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雙平
(廣州市恒合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627)
房屋建筑工程是關乎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之一,隨著行業內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與升級,衛生間與地下室作為房屋建筑工程內部必不可少功能區域,其施工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整體房屋施工工程的水平。給排水管道是保證人們生產生活用水供應與循環的重要渠道,衛生間區域內的給排水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便利,地下室區域的給排水能制造干燥區域以保障區域空間功能的有效發揮。但由于衛生間與地下室的環境與功能限制,給排水管道在以上兩處多發滲漏事故,目前亟須總結相關經驗,為后續的施工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內容和提出的策略對改善房屋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具有理論性意義,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具有現實意義。
給排水管道建材的質量管理是房屋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劣質建材的使用將會直接導致給排水管道滲漏事故的概率增長。現階段地下室與衛生間區域內常用的排水管道材料有材質較輕的工程級塑料管、強度較高的鋼結構電鍍管材以及技術含量較高的PVC管鋁塑復合管等,不同材料在市面上的價格有很大差別,其防滲透性能差距也很大[1]。受限于房屋建筑設計與成本管理,不同房屋工程中的地下室及衛生間區域的防水基礎與用水環境也存在差異,工程技術人員在區域給排水管道施工開展中,若缺乏對建筑圖紙以及管道建材的了解,在不同建筑中采取千篇一律的防水工程,會導致管材性能與區域環境的對接困難,進而引起連鎖性滲漏問題。故在地下室、衛生間的給排水建材采購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當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根據實際環境要求因地制宜地選擇同一批次的管道建材及粘合試劑。
給排水管道施工作為房屋建設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具有全局性、綜合性與系統性的特點,隨著我國現階段高層房屋建筑工程的數量增加,在房屋建設施工中對給排水管道施工的施工質量要求與技術訴求也在不斷提高。給排水管道施工需要按照相應的工序來落實,從而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2]。在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施工工序的混亂或缺失將會極大地影響整體管道施工質量,增加使用過程中給排水管道滲漏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出于美觀性與功能性考慮,衛生間、地下室的給排水管道設計施工中的預留孔洞是整體區域防水工作的核心工序,在整體防水工程環節中起到關鍵的過渡作用。若預留孔洞本身打孔位置偏移設計圖紙,將會造成管道預埋鋪設線路出現偏差,進而影響后續管道有效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若預留孔洞在封堵過程中出現孔隙誤差,將會增加管道建材與外界環境的接觸機會,進而提升管道銹蝕與開裂風險。因此施工人員在實際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設計圖紙要求,找準預留孔洞開孔位置,同時還加強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工序細節控制的力度,在預留孔洞封堵施工前及時清理孔洞周圍雜質灰塵,選用密封性與粘性強度較高的粘合劑進行封堵操作。
根據我國現行建筑行業標準,給排水管道施工既隸屬于建筑施工工程,同時其自身在實際施工工程中也具備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性,相較于通常意義上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給排水管道建設工程專業性與針對性更強[3]。但由于我國現代化給排水管道施工起步較晚,主要施工人員多來自建筑施工或防水施工行業,相關管材專業理論與實踐經驗較少,在實踐過程中難以兼顧給排水管道的實用與審美功能,嚴重影響管材施工質量。同時,在房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與新材料建材不斷問世的背景下,給排水施工管理的行業機制體制形成較為滯后,在市場需要與利益引導的作用下,部分施工單位出現“鉆空子”的現象,在給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豆腐渣工程”層出不窮,受到工程使用環境的影響,以管道滲漏為主要表現的質量問題將優先發生在潮濕、封閉的衛生間與地下室區域內。
地下室與衛生間工程建設環境復雜,且受到不同布局與基礎建材的影響,在防水潛力呈現過程中具有差異性的特征,因此給排水管道施工人員應當根據不同施工環境與項目要求有針對性地遴選匹配管材。鍍鋅鐵管作為地下室給排水管道的傳統常用建材具有耐腐蝕、成本低的優勢,在面積較大的地下空間進行鋪設可以最大化地節約工程預算并通過數量優勢滿足區域排水要求,但在給水系統中其管材內部的鐵金屬與給水水源直接接觸將會帶來的銹蝕污染,在地下室飲用供水系統中需要加裝過濾裝置[4]。新材料塑料管是新時代下科技進步在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中的重要體現,由于其美觀輕盈的特性常用于衛生間給排水管道施工工程中,在布局與墻體基礎較為復雜的區域內有較為靈活的施工表現[5]。同時新型塑料與傳統金屬管材相比氧化穩定性較高,不易在排水管道內發生銹蝕栓塞,保障了衛生間給排水系統的效率,但由于該材料質量較輕,其承壓承重能力相對不足,在地下室或高層衛生間的復雜水壓環境下的抗沖擊能力較弱,易發生滲漏事故。
由于衛生間與地下室給排水管道布局空間較小,在防滲漏施工過程中的功能性要求較高,為了節省空間并實現給排水功能的最大化,必須對區域內管道進行有效的銜接與整合,在此工藝中管道銜接的密閉性與精密性是影響管道滲透事故發生概率的關鍵因素[6]。第一,在給排水管道連接整合過程中需要在連接處營造較為平整的作業面,防止管材的凹凸與毛刺對焊接或熱熔效果造成影響。第二,為了保證管材銜接效果在管材連接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員需要在管材相接的區域內適當涂抹防水油性材料進行加固。第三,針對現階段衛生間常用的鋁塑料復合管材,在銜接過程中應當充分考量塑料新材料與金屬鋁材料的熱膨脹特點,充分考量房屋建筑冬季供暖與日常熱水使用的情況,在實際銜接施工中采用一定程度的過盈配合工藝,預留出高溫對衛生間給排水管道連接處造成的膨脹壓力,起到防滲漏的作用。
地下室與衛生間作為房屋建筑工程建設的施工區域,需要在包括給排水防滲漏施工在內的施工工程中兼具居民的使用要求與審美要求。管道穿墻能夠將給排水系統與居民生活空間進行隔離,為了更好地保護管材以防止滲漏,施工過程中需要強化泥沙土層對管材與墻壁縫隙的填充精度,盡可能小的留下穿墻縫隙,以避免縫隙導致的受力偏差對給排水水管道施壓造成的滲漏事故[7]。同時針對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的衛生間與地下室區域也可以采用管體外加柔性防水材料的方式避免滲水事故的發生。
在對地下室與衛生間區域進行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建筑區域的建筑地形與投入使用后的功能要求選擇合適的施工裝置與建材配件,在嚴格控制管道材料種類選用的科學性的基礎上,還應當考慮到此類建筑區域內的腐蝕性環境與建材使用的高頻率特性,將工程所采用的給排水管道材料比對行業施工標準與建設實際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針對衛生間房屋建筑區域而言,為了保證區域的美觀性與空間利用性,分支給排水管道與總管道的連接處需要利用穿樓板孔洞技術進行隱蔽處理,在處理過程中為了保證管道強度并減少維修壓力,工程質量管理人員應當在管道埋設前充分檢查衛生間孔洞尺寸,為日后養護預留空間的同時也要避免孔洞過大引起異物堵塞的事故。同時考慮到衛生間所要承擔的居民用水功能,在進行給排水管道搭建與鋪設前,管理人員需要對區域內防水工程的施工進行監督,可以采用地面浸沒的方式測量現有防水工藝是否達到區域內給排水管道鋪設的最低限度,優先保證浴區給排水管道防滲漏工程的有效性,進而確保整體房屋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穩定性。
針對房屋建筑地下室區域而言,現階段地下室主要承載倉庫、停車場與地下商城的功能,在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嚴格監督工程進度,根據設計圖紙進行管道安裝,以防地下室本身復雜脆弱的地質結構出現塌方、滲水等災害,在有使用要求的地下商城或地下室住宅區域內,給排水管道需要根據居民生活要求額外增設供熱管道,在此類管道搭設階段必須要進行與常規排水管道不同的套管工藝,在地下室管道施工結束后考慮到地下室環境濕度較大且環境相對閉塞的因素,必須要對排水管道進行全面多次的通水檢測工作,進而使用全局觀點把握管道滲漏或易滲漏位置,在工程建設初期采取相應的改善方案并提出可行性強的風險應對策略。
針對衛生間、地下室中起消防作用的給排水防滲漏技術而言,在房屋建設工程中分配給衛生間與地下室區域的面積較小且穩定性相對較差,因此該區域內的給排水系統除了需要承擔日常生活用水的供應與循環外還需要與整體建筑的消防管道相連,共同組成防火防災的應急系統。因此相較于房屋建筑中常規的給排水管道,處于衛生間與地下室的給排水管道首先需要選用阻燃效果較好的耐腐蝕材料[8]。如采用無縫電鍍技術制作的鍍鋅鋼管,該種類管道建材表面光滑,不易出現塵垢夾渣問題,同時鋅元素金屬鍍層在化學與物理層面上較為穩定,即使在潮濕的環境中也能起到較強的抗氧化與抗腐蝕效果。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房屋建筑的質量訴求日益增加,作為影響居民生活體驗的重要技術,關注給排水管道在衛生間與地下室的建筑施工對人民安居樂業起到重要作用。通過本文研究得知衛生間、地下室給排水管道滲漏主要由施工材料質量控制不力、施工工序控制的局限性以及施工人員技術管理問題三方面因素導致。基于此,本文著重強調了包括針對性選用施工建材、關注管道銜接工藝、關注管道穿墻工藝、地下室與衛生間具體防滲漏工藝在內的四項特殊區域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