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自然博物館用戶的學習需求與響應策略*
——基于情景學習模式的視角和用戶在線評論的實證分析

2023-01-16 00:51:46黃玉蓉龔小倩謝曉鋒
深圳社會科學 2023年1期
關鍵詞:博物館文本情感

黃玉蓉 龔小倩 謝曉鋒

(深圳大學 1.人文學院;2.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院;3.微眾金融科技學院,廣東 深圳 518060)

一、引言

隨著知識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日益凸顯。而自然博物館因其天文地理、動植物、古生物無所不包的藏品屬性更易彰顯教育功能。但當前我國自然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開發(fā)不足,用戶①新博物館學理念和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的博物館功能的全面升級導致“觀眾(audience)”這一概念已不能完全覆蓋博物館業(yè)務,而“用戶(user,使用者)”這一概念可看作“以觀眾為中心”博物館價值導向的理念演進和概念升級。與“觀眾”“受眾”“公眾”“訪客”“游客”等相關概念相比,“用戶”這一概念所表達的主動接受和參與意識更強,比如愿意參與內容生產(chǎn)、提供志愿服務,且能涵蓋的博物館業(yè)務范圍更廣,比如只使用數(shù)字博物館或只參加特定活動而并未參觀。因此本文主要使用“用戶”這一概念,但在涉及與傳統(tǒng)“觀眾研究”和公眾咨詢對接的地方仍沿用“觀眾”“公眾”概念。學習效果有待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活動尚未充分響應用戶的學習需求和動機,未能從用戶知識背景、認知水平和情感體驗角度創(chuàng)設教育情景。有鑒于此,本文將采用“情景學習模式”分析框架,選取境內外代表性自然博物館的公眾咨詢、用戶在線評論數(shù)據(jù)作為研究樣本,采用詞云分析、主題詞分析、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長尾理論分析及情感分析等方法,對我國自然博物館的用戶學習需求、參與動機及情感色彩進行文本挖掘,力求為推進我國自然博物館建構真正滿足觀眾學習需求的非正式學習情景有所啟示。

二、情景學習模式分析框架

“情景學習模式”由美國博物館研究、科學教育領域的領軍人物約翰·福爾克與學者林恩·迪爾金在修正“互動體驗模式”的基礎上提出,是目前博物館學習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框架之一,基本包含了影響博物館學習體驗的全部要素。[1]福爾克與迪爾金于2005年將 “情景學習模式”的要素拓展為12個,即:個人情景維度中的“參觀動機與期待”“先前知識”“先前經(jīng)驗”“興趣”“選擇和控制”;社會情景維度中的“群體內的社會交往”“群體內與群體外的交往”;環(huán)境情景維度中的“先行組織者”“對物理空間的導引”“建筑和大尺度的空間”“展品和學習活動的設計”“后續(xù)的強化和博物館外的經(jīng)驗”。[2]

本文將在該分析框架下,結合對境內外代表性自然博物館的公眾咨詢及用戶在線評論的實證分析,在梳理用戶多元化需求和動機的基礎上剖析其對自然博物館的學習需求和參與動機在個人情景、社會情景和環(huán)境情景三個維度的表現(xiàn),以探索該模型中各影響要素與觀眾需求和情感色彩的聯(lián)系,同時進一步提出如何以用戶為本構建更好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助力博物館教育使命的實現(xiàn)。

三、研究方法和數(shù)據(jù)來源

(一)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中國北京、上海、深圳自然博物館及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作為研究對象樣本,首先是由于北、上、深這三座城市對博物館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投入多,服務水平也相對較高。其中上海、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業(yè)界地位自不待言。而深圳自然博物館雖然尚未開館,但從其前期的巨額投入以及“‘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現(xiàn)代大型綜合性自然博物館”的建設目標來看,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的自然博物館代表。

本文使用Python編程對上述3座自然博物館的用戶評論文本進行詞性標注,抽取文本中的地點詞并進行人工檢查,發(fā)現(xiàn)全球獲得用戶廣泛好評的自然博物館和自然公園分布如圖1所示,包括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40)(注:地點后面的數(shù)字代表頻次,下同)、英國倫敦自然博物館(21)、香港米埔濕地公園(17)、新加坡濱海灣花園(13)和荷蘭微生物博物館(7),其中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好評度最高。因此,本文將之作為境外先進自然博物館代表。另一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紐約、倫敦這五座城市密集的常住人口及游客也為博物館帶來了大量的觀眾,因而能獲取相對豐富的觀眾網(wǎng)絡評論文本。因此,本文基于深圳自然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共6239條評論數(shù)據(jù)進行文本分析①在數(shù)據(jù)獲取渠道方面,深圳自然博物館的文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2020年由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深圳博物館主辦,有方空間協(xié)助發(fā)起的以《深圳自然博物館建設需求公眾調查問卷》為題的線上有獎公眾咨詢。本次調查廣泛征集公眾對深圳自然博物館的需求和建議,共收集有效評論1511條。上海自然博物館和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文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攜程旅行網(wǎng)(www.ctrip.com),共收集關于前者的有效評論2580條,后者1020條。境外兩館的數(shù)據(jù)獲取渠道為通過python爬蟲程序爬取包括攜程旅行網(wǎng)、馬蜂窩、去哪兒網(wǎng)和貓途鷹旅行平臺的中文用戶評論并對信息含量較低的短文本進行人工清洗,最終共收集有效評論1128條,包括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評論598條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評論530條。。

圖1 全球代表性自然博物館和自然公園地圖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本文從文本分析②文本分析,是一種對文本數(shù)據(jù)進行客觀、系統(tǒng)、定量的分析,最終以量化的數(shù)據(jù)結果揭示內容本質,達到深入認知的研究方法。與傳統(tǒng)基于問卷調查的量表分析法相比,文本分析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能更深入地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及其背后的動機。的角度,提出一個基于情景學習模式的自然博物館用戶需求和參與動機分析框架。

首先,運用Python編程對用戶評論文本進行去重、分詞等數(shù)據(jù)預處理,保證數(shù)據(jù)分析的準確性,并初步通過詞云圖分析概覽用戶需求與動機分布。接著,使用Python實現(xiàn)TextRank算法對評論文本進行主題詞抽取和頻次統(tǒng)計。該方法將用戶的評論文本進行量化處理,表示為數(shù)字形式,其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挖掘隱藏在文本內容中的核心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借助COOC軟件繪制自然博物館公眾評論的共現(xiàn)網(wǎng)絡圖,挖掘詞與詞之間在特定意義上的聯(lián)系以及文本深層次的結構關系,從而進一步結合情景學習模式梳理分析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需求與動機。此外,本文還借助Matlab軟件繪制長尾圖進行理論分析,從而有助于識別自然博物館潛在的用戶需求。最后,通過情感分析對主觀性文本的情感色彩進行歸納和推理,辨析公眾評論的情感類型,從而更有效地識別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情感傾向。

本文研究過程與思路如圖2所示。

圖2 研究過程和思路

四、結果分析

(一)詞云分析

本文首先對獲取的用戶評論文本進行詞云分析①詞云是一種對文本進行總結概括的可視化方法,通過提取關鍵詞在二維空間中排布,以友好的方式向人們展示文本的主要內容。,如圖3所示。

圖3 自然博物館用戶評論詞云圖

詞云及后續(xù)系列分析都表明,兒童青少年是當前我國自然博物館的主要用戶群體,這應驗了坊間“不帶孩子,誰去自然博物館?”的參觀習慣和兒童青少年用戶高達9成以上的現(xiàn)狀。[3]通過詞云分析,可以初步發(fā)現(xiàn)用戶對于自然博物館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兒童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參觀體驗、展覽主題和內容等方面。其中涉及博物館科普教育功能的高頻詞有“孩子”“兒童”“科普”“親子”等;涉及參觀體驗的高頻詞有“展廳”“展品”“感覺”“場館”“空間”“環(huán)境”“模型”“科技”等;涉及展覽主題和內容的高頻詞有“動物”“化石”“標本”“特色”“文化”“歷史”“城市”等。由此我們初步發(fā)現(xiàn)用戶對于兒童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展覽內容和主題的豐富以及運用高科技打造的沉浸式展覽環(huán)境的核心需求。

(二)主題詞分析

為進一步探究用戶對于自然博物館的具體關注點,需要進行深入的主題詞分析。本文利用Python編寫程序,使用TextRank算法②TextRank算法是一種文本排序算法,由谷歌的網(wǎng)頁重要性排序算法PageRank改進而來,能夠從一個給定的文本中提取出該文本的關鍵詞組,且能計算出每個單詞節(jié)點的重要性,并將最重要的若干單詞作為主題詞。提取用戶評論文本的主題詞。每條評論的主題詞頻數(shù)在 0~20 之間,5111條公眾評論共得到主題詞29742個,條均8個,通過對主題詞的具體內涵進行分析判斷,剔除沒有內容意義的主題詞,將同義詞進行合并歸類,實現(xiàn)對主題詞的人工清洗,并進行頻次統(tǒng)計,最終得到1000個不重復的主題詞。由于低頻關鍵詞眾多且涵義過于寬泛,故設定閾值為15,即只將頻次大于等于15的關鍵詞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見表1)。經(jīng)過規(guī)范化處理,得到200個評論主題詞,基本涵蓋了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主要關注點。

表1 自然博物館公眾評論主題詞表(局部)

(三)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

在公眾咨詢文本中,大部分詞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個詞語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伴隨著另外一個詞語的出現(xiàn),同時出現(xiàn)的詞語很有可能在語法或語義上相關,詞共現(xiàn)網(wǎng)絡即是基于這種共現(xiàn)關系構成的知識圖譜。[4]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不僅能較為精準地反映某一關鍵詞在整個網(wǎng)絡中的地位與重要性,而且能夠反映出詞與詞之間的聯(lián)系和整體詞語之間的結構關系,有助于深層次地挖掘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需求特征結構。本文利用COOC軟件①COOC是一款用于文獻計量和知識圖譜繪制的軟件。將200個公眾咨詢主題詞轉化成共詞矩陣,并進行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從而鎖定公眾需求的核心主題(見圖4)。由200個節(jié)點組成的主題詞共現(xiàn)網(wǎng)絡中,實際連接數(shù)為8780,即8780對節(jié)點存在共現(xiàn)關系,詞語距中心節(jié)點距離越近,與中心節(jié)點詞語的聯(lián)系就越緊密,而且線條的疏密代表共現(xiàn)頻率的高低,線條越密,表明共現(xiàn)次數(shù)越多。

圖4 主題詞共現(xiàn)網(wǎng)絡圖

本文基于網(wǎng)絡圖、中心度②中心度是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的重要指標,能較為精準地反映某一主題詞在整個網(wǎng)絡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及度值對公眾咨詢主題詞共現(xiàn)網(wǎng)絡進行核心—邊緣維度分析,將共現(xiàn)網(wǎng)絡圖分為核心層—次核心層—邊緣層三層結構。整體看來,三個層次都涉及“以學習為主要目標的參與動機”“展覽的主題和內容”“展覽的形式與環(huán)境”“觀眾身份”等方面的內容,并由這些內容反映出觀眾對于自然博物館的認知、需求和期待。其中第一層是核心層,主要由在共現(xiàn)網(wǎng)絡中處于中心位置以及4類中心度指標值較高的主題詞組成。在“以學習為主要目標的參與動機”方面,包括“學習”“探索”“體驗”“知識”“孩子”等詞匯,反映出用戶對博物館教育的關注;在“展覽的主題和內容”方面,包括“動物”“標本”“化石”“城市”“生活”等詞匯,體現(xiàn)了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展覽主題和內容的基本認知與期待。除了展覽自然科學類知識,展示當?shù)爻鞘形幕厣约百N近生活的內容成為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新期待;在“展覽的形式與環(huán)境”方面,包括“展館”“展品”“開放”“感覺”“電影”“場景”“模型”“空間”“設計”“建筑”“科技”“講座”“講解”等詞匯,說明用戶關注自然博物館對于展覽環(huán)境的整體營造,并強調對科技手段的運用,以提供豐富其多種感官的參與體驗;在“觀眾身份”方面,主要包括“市民”“大眾”等詞匯,結合上文提及的“城市”“生活”“文化”等詞匯,體現(xiàn)出用戶對自然博物館引領生活風尚、提升文化認同的期待。第二層是次核心層,主要由在共現(xiàn)網(wǎng)絡中處于中間位置以及4類中心度指標處于中間水平的主題詞組成,是對核心層的補充。在“用戶參與動機”方面,包括“激發(fā)”“休閑”“娛樂”“打卡”“志愿者”“合作”“創(chuàng)新”等詞匯,反映出用戶對于自然博物館在休閑娛樂方面的需求,以及通過志愿者服務等形式提升參與度等期待;在“展覽的主題和內容”方面包括“人文”“故事”“意義”等詞匯,反映出用戶期待自然博物館能融合自然知識與人文歷史故事以增加自然科學知識的溫度;在“展覽的形式與環(huán)境”方面包括“課程”“學校”“舉辦”“交流”“影片”“宣傳”“游戲”等詞匯,反映出用戶對博物館為提升學習效果而開展的具體業(yè)務的期待和需求;在“觀眾身份”方面,主要包括“家長”“成人”等詞匯,反映出成年人群體對自然博物館在親子育兒功能之外的學習需求。第三層是邊緣層,主要由在共現(xiàn)網(wǎng)絡中的邊緣位置及4類中心度指標值不高的主題詞組成,反映出用戶相對次要的需求,主要涉及的“用戶參與動機”包括“放松”“科研”“學術”“逛逛”等詞匯,說明純粹的放松以及閑逛、比較專業(yè)的學術研究是相對次要的參與動機。

綜上所述,學習需求是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核心需求,他們的參與動機多為學習、探索、親子和育兒,期待博物館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同時舉辦豐富的教育活動,傳播富含科學性的主題和內容。因此,可結合前文所述“情景學習模式”來進一步分析。從本質上看,觀眾身份影響其參與博物館學習時的“社會情景”建構,同時還決定其參與動機,而參與動機反映了觀眾對博物館的價值認知和需求。[5]因此觀眾身份、參與動機、對展覽的內容和主題的興趣又構成了觀眾的“個人情景”。最后觀眾對展覽的形式與環(huán)境方面的期待則反映出影響其博物館學習效果的“環(huán)境情景”要素。在此邏輯基礎上,本文以“情景學習模式”為分析框架,將共現(xiàn)網(wǎng)絡圖中不同層級的詞匯進行梳理,結果見表2。

表2 情景學習模式下共現(xiàn)網(wǎng)絡圖的不同層級詞匯

由表2可知,在個人情景方面,用戶希望自然博物館能多舉辦形式豐富的教育活動,多展示自然科學知識以連接他們已掌握的知識,并在展覽和展品中融入更多人文內涵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進而擴充知識體系。還希望博物館能更多地與當?shù)匚幕c生活緊密結合以達到聯(lián)結用戶情感、引領新生活風尚的目標;在社會情景方面,從本次文本分析結果來看,目前參加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各種團體中,以家庭觀眾為主,主要目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其次學生團體也占有相當?shù)谋壤鄶?shù)用戶提到自然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合作問題。最后用戶還提及注重專業(yè)人員講解、以志愿者身份深度參與博物館工作等互動形式;在環(huán)境情景方面,用戶主要對博物館的物理環(huán)境包括建筑外觀以及內部展陳設計提出了建議和需求,其次是表達對沉浸式、互動性的展陳形式的期待。

(四)長尾理論分析

一段時期以來,人們只關注銷量前20%的產(chǎn)品,并將其界定為主流,而美國思想家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長尾理論認為剩下的80%的產(chǎn)品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該理論也適用于本文,通過分析低頻主題長尾詞可進一步識別公眾對于自然博物館的評價和需求。使用Matlab軟件對公眾評論中頻次前500位主題詞的序號和頻數(shù)作為變量進行曲線擬合(見圖5),結果表明,公眾評論詞頻分布與冪函數(shù)曲線的擬合度達到0.983,說明國內自然博物館公眾評論的高頻主題詞均符合冪指數(shù)分布。根據(jù)長尾理論可推斷出,公眾評論的詞頻分布呈明顯的“長尾”分布特征,即排序在后的低頻詞匯,也可反映公眾對于自然博物館的需求。本研究發(fā)現(xiàn),排序靠后、出現(xiàn)頻次較低的長尾詞恰恰反映了公眾對自然博物館的獨特需求,博物館可以據(jù)此組織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活動。比如在表2中邊緣層詞匯中就出現(xiàn)了如下長尾特征詞:“工作日”“老師”“團隊”“氛圍”“網(wǎng)絡”。說明工作日夜間開放、學習老師參與、各類團隊間的合作以及沉浸式展覽氛圍營造、線上數(shù)字博物館等都將成為未來自然博物館運營的創(chuàng)新點源泉。

圖5 用戶評論主題詞長尾分布圖

(五)情感分析

在前文分析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情感分析①文本情感分析是對帶有情感色彩的主觀性文本進行分析、處理、歸納和推理的過程。可以系統(tǒng)、全面和有效地把握用戶對于自然博物館的主觀評價及情感。在公共設施服務領域,形容詞以及部分動詞、名詞更容易表達情感。為此,根據(jù)公眾評論文本,以形容詞以及部分動詞、名詞為整理對象,借鑒知網(wǎng)發(fā)布的“情感分析用詞語集”,對情感詞屬性進行界定并剔除與情感傾向無關的詞語,最終形成了自然博物館用戶評論的情感詞(見表3)。

表3 自然博物館用戶評論情感詞

由表3可見,用戶整體對自然博物館呈現(xiàn)出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中性情感詞以及消極情感詞的頻次都相對較低。在積極情感詞中,高頻詞主要包括“不錯”“豐富”“有趣”“好玩”等形容詞以及“推薦”等動詞。追溯涉及這些情感詞的網(wǎng)絡文本,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不錯”“有趣”“好玩”體現(xiàn)出用戶對自然博物館提供的參觀體驗的總體性評價,“豐富”涉及用戶對博物館展品、內容、設施等的評價和期待。而“推薦”一方面是用戶對自然博物館所提供的參觀體驗的總體性積極評價,另一方面則多與親子游、孩子等詞同時出現(xiàn),體現(xiàn)出用戶對自然博物館在親子活動、兒童青少年教育方面的需求;在中性情感詞中,主要包括“一般”“良好”等形容詞,其中“一般”詞頻較高。追溯涉及這些情感詞的評論文本,發(fā)現(xiàn)部分用戶對自然博物館的視聽展示、講解服務、樂園、劇場布置等展覽形式方面的體驗一般,服務有待提升;在消極情感詞中,主要包括“遺憾”“枯燥”“不足”等形容詞以及“害怕”“導致”等動詞,追溯涉及這些情感詞的網(wǎng)絡文本,相對高頻的“遺憾”主要是用戶對“未能趕上講解服務”“未能預約上電影”“未能逛完整個場館”等方面的遺憾之情,此類用戶反饋表明我國自然博物館在講解服務、視聽展示、導覽方面的服務水準有待提升。

五、核心發(fā)現(xiàn)與響應策略

(一)核心發(fā)現(xiàn)

本文在“情景學習模式”分析框架下,基于境內外代表性自然博物館的公眾咨詢及用戶在線評論數(shù)據(jù),采用詞云分析、主題詞分析、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長尾理論分析和情感分析等方法對自然博物館的用戶學習需求和動機進行可視化呈現(xiàn)和實證分析。整體而言,用戶評論中的核心詞匯反映出用戶的核心需求和參與動機。在個人情景維度,主要表現(xiàn)為對自然科學知識、自然人文故事、當?shù)匚幕c生活等展覽主題的期待;在社會情景維度,主要表現(xiàn)為對少兒教育、成年人學習、研究、休閑、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深度參與和互動訴求;在環(huán)境情景維度,主要表現(xiàn)為對博物館物理環(huán)境的獨特性和展陳形式沉浸性的需求。而通過長尾理論分析和情感分析進一步發(fā)現(xiàn),用戶評論中的邊緣層詞匯以及相對低頻的中性和消極情感詞,是今后自然博物館運營的創(chuàng)新方向。例如邊緣層詞匯中出現(xiàn)長尾特征詞“工作日”“老師”“團隊”“氛圍”“網(wǎng)絡”等詞,說明工作日夜間開放、專業(yè)老師參與、各類團隊間合作、沉浸式展覽氛圍營造及線上數(shù)字博物館等都將成為未來自然博物館改進運營的主要方向。而“一般”“良好”“遺憾”等中性情感詞和消極情感詞則體現(xiàn)出用戶對國內自然博物館的視聽展示、講解服務、導覽服務、樂園、劇場布置等方面的體驗還有待提升。

(二)響應策略

因應前文通過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的自然博物館用戶學習需求和參與動機,本文以情景學習模式為分析框架,提出如下響應策略,力求提供可能提升用戶學習效果的博物館教育活動設計規(guī)劃思路。

1.個人情景構建:加強闡釋,連接情感

博物館學習是個性化的學習,“個人情景”對用戶的博物館體驗影響最大,個體知識背景、過往經(jīng)驗、參與動機、興趣愛好等要素不僅決定用戶的學習效果,更決定其是否會選擇進入以及如何使用博物館學習場景。在個人情景構建方面,自然博物館可從加強闡釋和連接情感兩方面入手,加強對藏品意義的闡釋和建構,其中轉變闡釋角度、增加闡釋趣味、拓展闡釋深度等策略已被業(yè)界證明行之有效。

第一,轉變闡釋角度。博物館學習活動的組織需從用戶視角出發(fā),打破傳統(tǒng)的填鴨式、宣導式傳授方式,轉變知識闡釋的角度,不再以館員或專家的身份闡釋藏品,而是根據(jù)用戶的學習需求、年齡特征和知識背景等要素以合適方式進行闡釋。實踐表明,用戶在經(jīng)由相關背景素材獲得一定的知識刺激后再參加博物館的活動能有效地鏈接舊知識,并在真實場景的體驗中獲得知識的鞏固和升華。圍繞藏品進行視頻制作、傳播,同樣可以激發(fā)潛在用戶興趣并提升其認知起點。此舉可借鑒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做法,將頂級藏品背后的精彩故事拍攝成全新系列片“博物館生活(Museum Life)”,這6集系列片在BBC第二頻道播出后,得到觀眾較高的關注度。[6]本文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也證明觀看《博物館奇妙夜》電影后再參觀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學習效果更好。

第二,增加闡釋趣味。熱愛故事、游戲、戲劇是人類尤其是兒童的天性,幽默風趣是戲劇性的風格呈現(xiàn)。鑒于目前我國自然博物館的用戶大部分是孩子和帶孩子的家庭,博物館展陳尤其應重視闡釋的趣味性??雌饋砜菰锏闹R經(jīng)由生動有趣的闡釋可以有效助力用戶掌握知識。比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在“絲綢之路的秘密”展中對“什么是木乃伊”這一問題作出了“葡萄干是你可以吃的木乃伊”之類的幽默闡釋,讓人印象十分深刻。[7](P73)

第三,拓展闡釋深度。任何博物館的藏品都是有限的,但對藏品內涵的開掘卻是無限的。博物館應充分挖掘藏品的科學與人文內涵以激發(fā)用戶的學習興趣進而擴充他們的知識體系。建立生活科學體系,選擇與用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內容能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例如都柏林科學畫廊就以塑料為主題內容來設計展覽,在展覽中探索該材料與人類生活的復雜關系,每位觀眾都可以結合自身體驗來深度思考。[8](P16-19)在深圳自然博物館的公眾咨詢中,許多觀眾也表達了希望通過博物館深度了解新冠病毒、反思人類與自然關系的訴求。

第四,喚起情感共鳴。博物館內的學習活動大多源于用戶自我激勵、自我滿足的情感體驗追求,喚起用戶情感共鳴能幫助他們強化記憶,有效掌握知識。因此,博物館可以從用戶自身認知及情感視角出發(fā),策劃反映當?shù)匚幕c生活的展覽和活動,從而達到連接用戶情感、引領生活風尚的目標。此舉可借鑒上海自然博物館展覽當?shù)刈匀伙L貌的方式——上海崇明島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qū)的濕地守護故事,向觀眾展現(xiàn)了鮮為人知的多向度的上海,體現(xiàn)“海納百川”的海派特色,從而增強了用戶尤其是本地用戶與展覽的情感聯(lián)系以及對于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認同;在與當?shù)厣罱Y合方面,要使參觀博物館真正成為大眾生活方式,首先應適當延長博物館開放時間,針對白天無暇到訪的群體在夜間保持部分場館開放。博物館夜間開放模式是從1997年柏林舉辦的第一個“博物館之夜”開始的。發(fā)展至今,歐洲已有30多個國家、2000多座博物館提供類似“博物館之夜”的活動,并且夜間開放也逐漸成為一種博物館常態(tài)化服務活動。例如盧浮宮每周三、五延時至21:45,大英博物館每周四、五延時至20:30。[9]在國內,“博物館之夜”這類活動也伴隨著夜經(jīng)濟的興起而開始逐漸成為諸多博物館的新運營模式,但除了“博物館奇妙夜”這樣的特別節(jié)慶活動,夜間開放并沒有成為國內博物館的常態(tài)化服務。而前述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公眾對夜間開放的期待和需求還是很高的。

在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大園小鎮(zhèn)的模式更偏向于以小鎮(zhèn)拉動大園,園區(qū)以圈層布局,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的融合聯(lián)動。以柑橘小鎮(zhèn)為中心、以客家文化為特色,結合柑橘文化、三鄉(xiāng)文化等元素,打造特色農家樂,從而帶動整個園區(qū),為園區(qū)農旅結合發(fā)展提供原動力。

2.社會情景構建:第二課堂與“第三空間”

博物館的學習是社會學習,既是個人的選擇,也是群體的成長。博物館應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構建學習社區(qū),激發(fā)用戶與用戶之間的朋輩激勵、用戶與館員之間的信息互哺,加強博物館與社區(qū)、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合作共建,共同開發(fā)針對不同年齡段用戶的課程,讓自然博物館成為少兒喜聞樂見的“第二課堂”。

第一,開展“第二課堂”。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隨著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凸顯以及國家和第三方組織的介入,館校結合模式日益成熟。早在1995年,美國的科技館、博物館便響應國家頒布的科學教育標準,開始與學校進行教育合作。[9]我國在2020年10月由教育部、國家文物局發(fā)布的《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將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以進一步促進館校合作機制。[10]在館校結合的組織形式中,實踐性、拓展性的“第二課堂”的開發(fā),能夠實現(xiàn)博物館與學校的深層次對接。例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課外項目(ASP)為紐約市的中小學生提供人類學、天體物理學、遺傳、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課程,貫穿整個學年,每系列6周,每周1—2節(jié)課。[11]對于學生團體,博物館可通過館校合作開發(fā)博物館課程與拓展活動、為學生提供平臺鼓勵并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工作人員、科研人員之間的互動,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其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例如美國塔珀湖野生動物中心作為一個小規(guī)模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其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阿迪朗達克青年氣候峰會讓其成為全國焦點,每次峰會都吸引了大中專院校的師生一起探討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12](P20-22)

第二,創(chuàng)建“第三空間”?!暗谌臻g”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登伯格提出,指在居住空間(第一空間)和職場(第二空間)以外的、不受功利關系限制的、功能以休閑為主的公共空間。[13]美國博物館學家伊萊恩·休曼·古里安將這一理念引入博物館領域,主張將博物館打造成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多功能空間。[12](P11-12)

本研究通過對境外代表性自然博物館的用戶評論進行主題詞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發(fā)現(xiàn),“觀眾身份”除了包括“家長”“家庭”,也包括“大人”“朋友”等詞匯,在“觀眾參與動機”方面包括“欣賞”“學習”“意義”“興趣”等詞匯,還包括“好玩”“拍照”“生活”等詞匯,可見關于博物館,用戶除了重視對少兒的教育之外,還重視成年人學習、社交與娛樂的需求。他們在自然博物館中追求一種具有教育意義和文化內涵的高雅參觀體驗,并期待參觀博物館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盡管當前我國的自然博物館用戶多為少兒,但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全面推進,參照先進國家經(jīng)驗和規(guī)律,可以預測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其他年齡段用戶走進博物館,我們必須提前做好預案。事實上當前也已有不少中老年觀眾反映自然博物館的“低齡化傾向”問題。建設自然博物館的“第三空間”,應該致力于將之建設成學習中心、休閑中心、社交中心、文化中心和療愈中心。具體作法可包括將休閑、餐飲等空間設在館外,建成人人可及、時時可及的“城市客廳”,即使在博物館非開放時間也能方便周邊居民和訪客使用;不同的展陳分層分區(qū)清晰,動態(tài)和靜態(tài)展示的區(qū)域分開,少兒、中青年、老年用戶的參觀動線互不干擾。延長內部咖啡館等休閑空間的開放時間、將本館文化藝術特色融入到場館的裝潢、紀念品乃至休閑食品的開發(fā)和供給之中。

除了實體空間的營造,我們還應因應數(shù)字時代的用戶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習慣,積極建設虛擬社區(qū),通過微信、微博、QQ、豆瓣等社交平臺建立博物館學習社區(qū),交流學習心得,分享展覽背景知識,征集活動方案,組織線下活動等。例如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上開通了“隨手拍”和“專家來了”板塊,其中“隨手拍”欄目中觀眾可以通過拍照上傳、提問或評論等方式,實現(xiàn)觀眾與觀眾之間、觀眾與工作人員之間的互動?!皩<襾砹恕卑鍓K則是普通觀眾與專業(yè)人員進行交流的平臺。[14]

在社會情景構建方面,自然博物館對學生、家庭、社區(qū)及其他群體都應予以相應的重視,提供的教育不僅應面向學生,還應考慮其他群體訴求。當前,社區(qū)游學已成為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實現(xiàn)的重心。例如由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聯(lián)合鎮(zhèn)社區(qū)教育中心聯(lián)合打造的“生命奧秘游學”項目,經(jīng)過多種辦學主體共同協(xié)作,成功對接到各個平臺,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游學項目人群不僅包括社區(qū)組織的兒童、老人等社區(qū)居民團體,還包括社區(qū)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學生團體以及企事業(yè)單位員工,[15]讓更多人在游中學、學而思,享受學習和思考的愉悅。

對于成年人、老年人等群體,博物館提供的教育活動應該凸顯休閑性、社交性,可以多開發(fā)使成年用戶感覺親切友好的“生活科學”主題活動,以滿足其學習、休閑和社交需求。例如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步行:漫步大自然”活動,鼓勵用戶參與各類大自然漫步活動,如在中央公園內觀察鳥類遷徙。另外,博物館還可為有共同愛好的用戶提供平臺,如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市民科學”項目,就邀請有共同愛好的市民一起參與博物館科學研究數(shù)據(jù)收集工作。這些市民通過觀察野生動物、收集樣品或者轉錄文獻資料等方式,為博物館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數(shù)據(jù),目前已有數(shù)千人參加該活動。在滿足觀眾深度參與的學習需求的同時,還實現(xiàn)了有共同愛好的用戶之間的情感聯(lián)結,共同推動博物館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6]

3.環(huán)境情景構建:個性化環(huán)境與沉浸式展覽

博物館的學習是環(huán)境學習,應通過營造優(yōu)良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激發(fā)用戶學習需求,加強其對特定知識的感受、理解和運用。在活動組織形式上可以向與自然博物館共享用戶群體的科技館、兒童博物館、水族館甚至動物園、植物園學習,這些機構在營造學習環(huán)境方面起步更早、經(jīng)驗更豐富。

第一,個性化環(huán)境構建。博物館在規(guī)劃階段就應找準定位,因地制宜,構建個性化環(huán)境。參訪一座個性鮮明、環(huán)境獨特的博物館獲得的體驗令人永生難忘,無數(shù)博物館都在致力于獨特性的打造。深圳自然博物館的公眾咨詢反饋也表明,用戶需要一座充分挖掘深圳獨有的自然地貌、人文資源、與其他公共文化場館互補的“自然主題教育的引領者”。首先,博物館建筑是最基本的環(huán)境,在規(guī)劃之初就應考慮建筑本身如何體現(xiàn)“自然”、展示“自然”,使參觀者在“自然”之中開啟對自然的認知。位于美國舊金山金門公園內的加州科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金認證綠色建筑,其最吸引人的設施在于蓋在屋頂上的長滿綠草繁花的“綠毯”。屋頂種有當?shù)氐囊盎ā⑹卟撕退?,吸引了不少昆蟲和鳥類,減弱了建筑人工痕跡,建筑本身就成為自然的一部分。而走進科學院,其建筑內部和周圍幕墻廣泛使用的超透明低鐵玻璃使得室內視覺效果非常通透,充足的自然光線使得用戶宛若身處真實的自然環(huán)境。[16]

展館外形和Logo的獨特性往往能給用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鸚鵡螺外形,其螺旋結構靈動活潑,而其在海洋中歷經(jīng)數(shù)億年的演進所承載的意義又賦予其厚重的歷史感。[17]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觀、獨特外,自然博物館還應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空間優(yōu)勢,室外可與周邊公園、露天庭院等結合,利用公園的自然環(huán)境,設置室外與室內展覽活動的聯(lián)動,例如在深圳自然博物館的公眾咨詢中,觀眾所提到的露營體驗、野外生存知識和技能等都是博物館與戶外公園的接駁點。博物館還可與露天庭院結合,如美國麥德遜兒童博物館頂樓設一個露天空間,有升國旗的地方,有小瀑布、小池塘,植有各色各樣的蔬菜,籠子里養(yǎng)著雞和鴿子,可以讓孩子們在一開口處喂養(yǎng)。[18]這種自然的環(huán)境為兒童創(chuàng)造了理想的學習空間。

在自然博物館的空間設計上,可以嘗試開放或半開放的形式,將場館建設在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盡量減少人類干預;多用覆土建筑,展陳中真實地還原大自然的地貌特征以及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令觀眾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體驗感。還應堅持“做中學”“玩中學”的教育理念,多設計參與式、互動式展覽,策劃開放性、互動性、社交性、趣味性強的學習活動。

第二,沉浸式展覽設計。沉浸式體驗通過高新技術的運用帶來全景式的多感官交互體驗,因其拓展了人們的感覺邊界和視聽體驗而深受歡迎。這一形式在自然博物館場景的廣泛運用不僅能帶領人們更好地探索和體驗自然的奧秘,增長自然知識,而且有助于促進人類思考人與自然的本質。除了常規(guī)展示外,還可利用VR、AR、MR、AI等技術進行輔助展示,提高用戶對自然的體驗感,為其提供更為沉浸、震撼的展覽形式和展館氛圍。還要打破博物館只能觀看不能觸摸、只能眼動不能手動的舊規(guī)則,設置一些Touch Me、Please Touch專區(qū)供用戶體驗、聆聽,通過既上手又上心的深度體驗充分感受博物館展示的內容,不少水族館已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又如2004年瑞典互動研究所發(fā)明了一種獨特的裝置來探索阿沃斯塔這座老工業(yè)城市的高爐歷史遺址,遺址上布置了很多感溫點,每位觀眾參觀時都發(fā)放一個特殊的手電筒,手電筒照在各個感溫點上,可以激活相應的解讀材料。一些互動體驗還伴隨著手電筒的使用而出現(xiàn),包括光照、聲音等感官體驗。在這種全感官被激活的沉浸式體驗中,觀眾不僅可以了解到高爐工作原理以及部件等理性內容,還可以感受其背后鋼鐵工人的故事。[12](P44-45)最后,博物館教育可運用多種新興娛樂形式(例如與電影、樂園、劇場等)提高觀眾的沉浸性和參與度,進而提升博物館學習效果。例如電影,除了沉浸式3D電影外,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們?yōu)闇馗缛A科學館設計的“可選擇式科教電影”也非常具有借鑒意義。其最大特色在于互動性,觀眾可在劇目演出的關鍵節(jié)點進行投票,決定劇情發(fā)展。比如,當大部分觀眾選擇“居住面積很大的房子”時,影片直觀地給出浪費資源的結果。反之,則給出其它劇情。該類“科教電影”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更深受家長好評。[19]

雖然每位用戶的個人和社會情景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本文通過對境內外重點自然博物館公眾咨詢和用戶評論的文本分析實現(xiàn)了對用戶核心需求和參與動機的歸類、分析以及補充,從而在個人、社會以及環(huán)境情景三大維度中,提供了一些因應用戶需求可能提升學習效果的博物館教育設計規(guī)劃思路。然而由于數(shù)據(jù)樣本多為網(wǎng)絡用戶點評文本,在詞庫設定、共現(xiàn)網(wǎng)絡分析、長尾特征詞和情感詞抽取等分析過程中難免存在主觀意識的影響。未來可繼續(xù)與問卷調查相結合,取長補短,將本文研究結果與后續(xù)實證分析進行比較,通過進一步探討用戶對自然博物教育方面的需求和動機,來驗證和提升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適用性。只有深刻理解用戶的需求和動機,才能真正實現(xiàn)“以用戶為中心”,從用戶自身認知及情感視角出發(fā)來激發(fā)用戶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助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推動自然博物館在新時代的跨越式發(fā)展。

猜你喜歡
博物館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博物館奇妙夜
露天博物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欧美午夜久久|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图久久|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色综合网址|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欲色天天综合网|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AV毛片|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国产迷奸在线看| 久久无码av三级| 欧亚日韩Av|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性视频一区|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不卡|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91视频| 国产黑丝一区| 伊人色婷婷| 亚洲婷婷丁香| 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人人干|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www网站| 久久精品电影|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综合网久久|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天堂成人在线|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a亚洲天堂| 成年A级毛片| 久久久亚洲色| 亚洲免费成人网|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99久视频|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