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海鴻 黃愛梅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如東醫院,南通市 226400
【提要】 Birt-Hogg-Dubé(BHD)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FLCN基因異常性疾病,典型臨床表現為皮膚纖維毛囊瘤、肺囊腫、自發性氣胸和腎腫瘤。肺部囊性病變是BHD綜合征患者的常見表現,臨床上易與其他肺部囊性疾病相混淆,尤其是患者無特征性皮疹和腎臟腫瘤時。本文報告1例僅以反復氣胸伴兩肺多發囊性病變的BHD綜合征患者,分析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家系情況與治療情況,以提高臨床醫師對BHD綜合征的認識。
Birt-Hogg-Dubé(BHD)綜合征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與位于第17號染色體的FLCN基因突變有關,患者可有多發性纖維毛囊瘤、多發性肺囊腫和雙側腎腫瘤等臨床表現[1-2]。肺是BHD綜合征患者常見的受累臟器,大多數肺囊性病變為雙側、多發,通常無臨床癥狀,但具有反復發作氣胸的風險,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與預防方法。本文報告1例僅以反復氣胸伴兩肺多發囊性病變的BHD綜合征患者,分析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家系情況與治療情況,以提高臨床醫師對BHD綜合征的認識。
患者女性,42歲,于2007年時因胸悶不適在當地醫院攝胸片發現自發性氣胸,予以吸氧、胸腔閉式引流等治療好轉。此后反復發作自發性氣胸,均予以吸氧和胸腔閉式引流治療。2014年行胸部CT時發現兩肺多發肺囊腫。2021年6月,因再次發作左側氣胸,胸部CT平掃示左側氣胸,兩肺多發肺囊腫(見圖1)。

圖1 胸部CT兩肺多發肺囊腫,左側氣胸
患者父親和祖父生前均曾患肺囊腫和/或氣胸,患者的1個伯父、1個堂兄、1個堂姐均有肺囊腫,其中堂兄、堂姐曾發生自發性氣胸(見圖2)。據此可以推斷,患者發病應遺傳自祖輩。

圖2 本例患者遺傳系譜圖
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行DNA序列分析,發現第17號染色體(17p11.2)FLCN基因存在缺失突變,FLCN_ex13c.1522_1524del(p.Lys508del),雜合框內缺失突變,即該基因的第1522~1524位的CTT堿基丟失(見圖3)。

圖3 本例患者DNA序列分析發現FLCN基因存在c.1522_1524delCTT缺失突變
患者入院后采取吸氧、胸腔閉式引流等治療,左側氣胸吸收,但在出院后第30天復發左側氣胸,因患者拒絕外科手術治療,仍采取吸氧、胸腔閉式引流治療。
BHD綜合征患者的皮膚、肺、腎的臨床受累情況不盡相同。有文獻報告,歐美國家BHD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主要為皮膚損害和肺囊腫,自發性氣胸和腎臟腫瘤發生率較低[2-3],而中國BHD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主要為肺囊腫和自發性氣胸,皮膚損害和腎臟腫瘤的發生率較低[4-6],這可能與歐美國家和中國的BHD綜合征患者的FLCN基因突變類型不同有關[7]。
本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復氣胸伴兩肺多發囊性病變,無皮膚改變;腎臟B超未見占位;胸部CT示兩肺多發肺囊腫,左側氣胸;DNA序列分析發現FLCN基因缺失突變,根據BHD綜合征2015年診斷標準[2],可明確診斷BHD綜合征。
BHD綜合征肺部病變的主要病理基礎是肺泡囊性擴張所形成的肺囊腫,囊腫可擴張至臟層胸膜[8],破裂后可導致氣胸;肺部囊腫常為兩肺多發,大小、數量不一,形狀不規則。因此,BHD綜合征肺部病變需與常見的多發性肺大皰、肺淋巴管肌瘤病相鑒別。
綜上所述,肺囊腫、氣胸合并腎臟腫瘤和皮膚改變較易疑診BHD綜合征,但單純以多發肺囊腫合并氣胸為表現的病例,需積極采集其家族史,注意與常見的多發性肺大皰、肺淋巴管肌瘤病相鑒別,DNA序列分析發現FLCN基因突變可確診。BHD綜合征目前尚無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氣胸以預防發作為主,發作時可對癥處理,若反復發作可行手術治療;皮膚病變為良性病變,常無須治療;腎臟腫瘤唯一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對于BHD綜合征患者,應終身隨訪胸部和腎臟的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