶外區域活動。在環境創設時,教師先劃分四個區域,包括材料區、手工區、烹飪區和美食區。教師在這幾個區域投放各種游戲材料,比如在材料區投放螺螄、米粉、酸筍、生菜、炸花生米、蘿卜干、黑木耳、蔥花等;在手工區投放干花、枯枝、塑料紙、顏料、彩帶等;在烹飪區投放廚具、若干只碗、水等;在美食區投放桌子、椅子、一次性筷子等。投放材料后,教師就可以依次開展一些戶外活動。
比如,教師在手工區設置掛圖,展示紫荊花的圖樣,讓幼兒根據這個圖樣,利用已有的游戲材料來制作紫荊花干花,之后將紫荊花干花裝飾到美食區的長桌上,營造出“花·粉相約”的文化氛圍,在無聲之中傳遞柳州紫荊花、螺螄粉的文化。幼兒可以選擇制作一朵朵零散的紫荊花干花,將它們裝飾到合適的位置,設計一條“最美紫荊花”的賞花路線,讓美食區域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幼兒也可制作紫荊花的花束,用彩帶點綴花束,將花束放在長桌的中央,達到吸睛的效果。在材料區,教師將螺螄投放到人工挖的小水塘中,讓一部分幼兒打撈螺螄,另一部分幼兒扮演小攤的攤主“售賣”螺螄。還有的幼兒拿著螺螄粉的材料名單,扮演“采購員”,從一個個小攤上采購自己需要的米粉、酸筍等材料。材料準備結束后,幼兒來到烹飪區,制作美味的螺螄粉。教師可參與進來,充當一名“螺螄粉大廚”,幼兒可以扮演一個個小幫廚,為“大廚”準備各種螺螄粉的制作材料。教師可在這個過程中與幼兒進行互動,向幼兒講述柳州螺螄粉的制作步驟,并且向幼兒傳遞柳州螺螄粉的美食文化。在螺螄粉烹飪完成后,教師設計一個“小小服務員”的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扮演服務員,在“顧客”點單之后,將螺螄粉端到美食區。此時長桌上擺放著一個個號碼牌,幼兒需要將自己手中的螺螄粉端到規定號碼牌的位置上。在這個游戲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入座,感受“柳州螺螄粉萬人宴”的獨特美食文化氛圍,將家鄉的味道記在心中,培養幼兒的鄉土情懷。
(三)運用本土資源,開展功能區域的環境創設
幼兒園一般設置有不少功能區,如語言區、益智區、表演區、美工區、建構區等。教師可根據教育需要,選擇合適的功能區來開展區域游戲活動,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考慮開發本土資源,加強環境創設,發揮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作用,讓幼兒主動參與到功能區域活動中。巧妙利用本土資源來進行環境創設,凸顯功能區域環境的文化特色,能讓幼兒對功能區域活動產生興趣[5]。
例如,教師在“有趣的汽車”這一主題的引領下,選擇益智區、美工區、建構區來開展不同形式的區域游戲活動。在益智區,教師設計猜謎語的游戲活動,引入“柳州特色產業—五菱汽車”的本土資源,向幼兒投放柳州五菱汽車的圖片這一游戲材料,然后根據柳州五菱汽車的外形特征、用途等信息來設計謎語,讓幼兒根據已知的信息來猜出謎底,初步了解柳州五菱汽車文化。在美工區,教師也可向幼兒投放柳州五菱汽車的圖片這一游戲材料,并且投放顏料筆、圖紙等美工材料,創設美術主題的活動環境,開展繪制柳州五菱汽車外形圖、結構圖的美術游戲活動。在建構區,教師可向幼兒投放柳州五菱汽車模型的各種配件。柳州五菱汽車有不同的產品,包括貨柜車、大篷車、旅游觀光車、自卸車、垃圾車、保溫車、冷藏車等。幼兒可先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類型,然后選擇相應的建構材料,自主建構柳州五菱汽車模型。幼兒在搭建汽車模型之后,可向其他幼兒展示自己搭建的作品。這一功能區域活動既能開闊幼兒的眼界,讓他們更多地了解柳州本土文化,同時還能讓幼兒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創造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環境創設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注重探索不同的環境創設方式,能夠增強環境創設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將本土資源與幼兒園環境創設相結合,不僅能夠凸顯幼兒園教育環境的文化特色,還能豐富幼兒園教育資源,有利于促進幼兒多方面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教師應重視本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通過多樣化的環境創設方式來增強幼兒的學習效果,實現幼兒園活動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蘇志美.利用本土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的原則與實施途徑:以華安縣幼兒園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06):141-142.
[2]韋潔.利用本土資源進行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與改造[J].中華傳奇,2020(03):76-77.
[3]王春鳳.開發本土特色幼兒園課程資源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6):485.
[4]鄭國芬.“活”用本土資源打造幼兒園環境[J].魅力中國,2020(11):127-128.
[5]肖輝.挖掘鄉土資源,創設農村幼兒園特色區域活動[J].人文之友,2020(2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