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穎民 副主任醫師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小美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臉上就逐漸長了雀斑一樣的褐色斑點,爸爸媽媽帶著她反復就醫,一直認為這些斑點是血管瘤,也陸陸續續通過激光等手段治療了一些。隨著小美的長大,臉上的斑點倒也不太引人注目。大家一直以為臉上的斑點僅僅是對外觀有一些影響,誰知道,這些“雀斑”的背后卻隱藏了一個“大危機”。
小美在學校期間無緣無故出現了腹脹腹痛,臉色蒼白。老師一看情況不對,趕緊將小美送到了醫院急診室。完成腹部CT檢查后,醫生看到檢查圖像驚呆了:正常人的腎臟只有拳頭般大小,長在腰部后方,而小美左右兩個腎臟的上下徑分別達到了20厘米和25厘米,兩側腎臟還長了大小不一的瘤樣病變。腎臟幾乎擠滿了整個腹部的空間。增強CT顯示:左側腎臟上極旁,還有一個不小的血腫。小美的腹脹腹痛,正是左側腎臟病變并導致了出血而引起的。醫生會診后,和家屬充分溝通,決定對患者進行介入栓塞止血治療。
術中,通過DSA造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發現小美左腎上極有一處造影劑瘤樣充盈及外滲。經過導管超選,精確地栓塞了這個位置的主要血管。經過幾天的觀察和復查,小美生命體征穩定,癥狀緩解,腎臟出血的危機被解除了。
小美的腎臟之所以會出血,是因為腎臟上長了多發的錯構瘤,其中較大的一個出現破裂,導致了出血。
小美的病看似是腎臟的問題,其實得的是一種叫做結節性硬化的疾病。這是一種累及多個器官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除了臉上的皮疹比較容易被發現,中樞神經系統往往也會出現膠質結節,并可能會導致癲癇等癥狀,同時內臟也會出現多發錯構瘤,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腎臟的錯構瘤,往往會導致出血。這個疾病目前并沒有非常好的辦法來治愈,若早期發現診斷,可以通過藥物適度地控制病變進展。而一旦出現并發癥,就只能對癥治療了。

結節性硬化患者的腎臟出血,以往多采用藥物+靜臥的方式保守治療,而有了介入治療以后,腎出血可以通過血管栓塞的方法積極有效地干預,通過精準栓塞能夠在止血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腎臟功能。
這個疾病是全身性多發性的病變,所以這次腎出血經過治療穩定以后,還需要對其進行顱腦等全身的檢查,以便對該病有個全面的評估。盡量延緩疾病進展,減少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是以后治療的主要手段和目的。如果出現反復出血、感染以及腎功能損傷,那么后期需要進行腎移植治療。
最后,溫馨提示,小孩子平時的體檢大多相對比較簡單,除了心肺以外,對內臟器官的檢查涉及較少,建議在各年齡段的常規體檢中,增加對腹部的超聲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一些較隱匿的疾病,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