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意琳 杭州市中醫院
近來,我院臨床心理科門診的醫生們發現了一件“怪事”,有不少失眠患者來門診就診時,好像都約定好了似的,點名要配“思諾思”。
“思諾思”即“唑吡坦片”,是一種新型的非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物,它具有鎮靜作用較強、起效快、半衰期短(僅為2.5小時左右)的特點,因此在臨床上常用于以入睡困難為主訴的失眠患者。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存壓力逐漸增大,失眠相關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連帶著鎮靜催眠藥的市場需求也增大。對于失眠患者來說,服用安眠藥可以加快進入睡眠狀態,改善睡眠整體質量,跟藥物帶來的副作用相比,收益明顯高出風險。但是,如果持續用藥,安眠藥物依賴(成癮)的隱患就不得不重視了。

類似病例就在醫院臨床心理門診發生過:73歲的黃大爺上了年紀后患上失眠,一開始服用安眠藥非常有效,嘗到甜頭的他心想:既然服用安眠藥有效,那就一直吃下去好了,只要睡得好其他不必在意。
抱著這種想法,當黃大爺發現一顆安眠藥逐漸失去原有效果時,就想當然地自行增加藥量了,兩顆、三顆、四顆……藥量越來越多,但藥效卻仿佛停滯了,直到有一天黃大爺的老伴發現家里安眠藥消耗快到不正常,才趕忙通知子女帶著黃大爺來醫院就診。
此時的黃大爺已經到了每天晚上需服用8顆安眠藥才能“睡個好覺”的地步。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后,黃大爺被診斷為長期慢性失眠,且已經對安眠藥有了依賴性,需要住院治療。
根據患者病況,醫生為黃大爺制訂了詳細的個性化治療方案,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最終成功將安眠藥服用減量,替換為更為安全的用藥方案,防止了更危險的藥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現在“戒藥”成功的黃大爺正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恢復睡眠質量。
安眠藥在我國屬于管制藥品,需要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私自購買使用。而“思諾思”屬于第二類精神藥品,管制使用更加嚴格,且長期服用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依賴的風險隨著劑量和治療時間的增加而提高,在有精神異常、酒精或藥物依賴史的患者中風險可能更高。
思諾思雖對單純性的失眠、改善入睡困難有較好的療效,但在服用期間必須遵醫囑,根據醫生推薦的劑量與頻次服用,千萬不可隨意加量。
對于失眠且伴有一定情緒問題的患者,單獨使用鎮靜催眠藥可能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療效,或者可能一開始有效,但藥效會逐漸變差。這類患者需要睡眠與情緒共同治療,在治療方法上可以選用一些抗焦慮抑郁藥物和鎮靜催眠藥物合用,同時加用中藥調理,這對改善病程中出現的一些軀體不適癥狀也大有幫助。
“是藥三分毒”,這句老話不無道理,服用安眠藥必然會產生依賴,而且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造成依賴的時間也不同。除了依賴性外,安眠藥物也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會加重呼吸困難,誘發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心力衰竭等。若一次性大量服用還會造成昏迷和呼吸停止,釀成嚴重后果。

孕婦妊娠期間嚴禁服用安眠藥,尤其是妊娠前三個月,此時是胎兒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服用安眠藥會對胎兒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如果孕婦睡眠質量較差,可以求助專業的醫生進行指導和調節,不可盲目服藥。
哺乳期女性的用藥安全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目錄推薦。安眠藥大多不屬于安全的用藥級別,所以一般不推薦哺乳期婦女服用。
酒精進入人體后會對人的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而安眠藥的某些成分也會有類似的作用。喝酒后再服用,兩者效用疊加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人體服用的藥物都需要靠肝腎分解、代謝和排出體外。如果患有肝腎疾病的人經常服用安眠藥,可能會使代謝后的藥物成分無法正常排出,長期在人體內蓄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嬰幼兒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安眠藥會造成孩子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嚴重時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安眠藥治失眠,也要謹防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