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五層階梯結構辨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元宇宙能否為公眾參與社會治理賦權
——通過五層階梯結構辨析

2023-01-17 14:01:44潘浩之呂守軍
治理研究 2022年6期

□ 潘浩之 呂守軍 陳 杰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社會治理可以被定義為社會多元主體在決策過程中的互動。傳統電子政務是在不改變社會治理權力分配結構的前提下優化政府公共服務效率,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相比之下,社會治理“技術賦權”目標則更進一步,旨在通過新興技術重新調整社會治理的權力分配結構,重構政府與政府外社會多元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關系,積極鼓勵公眾、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一起參與決策和協同共創。(1)G. Viale Pereira, M. A. Cunha, T. J.Lampoltshammer , P. Parycek, M. G. Testa, “Increasing Collabo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Smart City Governance:A Cross-Case Analysis of Smart City Initiativ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vol.23, no.3 (September 2017), pp.526-553.然而,不同社會主體受到新興數字技術的賦權程度與水平千差萬別。在不同方式與路徑的技術賦權中,廣大社會公眾的參與和增權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實現?受國內外技術資本所追捧的“元宇宙”技術,能否真正為廣大社會公眾賦權?還是“賦權”資本掌控權力,反而削弱公眾在社會治理中的話語與影響?這是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學界與政策制定者都亟需辨析的問題。

一、元宇宙在技術賦權中的潛力與風險

數字技術對不同社會主體潛在的“賦權”方式與程度千差萬別,造成了各種社會力量間權力的重新分配。對于社會公眾,新興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技術成為公共信息擴散、輿論傳播、政民互動的渠道,促使公眾參與、協作意識上升、更加重視對政務信息的知情權和民意表達權,以及對社會治理的過程參與;對于政府,數字時代的政府需要從自上而下的管理導向轉為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的協同共治、公眾參與和政民互動的治理導向,數字技術促進政府與市場、社會組織間數據流通、保障治理過程公開、透明化運行;(2)孟天廣:《政府數字化轉型的要素、機制與路徑——兼論“技術賦能”與“技術賦權”的雙向驅動》,《治理研究》,2021年第1期。對于企業,尤其是技術資本操控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成為了社會治理平臺(如城運系統、城市指揮室、物聯網等)的網絡技術供應商,同時也掌控著面向公眾的數字服務業(如社交網絡、共享經濟平臺)的技術運營業務,其實際上承擔了一定的社會治理功能。(3)P. Cardullo, R. Kitchin, “Being a ‘Citizen’ in the Smart City: Up and down the Scaffold of Smar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ublin, Ireland”,GeoJournal, vol.84, no.1 (February 2019), pp.1-13.政府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對技術資本的監管,以及對數字技術應用策略的選擇,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不同社會主體,特別是社會公眾,是否能獲得真正的增權。(4)關爽:《數字技術驅動社會治理共同體建構的邏輯機理與風險治理》,《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21年第4期。

元宇宙概念的流行得益于一系列數字支撐技術的成熟,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虛擬現實、5G高速網絡等。社會公眾和組織借助這些技術,可以進一步實現社會結構的“去中心化”,獲得新的信息獲取與交流表達體驗。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中強調通過數字孿生賦能城市治理、提升公共服務:“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數據整合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因地制宜構建數字孿生城市。” 《規劃》中提到的數字孿生,即為元宇宙相似技術的一種表達形式,同樣關注現實物理世界和虛擬數字世界的連接和交互,可以將目前以文字、圖像等平面載體為主的線上政民互動形式,發展為更具沉浸感、實時性的、維度更豐富的政民互動線上空間。

本文所稱的元宇宙(Metaverse),按照一般共識,是指基于數字技術(包括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互聯網通信技術等)以及區塊鏈算法與規則,架構于現實邏輯之上的共享的虛擬空間。(5)袁園、楊永忠:《走向元宇宙:一種新型數字經濟的機理與邏輯》,《深圳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6)鄭磊、鄭揚洋:《元宇宙經濟的非共識》,《產業經濟評論》,2022年第1期。本文主要討論兩類元宇宙技術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第一類為政府借助元宇宙與數字孿生技術開發的政務信息與政民互動平臺。第二類為技術資本主導下基于元宇宙技術開發的社交平臺、在線游戲、虛擬社區等。

第一類的典型案例包括杭州“城市數字大腦”等城市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基于元宇宙與數字孿生技術對三維空間的高仿度復現能力,為城市運行增添更高精度、更全面的數字化信息;又例如,上海“一網通辦”等政民互動平臺,引入元宇宙VR技術,搭建虛擬討論室、辦事通、移動客服,為公眾在接受公共服務、反饋問題、參與決策的過程中獲得更即時、人性化的體驗;不少黨建、城市規劃等虛擬主題展廳以及建設項目公示平臺,借助元宇宙技術中的VR、全息等技術打造身臨其境、震撼力強的觀展體驗,調動公眾有更強的積極性去認識家園、參與社會治理。第二類的典型案例包括沉浸式更強的元宇宙虛擬社區。在虛擬社區中,不斷涌現交易、非正式雇傭、信息傳遞、群體行動等類似真實社會的公眾行為;同時,虛擬社區產生的強感染力輿論也通過公眾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這些虛擬社區也成為了社會治理的一部分。

兩類元宇宙技術的應用有顯著區別,但也有緊密的聯系。第一類應用由政府主導,主要面向公眾服務,一般是免費提供,但政府經常會把技術平臺的打造整體委托或部分外包給技術資本進行開發與維護。第二類應用由技術資本主導,自定運營與治理規則,同時接受政府的監管。公眾一般作為用戶、消費者、或內容貢獻者參與其中。兩類元宇宙技術應用都會在政府、公眾、技術資本間產生新的權力關系變化,對社會治理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

元宇宙是否能真正實現對公眾的技術賦權,在學界還存在較多爭論與批判。2021年7月,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宣布公司進軍元宇宙業務,并更名為Meta,引發了全世界各界對元宇宙的廣泛關注。美國左派學界很快公開指出,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將會創造一個噩夢般的“反烏托邦”世界。元宇宙“反烏托邦”世界的主要內涵為:技術資本以互聯網與虛擬世界為工具,通過資本無序擴張以及通過對政府監管的逃避,實現新時代的“新自由主義”。(7)R. Zickgraf, “Mark Zuckerberg’s ‘Metaverse’ Is a Dystopian Nightmare”,Jacobin, 2021年9月25日, https://jacobin.com/2021/09/facebook-zuckerberg-metaverse-stephenson-big-tech,2022年9月21日.其主要手段包括:1)在沉浸式的虛擬現實中,利用用戶的成癮性與新媒體的宣傳,形成“消費樂園”;2)利用虛擬世界法規的缺失以及虛擬貨幣隱蔽的交易渠道,逃避政府監管。在元宇宙的文化原型小說《雪崩》的虛構世界中,政府對社會幾乎沒有影響力,而各大企業把土地劃分為自己的城邦。這個原型世界影射了未來元宇宙新自由主義反烏托邦社會的可能形態。

如何辨析技術賦權能否真正實現公眾對社會治理的參與和影響?元宇宙對技術賦權、公眾參與可能有何種正面與負面影響?如何避免元宇宙被利用為資本控權的推手?為辨析這些問題,本文參照Arnstein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階梯理論,在社會治理中對公眾受到技術賦權程度從低至高分為五類,構建技術賦權的五層階梯結構。(8)S. R. Arnstein,“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vol. 35, no.4 (July 1969), pp.216-224.在每一層級中,本文將通過關鍵詞識別相應文獻,并提取現有數字化社會治理的相應案例,以此對元宇宙在技術賦權中的意義、作用與風險進行研判,并提出相應的治理策略。

二、相關研究評述

(一)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促進技術賦權

在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中,“技術賦能”指通過數字技術提升社會服務供給的效率與質量,這屬于數字化轉型初級階段的目標;而“技術賦權”進一步讓公眾參與到公共服務的供給決策中,屬于更高水平的數字化轉型目標。(9)A. Meijer, M.P.R. BOLíVar, “Governing the Smart C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Smart Urban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vol.82, no.2(September 2015) pp.392-408.吳建南等結合公共部門創新的理論視角,提出了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的“創新-理念”框架,將參與向度定義為最高理念維度。(10)吳建南、陳子韜、李哲、張阿城:《基于“創新-理念”框架的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以上海市為例》,《治理研究》, 2021年第6期。吳結兵和崔曼菲通過嘉興市案例展示了數字化在社會秩序的構建中實現合作治理、共同生產的作用,以及數字化提供的公眾參與共同生產的激勵機制,構建了新型的國家—社會關系理論模型。(11)吳結兵、崔曼菲:《數字化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以嘉興市為例》,《治理研究》, 2021年第6期。孟天廣指出,作為數字時代國家治理的新形態,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應協同社會主體、重塑治理結構。(12)孟天廣:《政府數字化轉型的要素、機制與路徑——兼論“技術賦能”與“技術賦權”的雙向驅動》,《治理研究》,2021年第1期。現有研究對于技術賦權的目標定義還較為籠統,并未系統區分不同社會治理形態中,技術賦權是真正實現了公眾對決策的影響,還是僅在表象上與公眾進行互動。 本文將提供更系統的概念框架,對技術賦權的程度與公眾參與程度進行更詳細的辨析。

實現技術賦權的途徑包括政府開放數據共享和提供交流互動平臺。(13)何圣東、楊大鵬:《數字政府建設的內涵及路徑——基于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經驗分析》, 《浙江學刊》, 2018年第5期。張會平和顧勤歸納了政府數據向其他社會主體流動的方式,包括向社會免費開放政府數據,以及授權一定外部主體通過市場化方式運營政府數據。(14)張會平、顧勤:《政府數據流動:方式、實踐困境與協同治理》,《治理研究》, 2022年第3期。高翔指出構建促進數據共享機制并同時保護隱私,是公共數據治理超越政府中心主義,實現市民授權的重要路徑。(15)高翔:《超越政府中心主義:公共數據治理中的市民授權機制》,《治理研究》,2022年第2期其中,數據信任機制、利益共享機制以及采納技術介入策略都是實現數據治理技術賦權的重要策略。(16)F. WANG,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teragency Government Data Sharing”,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vol.35, no.4(October 2018),pp.36-46.順利實現政府數據治理,需要多元主體參與,并建立多元主體協同機制。(17)O. Benfeldt, J. S. Persson, S. Madsen, “Data Governance as a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vol.22, no.2(April 2020), pp.299-313.Bannister和Lin指出信息技術在公共部門的應用能豐富社會治理主體交流的渠道和平臺,降低互動的成本,從而實現促進公眾參與,優化治理結構。(18)J. Bannister, Y. Lin, “Correspondence: Digital Tools,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ing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of post Covid-19 Urban Governance”,Urban Governance, vol.1, no.1(November 2021), p.6.社交網絡、自媒體平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普通個人的信息崛起和話語平權。(19)張林:《自媒體時代社會話語生態變遷:生成模式、主體形式與權力結構》,《理論導刊》, 2019年第12期。元宇宙作為信息傳遞與交流互動的一種全新形式,能否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技術賦權途徑,是本文的關注焦點之一。

技術賦權產生的多元主體之間權力關系變化,并不一定能使公眾獲得更大的權力分配。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社會治理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依賴于資本的技術提供以及公眾的使用參與,造成決策權、規制權和所有權等維度的權力分配差異。(20)鄭躍平、楊學敏、甘泉、劉佳怡:《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主要模式:基于公私合作視角的對比研究》,《治理研究》,2021年第4期。其次,復雜多樣的互聯網經濟監管面臨更強的信息不對稱性,政府監管機構的能力和資源比較有限,難以對龐大的技術資本主體進行充分的監管。(21)劉鵬:《以網管網:第三方平臺監管的興起及其邏輯》,《治理研究》, 2021年第5期。Cardullo和Kitchin發現愛爾蘭都柏林所謂的“人民中心”(Citizen-Centric)智慧城市倡議根植于“公眾管教”(Stewardship Paternalism)與“新自由主義”的資本導向價值中,在社會治理中將市場解決方案與資本目標排在首位,而忽略公眾的政治權力與社會共同利益。(22)P. Cardullo, R. Kitchin,“Being a ‘Citizen’ in the Smart City: Up and down the Scaffold of Smar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ublin, Ireland”,GeoJournal, vol.84, no.1 (February 2019), pp.1-13.Smith和Martin在對西班牙馬德里與巴塞羅那城市參與式數字治理平臺進行分析后發現,數字治理平臺在建設與運行過程中必須以公眾利益、公開透明為基礎,促進公眾與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相互學習、監督、適應,才能更好地保證公眾參與。(23)A. Smith, P. P. MARTIN, “Going Beyond the Smart City? Implementing Technopolitical Platforms for Urban Democracy in Madrid and Barcelona”,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vol.28, no.1-2 (February 2021), pp.311-330.元宇宙作為下一步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的潛在關鍵技術,對技術賦權可能會產生的正面與負面影響,仍需進一步辨析。

(二)元宇宙對技術賦權的影響

元宇宙可以理解為依托虛擬仿真等數字技術構成的沉浸式體驗的互聯網要素融合形態。(24)張夏恒、李想:《國外元宇宙領域研究現狀、熱點及啟示》,《產業經濟評論》, 2022年第2期。相較于傳統的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元宇宙擁有具身沉浸性與實時交互性等優勢,有優化目前技術賦權方式與手段的潛力。在社會治理中,元宇宙技術一方面可以應用于沉浸感更高的政府與社會各主體間的交流互動的潛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數字孿生構建更全面、更多維的社會治理數據信息平臺。

元宇宙技術用于構建沉浸感更強的虛擬社區中,可以促進公眾通過政務平臺參與社會治理的意愿。研究發現虛擬社區意識促進了移動政務平臺使用行為以及持續使用意愿。(25)翁士洪、周含笑:《虛擬社區意識、使用行為與移動政務平臺持續使用》,《治理研究》,2022年第1期。Koh等指出與虛擬社區保持較強關系的社會成員會展現更多的參與行為,且更樂于進行社區協作與共建。(26)J. Koh, Y-G. KOH, Y-G. KIM,“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vol.8, no.2(December 2003), pp.75-94.其中,影響虛擬社區意識有三個關鍵因素: 歸屬感、沉浸感和影響力。在元宇宙虛擬社區治理結構和溝通規則搭建完成后,公眾可在元宇宙中維護自己的社區,實現社會共建、邊界拓展和社交活動。(27)胡泳、劉純懿:《“元宇宙社會”:話語之外的內在潛能與變革影響》,《南京社會科學》,2022第1期。(28)蒲清平、向往:《元宇宙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與變革》,《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1月30日,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220129.1921.002.html,2022年9月21日。不論是政府提供的政務平臺,還是其他社會主體創建的虛擬社區,都可以應用元宇宙技術賦權公眾的信息獲取與訴求傳達,并進一步推廣多元主體對社會治理參與的積極性。

相比傳統的政府數據信息平臺,元宇宙內蘊數字孿生技術可以精確地模擬現實,推演未來的發展,進而更好地指導和改造社會治理。(29)方凌智、沈煌南:《技術和文明的變遷——元宇宙的概念研究》,《產業經濟評論》,2022年第1期。“數字孿生城市”的概念首次在雄安新區規劃中提出,是將物理世界的數字化映射,通過將城市數據全域覆蓋,使社會事實變得可見、可讀、可知,以促進公眾對社會治理活動的關注和參與。(30)徐輝:《基于“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發展建設思路》,《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年第8期。(31)毛子駿、黃膺旭:《數字孿生城市:賦能城市“全周期管理”的新思路》,《電子政務》, 2021年第8期。數字孿生拓寬了信息獲取渠道,使公眾獲取信息變得更便捷高效。(32)吳江、曹喆、陳佩、賀超城、柯丹:《元宇宙視域下的用戶信息行為:框架與展望》,《信息資源管理學報》, 2022年第1期。然而,在現有社會治理應用中,數字孿生技術賦權的潛力并未被充分挖掘,大多數應用僅服務于自上而下的管理。(33)向玉瓊、謝新水:《數字孿生城市治理:變革、困境與對策》,《電子政務》,2021年第10期。

此外,作為一個由資本炒熱的技術概念,通過元宇宙進行技術賦權能否真正普惠公眾,一直是有爭議的話題。有學者認為技術資本的元宇宙虛擬用戶的隱私保護難以被監管,用戶的個人信息、社會關系、位置、購物偏好等敏感信息都可能會成為技術資本的牟利工具。(34)B. Falchuk, S. Loeb, R. Neff,“The Social Metaverse: Battle for Privacy”,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 vol.37, no.2 (June 2018), pp.52-61.目前,關于元宇宙技術風險的討論主要關注隱私安全、成癮性等具體問題,尚未有系統、辯證地分析元宇宙對技術賦權可能產生的正負面影響的研究。

三、元宇宙技術賦權五層階梯結構

為辨析元宇宙影響下的社會治理中不同的技術賦權形態與效果,本文參照Arnstein公眾參與治理階梯理論構建社會治理技術賦權五層階梯結構(圖1)。(35)S. R. 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vol. 35, no.4 (July 1969), pp.216-224.Arnstein于1969年首次提出了通過階梯分類評價公眾權利的概念框架,在城市研究、公共管理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36)P. Cardullo, R. Kitchin,“Being a ‘Citizen’ in the Smart City: Up and down the Scaffold of Smar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ublin, Ireland”,GeoJournal, vol.84, no.1 (February 2019), pp.1-13.(37)A. Fung, “Varieties of Participation in Complex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6, no.s1 (December 2006), pp.66-75.根據最初階梯層級的理論假設,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質量取決于公眾獲得賦權的方式與程度。公眾需要獲得足以產生“顯著社會變革”的權力,才能產生公眾參與創造“普惠社會”的福利效應;反之,公眾參與會變成“空泛的儀式”。在Arnstein最初的階梯結構中,階梯分為3個主層級與8個二級層級。3個主層級分別為“無參與”“表象參與”“公眾執權”,代表著公眾參與權力從弱到強的程度變化。“無參與”層級包括“操控”與“處治”2個二級層級。在該層級中,社會治理形式為自上而下對公眾的教育與操控。 “表象參與”層級包括“告知”“咨詢”“撫慰”3個二級層級。在該層級中,公眾有一定的發聲和選擇權,但對社會治理決策難以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最高層級“公眾執權”包括“協作”“授權”“公眾控制”3個二級層級。在該層級中,公眾積極主動地影響、甚至掌控社會治理的決策過程與結果。

圖1 五層階梯結構模型

根據數字化轉型下的社會治理形式,以及考慮政府、技術資本、公眾多主體間的權力關系,根據Arnstein的階梯結構擴展為五層階梯模型。在原有階梯模型中,“掌權者”概念較為籠統,一般指代政府機構。在未來元宇宙快速發展的數字化社會中,技術資本對社會治理權力的壟斷往往與公共利益與參與權形成對立。所以,五層階梯結構不同的層級,一方面體現了社會治理中公眾參與程度的變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技術資本對社會治理權力掌控與影響的程度變化。

在構建的五層階梯結構中,最底層的技術賦權形式是“資本控權”。公眾在其中的角色是技術企業的數據點、產品或廉價勞動力。技術資本可以自上而下地對公眾進行看管與說教,操縱公眾為資本積累服務。第二層次的技術賦權形式為“表象互動”,即資本表面上對公眾進行信息通報與情緒安撫,且公眾有一定的自由選擇權,但總體上對社會治理的決策影響較小。公眾在這類社會治理案例中的身份是技術資本對其用戶與受眾最常用的稱謂,包括“消費者、受信人、受訪者、受試者、玩家”。五層階梯結構中間層的社會治理形式為“公眾參與”,也是目前社會治理中最普遍的政民互動形式。公眾的身份包括提議人、顧問和參與者,其呼吁和反饋可以對社會治理決策產生影響,但公眾仍然不能主動加入社會治理的決策過程。再上一層次的社會治理形式是“協同共創”。公眾在決策中有主動、積極產生影響的能力。公眾的身份常為“合作伙伴”“協商方”“創造人”或是“共建人”。最上一層的公眾治理角色是“授權自治”(Delegated Power)。公眾在治理決策中可獲得決策權與控制權,身份為“決策者、領導者、擁有者”。

為進一步提升五層階梯結構模型在當前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以及元宇宙涌現過程中的時效性,本文將五層階梯結構中各層級的公眾參與強度與社會治理現狀進行了對比,將五層階梯結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資本控權”與“表象互動”兩個層級為低層級,其公眾獲得的技術賦權水平低于現有社會治理現狀。該部分元宇宙的應用多為由技術資本掌控的商業產品或技術工具,為技術資本逃避監管、壟斷虛擬社區權力、進而侵占現實社會的公共利益提供便利,削弱了公眾在社會治理中的參與和監督權。高層級中三個層級(公眾參與、協同共創、授權自治)的公眾參與程度為現有社會治理正在建設,或高于現有水平的層級、總體上都可實現公眾的增權。

在階梯結構基礎上,本文為每一級階梯定義了公眾的治理角色、參與方式,以及對應的社會治理案例,其中包含了18種公眾身份類型(從“數據點”到“決策者”)和參與方式(從“被操控”到“提出愿景”)以及11個關鍵詞(從“資本控權”到“人民中心城市”)。在識別關鍵詞的基礎上,本文對全球數字化轉型的現有案例,依照五層階梯結構進行了歸類,并對照已有數字化轉型案例分析,進一步提出了未來元宇宙影響下的社會治理中,每一層次所對應的技術賦權情景。

四、 元宇宙賦權五層階梯結構的低層級:新自由主義“反烏托邦”

(一)資本控權

五層階梯結構最底層的技術賦權形式為“資本控權”(表1),即為美國左派學者所批判的資本元宇宙愿景中的社會形態:新自由主義“反烏托邦”。“資本控權”(Corporate Technocracy,另有譯為“技術資本控權”“技術資本統治”“技術資本專權”等)在現代社會治理批判理論中,常用于形容“智慧城市”“數字化治理”過程中,社會公共服務的契約由“政府—公眾”轉向“政府—資本”與“公眾—資本”,致使社會利益的分配以及社會權力的掌控逐漸被資本私有化。(38)R. Kitchin, “The Real-Time City? Big Data and Smart Urbanism”,GeoJournal, vol.79, no.1(February 2014), pp.1-14.“新自由主義”理念的基本內涵是解除政府對資本的限制性措施與政策,把一切行為都納入市場領域。互聯網技術所承諾的去中心化的社會結構、暢通平等的信息溝通渠道媒介、市場化的自由經濟模式被塑造成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合法性來源。

表1 五層階梯結構低層級數字社會治理案例

然而,當技術資本通過“新自由主義”議程實現對社會治理權力的過度掌控后,社會結構的不平等、勞動人民的被剝削、輿論信息的操縱壟斷反而會加劇,從而進入“反烏托邦”式的社會中。例如,互聯網通訊技術、搜索引擎、離岸經營與電子商務掀起了“全球化”浪潮,描繪了打破國家、政府邊界的全球統一自由市場圖景,使跨國資本得以在發展中國家建立金融操控與勞動剝削形式的新殖民主義;(39)王維佳:《“點新自由主義”:賽博迷思的歷史與政治》,《經濟導刊》, 2014年第6期。資本的生產、管理和營銷隨著數字技術發展,獲得了更強的靈活性,創造了大量“靈活就業”,將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由資本轉移到勞動者與全社會,導致了勞動者從事任務導向、契約穩定性與福利保障更低、勞動時間更長的工作類型;社交媒體虛擬社會的流動結構打破了物理社會區隔,資本對輿論的影響力逐漸超過政府與傳統媒體,加劇了信息表達與獲取中的數字鴻溝和不平等。(40)虞鑫、蘭旻:《媒介治理: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媒介角色——反思新自由主義的傳播與政治》,《當代傳播》, 2020年第6期。

借助元宇宙技術,技術資本實現控權可能出現的兩種形式。第一,技術資本將用戶所使用的元宇宙設備與網絡平臺(如增強現實設備或在線游戲)變成“探頭”,并將用戶變成“數據點”。同時,用戶幾乎無法訪問、知曉自己所產生的數據,更無從通過這些數據獲得“賦權”。在此過程中,技術資本將自己獲取用戶數據的行為包裝為“賦能”“增效”等社會價值,實則將用戶變為資本的廉價、甚至免費勞動力。獲得數據后,技術資本通過分析用戶數據,更加了解用戶的偏好,可以通過為私人訂制的精準廣告投放等方法,操縱、引導用戶的行為,從用戶中獲取更高的利益。已有較多學者列舉了技術資本通過元宇宙虛擬世界逃避監管而給社會治理可能帶來的風險和隱患,包括但不限于:在線上游戲、虛擬社區甚至政務平臺中捕捉、追蹤消費者、企業乃至政府機構的數據,為虛擬社區中開展賭博等非法業務提供便利。(41)張夏恒、李想:《國外元宇宙領域研究現狀、熱點及啟示》,《產業經濟評論》, 2022年第2期。第二,技術資本在發展中國家與欠發達國家,推進元宇宙技術對社會結構的改造,從而加速跨國技術資本的“后殖民主義”。通過元宇宙技術的推廣,跨國技術資本可以更進一步肢解發展中國家的本土文化,加強“西方中心”以及“資本中心”的價值觀;同時,在公眾價值觀、城市基礎設施、資本投資等領域對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治理進行更進一步的控制,最終實現跨國技術資本在發展中國家社會治理中獲得增權,減弱發展中國家政府對社會治理的控制力以及公眾在社會治理中的權利。

(二)表象互動

五層階梯結構倒數第二層的“表象互動”,常出現在政府與技術資本在早期社會數字化轉型方案與規劃(如智慧城市、社交媒體平臺等)中對“公眾參與”的表象宣傳。公眾在“表象互動”中會得到一定的選擇權,并被標榜為“參與、共創、自主、去中心化”等。而實際上,早期技術資本主導這些平臺反而更進一步加強了技術資本對公眾信息的掌控,并通過“消費文化”的傳播,加快了資本積累速率。如Greenfield稱智慧城市是跨國大企業在全球各地“從頭開始建構”城市,而這些跨國技術資本構建元宇宙社區的主要目標不是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品質,而是通過對治理技術的壟斷、對社會政策的影響、以及對社會治理平臺服務的私有化,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42)A. Smith, P. P. MARTIN, “Going Beyond the Smart City? Implementing Technopolitical Platforms for Urban Democracy in Madrid and Barcelona”,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vol.28, no.1-2 (February 2021), pp.311-330.(43)A. Greenfield,Against the Smart City,New York, NY: Do Projects, 2013, p.36.

借助元宇宙技術,資本可以構建集社交媒體、虛擬現實社區、虛擬貨幣于一體的權力擴張空間,實現信息掌控、輿論影響、自由交易。以典型技術資本Meta為例,技術資本已經擁有了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社交網絡Facebook,并正在大力推行自有的虛擬貨幣Diem。Meta進軍元宇宙社區,一方面能加強社交網絡的社會影響力與受眾范圍,更進一步地收集用戶數據并影響用戶的行為,同時也能促進公司自有的虛擬貨幣推廣與交易,構建一個弱化政府監管的空間,以進一步完成資本積累。由于元宇宙的核心技術幾乎被少數跨國技術資本壟斷,各國政府若想吸引資本與技術幫助其建設元宇宙社會治理平臺,其需要放松對平臺的監管,并劃定技術資本權力擴張的“試驗區”。(44)P. Cardullo, R. Kitchin, “Smart Urbanism and Smart Citizenship: The Neoliberal Logic of ‘Citizen-Focused’ Smart Cities in Europ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Politics and Space, vol.37, no.5((August 2018), pp.813-830.在“試驗區”中,技術資本可以通過“大數據決策”對公眾進行“看管”與“管教”,使公眾成為元宇宙的“玩家”或“使用者”,在多數情況下公眾未能真正參與社會治理決策,只能被動接收技術資本所傳遞的信息與決策。(45)R. Cowley, S. Joss, Y. Dayot, “The Smart City and Its Publics: Insights from Across Six UK Cities”,Urban Research & Practice, vol.11, no.1(January 2018), pp.53-77.

五、 元宇宙賦權五層階梯結構的高層級:從參與到共創

(一)公眾參與

五層階梯結構上層的技術賦權形式包括公眾參與、協同共創與授權自治(表2)。其中,第三層公眾參與是目前最普遍的社會治理技術賦權形式。例如,社交網絡和手機APP技術可以提升傳統市民熱線的效率與透明度。作為公眾向政府反饋社會問題的重要渠道,傳統市民熱線的公眾意見與處理成效僅在政府接線部門與反饋主體間閉環傳遞,對促進公眾監督效果有限,且比較容易導致相關問題在政府部門間被推諉、搪塞。相比之下,有研究發現美國舊金山市向公眾提供智能手機APP與Twitter社交網絡等新渠道接通“311市民熱線”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6)M. M. Young,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Service Delivery: Social Media and Smartphone Integration in a 311 System”,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vol.24, no.6(June 2021), pp.926-950.手機APP可以通過系統集成,將公眾反饋直接發送到相關職能部門,打破部門間的壁壘,更好地實現公眾訴求與辦理成效的全過程追蹤與記錄;Twitter社交網絡將個人的訴求和處理成效向公眾公開,促進相關處理方式得到更廣泛的監督。政務公開是另一種數字化轉型促進“公眾參與”的形式,源自于2006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的“公開政府倡議”(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旨在通過信息平臺公開政府信息與數據,促進公共事務決策的透明與參與。(47)H. R. Gilman, “Civic Tech For Urba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vol.50, no.3(July 2017), pp.744-750.例如,美國芝加哥市就通過 “開放網格”(Open Grid)探索了基于數據開放的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案例。“開放網格”將政府公開數據嵌入谷歌地圖中,使得普通非技術相關專業市民也能收到所在社區的公開數據推送,并對相關決策進行反饋。

表2 五層階梯結構高層級數字社會治理案例

借助元宇宙技術優化線上市民熱線、政務公開等政民互動平臺,進一步賦權公眾參與社會治理,是我國“十四五”《規劃》中強調數字孿生賦能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現有線上地圖服務為基底的數據公開基礎上,數字孿生技術可通過三維建模、虛擬現實等方式使數據公開更加直觀、全面,也便于更多非專業市民獲取公開數據。同時,人工智能客服、虛擬街道辦事處等技術也可將現有“12345”“一網通辦”等線上、線下市民熱線的服務與信息反饋過程變得更容易、交互性更強。在雄安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城市中樞”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在虛擬空間中將城市開發所涉及的利益相關方聯系起來,對相關問題進行更充分的討論與公示,能更廣泛吸納社會意見,從而推動形成更有效的多元主體參與的社會治理。(48)徐輝:《基于“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發展建設思路》,《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年第8期。然而,以上公眾參與方式大多為政府單方面提供途徑,公眾的反饋形式也限于反饋、訴求與建議,尚缺乏公眾自發、主動地影響決策與政策制定過程。所以,在五層階梯結構中,還有兩層更高層級的賦權形式。

(二)協同共創

從五層階梯結構關鍵詞與案例表(表2)中可以看出,位于第二層級的“協同共創”案例受到了最多的關注。社會治理中公眾的協作共創可以由政府或大學等機構主導,也可由社區自行發起,但其本質應為多元主體聯合創建的。協同共創的一個常見形式為“應用創新實驗室”(Living Lab),即結合實驗室創新與實際生活場景,構建真實、以用戶為中心、多元主體協作的創新環境,通過新技術在現實復雜社會環境中的應用以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的發展與推廣。(49)D. Shin, “A Living Lab as Socio-Technical Ecosystem: Evaluating the Korean Living Lab of Internet of Thing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vol.36, no.2(April 2019), pp.264-275.歐盟的“OnlineS3智能產業專業化共建平臺”就是一次區域產業政策協同共創的實驗。OnlineS3的目的是提供一個由多元主體(國家與地方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商議、制定未來區域產業政策的線上合作平臺。任何參與者都可以在平臺中上傳相關軟件、數據與建議,并最終共同協商并制訂原本由政府主導的地方產業政策。除了此類政府發起的協作共創數字平臺,公眾也可以自發通過社交網絡等技術為特定目標進行協同共創。(50)A. Panori, C. Kakderi, N. Komninos, K. Fellnhofer, A. Reid, L. Mora, “Smart Systems of Innovation for Smart Places: Challenges in Deploying Digital Platforms for Co-Creation and Data-Intelligence”,Land Use Policy, vol.111(December 2019), p.10463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3月開始),西班牙阿拉貢地方社區進行了依托元宇宙虛擬社區協同應對疫情的實驗。在政府的幫助下,公眾自發在Twitter社交網絡上構建了“Frena la Curva”的疫情應對元實驗室。社區公眾可以將疫情中的資源與需求發布在元實驗室中,向最需要支援的地區迅速分配志愿者。在此基礎上,公眾在元實驗室中發布了眾多應對疫情的政策建議,并在經過社區遴選后,向政府報送了十條應對疫情的咨政建言。(51)J. I. Criado, A. Guevara-Gómez, J. Villodre, “Using Collaborative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Media to Engage Citizens and Governments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The Case of Spain”, Digital Govern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vol.1, no.4(September 2020), p.30.

借助元宇宙技術,可以進一步優化網絡協同平臺,為社會治理協同共創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更廣闊的前景。首先,在未來基于元宇宙的社交網絡中,社區公眾可以通過關鍵詞創建并定位實時語音會議,代替現有的文字發布與溝通,使問題的討論與解決有更強的反饋性與實時性。而政府或相關機構創建的協同共創平臺,可以向公眾展現更多元的信息,包括對未來規劃的虛擬現實構建與情景模擬,并可通過游戲、沙盤推演、概念樹繪制等方式讓公眾更切身、直觀地對未來政策制定與規劃提出建議。元宇宙技術可突破現有網絡平臺信息溝通非實時性的限制,進一步促進多元主體在協同共創中的高效溝通與相互理解。

(三)授權自治

由于技術、資源、現有社會結構、組織效率等因素的限制,通過數字化技術大范圍實現技術賦權最高層級“授權自治”的難度較高。現有案例多為空間范圍小、成員社會背景單一、涉及資源較少的小型社區自發實驗。例如,在愛爾蘭都柏林市“技術極客”團體自行發起的“Tog”網絡社區中,成員自發決定并發起對城市“最有社會意義”的數字化治理項目,并自行設計、構建相關應用APP與網絡平臺,吸引利益相關公眾參與項目。(52)P. Cardullo, R. Kitchin, “Being a ‘Citizen’ in the Smart City: Up and down the Scaffold of Smar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ublin, Ireland”,GeoJournal, vol.84, no.1 (February 2019), pp.1-13.在另一個案例中,巴塞羅那左翼群體自發組成了線上en Comú社區,在公開、開源線上平臺中由公眾自發組織對城市財政預算、大型項目聽證等重大決策展開討論,并形成集體決議。在完成決議后,通過社區成員的社會關系與資本,在線上平臺中商議集體行動,試圖影響正式的政府決策進程。en Comú社區目前已經成功影響了部分城市公共政策,包括要求在2013-2018年巴塞羅那城市交通規劃中加強對交通噪音的限制,并阻止了由技術資本Cisco與Schneider電器主導的3700萬歐元“智慧城市校園”投資計劃。

借助元宇宙技術概念框架,西方學者構建了實現社會授權自治的“草根民主元宇宙”(Grassroots Democratic Metaverse)。“草根民主元宇宙”被形容為由社區自主構建的,由社區自主、自管、自治的數字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以對抗現有技術資本壟斷治理權的虛擬社交網絡(如Twitter, Facebook),通過區塊鏈、元宇宙技術為虛擬社區用戶賦權。(53)N.Talmon, E.Shapiro, “Foundations for Grassroots Democratic Metaverse”, 2022年4月10日,https://arxiv.org/abs/2203.04090,2022年9月22日.然而,筆者認為,由于元宇宙在技術與資源上的較高要求與門檻,完全由社區自行發起的授權自治難以通過元宇宙技術有效影響社會治理。同時,授權自治由于其成員背景的單一性與局限性,難以吸納廣大社會公眾在社會治理中的普遍意見與相關利益,無法成為社會治理的主流形式。

六、 結論:五層階梯結構概念對技術賦權的現實意義

針對現有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社會治理技術賦權的理論研究與討論,本文五層階梯結構將原本認知形式較為籠統、對象較為單一的“技術賦權”進行了理論內涵的豐富與對象主體的辨析。針對技術賦權的理論內涵,本文將公眾獲得權力的程度從低到高排序,指出第三層級“公眾參與”是現有技術賦權的主要形式,“協同共創”是利用元宇宙與數字孿生技術進一步賦權的目標,而“表象互動”“資本控權”是技術資本與公眾權力關系處理失衡的后果,需要通過對元宇宙技術的監管與社區規則的設計進行避免。針對技術賦權的對象,本文通過對五層階梯結構高、低層級的對比展現了元宇宙在社會治理中賦權技術資本與賦權公眾的不同路徑,并對不同對象賦權的機制、形式、案例、后果進行比較,做出以下研判:1)技術資本獲得增權的主要方式為利用元宇宙中加密貨幣與社區逃避政府監管,通過虛擬社區輿論影響虛擬與現實社會集體行為,捕捉并獲取在社區平臺中的政府與公眾數據,雇傭虛擬社區低契約勞動力等;2)公眾獲得增權的主要形式為:在虛擬空間中構造更便捷、更實時、體驗更真實的政民互動平臺,由政府、學校及其他科研機構發起的數字孿生協作平臺等。

需要注意的是,五層階梯結構的作用是客觀辨析不同的社會治理技術賦權類型與層次,但并不能直接證明更高的技術賦權層次代表更好的社會治理。Arnstein參與階梯理論的批評者指出,通過參與階梯概念對技術賦權進行“線性”評價是對社會治理的過度簡化,忽視了公眾不同利益相關者內部的異質性,在技術賦權的同時無法保障弱勢群體的需求與利益。(54)J. Q. Tritter, A. Mccallum, “The Snakes and Ladders of User Involvement: Moving beyond Arnstein”,Health Policy, vol.76, no.2(April 2006), pp.156-168.此外,教條式地追求賦權階梯的更高層級也會導致社會治理對專業知識的忽視。(55)I. Babelon, A. Stahle, B. Balfors, “Toward Cyborg PPGIS: Exploring Socio-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Use of Web-Based PPGIS in Two Municipal Planning Cases, Stockholm Region, Swede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vol.60, no.8(August 2017), pp.1366-1390.

本文的研究發現有以下兩條政策意涵。首先,由政府或社會機構主導,而非資本主導的元宇宙技術應用更容易讓公眾獲得賦權。在五層階梯結構低層級的“資本控權”“表象互動”中,涉及的元宇宙技術多為技術資本主導,且通過自上而下模式創建了數字產品,其主要元宇宙技術載體為資本壟斷的線上平臺(如新型社交媒體、網絡游戲社區)。技術資本在元宇宙平臺中進行的虛擬貨幣交易以及用戶數據使用,可以較為便利地規避監管。相比之下,五層階梯結構高層級的案例的推動方式主要為政府或大學等機構支持或社區自發發起,由多元主體共同推動。面向未來元宇宙技術,一些全球或者區域性社會機構聯盟(如大學、研究所、非營利組織等)更有資源與技術創建協同平臺,配合政府以及社區支持,面向特定問題需求或協作意愿,更大范圍地推廣元宇宙技術賦權的最佳社會治理案例。

其次,本文的研究發現為現階段社會治理中技術賦權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建議。技術賦權不應成為單一、線性的績效指標,而應該作為優化政府社會多元主體間關系的目標引領。所以,社會治理應該在技術賦權五層階梯結構選擇最合適的層級作為進步方向,而非簡單地追求最高層級。筆者認為,“協同共創”層級的技術賦權高于目前主流數字化治理實踐,且該層級對應案例有較強的推廣基礎,對元宇宙技術賦權有最強的借鑒意義。同時,社會治理數字化相關文獻也證實,納入公眾進行協同共創,可以提升政府與企業實現某項特定目標過程中的公眾滿意度與信任感。(56)J. Chilvers, H. Pallett, T. Hargreaves, “Ecologies of Participation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The Case of Energy System Transitions”, 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 vol.42(August 2018), pp.199-210.所以,利用元宇宙技術將現有的“公眾參與”技術賦權形式提升為“協同共創”,是當前社會治理發展的合理、可行道路,有助于實現社會服務提供與決策滿意度提升、公眾增權、多元主體關系優化等多重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啪在线|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导航|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动漫| 欧美在线视频a|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在线精品自拍|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婷婷色婷婷| 在线亚洲天堂|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欧美成人aⅴ|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免费在线色| 国产毛片基地|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日韩欧美国产区|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精品19p|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 91福利免费视频| 99re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青青草91视频|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欧美网站|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日日拍夜夜操|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高h视频在线|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18禁| 99精品欧美一区|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日b视频|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91线观看| 片在线无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