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彬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老王馬上快到退休年紀了,但是這幾年單位的效益不好,陸陸續續有多個一起奮斗多年的同事被裁員,這件事情讓老王有些擔心。
閑暇之余,老王也會幫兒子接送孫子,買點菜給兒子一家做飯。大概是在8個多月前,老王在學校門口等孫子放學。等著等著,終于看到孫子出校門了,在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老王眼前一黑,強烈的眩暈感突然來襲,讓老王一個踉蹌,險些摔倒。過一會兒后,老王逐漸恢復,雖然頭仍舊有些暈,但還是堅持回到了家里。
“我當時心里非常害怕,以為是中風了。”老王回憶道。當天,老王就在家屬的陪同下去了家附近的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但是,檢查結果均未見異常。
自此之后,老王經常感覺頭昏昏的,怕出意外不敢獨自出門。就這樣,從第一次發病后近8個月的時間內,老王都不敢一個人上街,需要家屬陪同才敢出門,甚至在家里都不敢長時間站立,只有躺著才舒服一點,晚上也因為擔心害怕,經常難以入睡。為此,老王和家人們沒少跑醫院,但都無果而終,他們也因此備受折磨。最終,在一位神經內科醫生的建議下,老王來到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經過醫生詳細地問診、檢查,老王最終被確診為焦慮障礙,也就是常說的焦慮癥。鑒于老王的癥狀嚴重,老王需要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經過治療后,情況明顯好轉。
老王多次檢查都沒有查出器質性病變,那為何會一直感覺到頭暈,甚至還走不了路呢?
醫生解釋說,因為特定的焦慮障礙,患者常常會害怕某種特殊的環境,就像恐高、幽閉恐懼等情況,而老王則是害怕外出頭暈。在這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下,就會出現忐忑不安、心慌、失眠等癥狀,嚴重的就會出現老王這種對于特定環境完全無法行動的情況。
焦慮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但是一旦焦慮達到了疾病性質的程度,患者還是需要引起足夠重視。一部分人或許能夠自行緩解焦慮情緒,但是心理疾病程度的焦慮障礙仍需要及時就醫。一旦焦慮情緒不能及時緩解,大部分人會進展為慢性焦慮,整個人會變得容易激惹,長期的焦慮還會使大腦內一些神經遞質水平發生改變,傷害大腦。而患者長期忍受痛苦,可能還會導致抑郁發作,這些都非常危險。

如何知道自己的焦慮是正常的還是病理性的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自查:
1.從身體癥狀判斷。出現了明顯的身體癥狀表現,例如出現失眠、胃口不好、惡心嘔吐、心慌、出汗、坐立不安等癥狀時,要及時就診。
2.從焦慮的程度判斷。當有應激事件發生,人會本能地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但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消退。當對事件的反應超出可控的程度和范圍時,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