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一客戶端暨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記者鄭友

豐收喜悅洋溢在泡桐村村民臉上。圖/楊孝永
2022年12月22日,冬至。
除草、翻土、打藥……涪陵區藺市街道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景區工作人員和村民組成的隊伍正在占地300畝的葡萄園里辛勤勞作,現場呈現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
從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山,到如今滿目蔥蘢的果園;從曾經的“空殼村”,到當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200萬元,60歲的泡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冉崇華直呼沒想到。
近年來,依托旅游資源推動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泡桐村圍繞吃、住、行、娛、樂、購,壯大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民俗文化、民宿經濟、生態康養等特色產業,用索道公園的空中索道交通網絡打通了鄉村旅游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7月,“第 二 屆 重 慶 鄉 村振興十大示范案例”名單發布,美心紅酒小鎮“高速+”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榜上有名。
2022年8月,豐收的季節。在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生態葡萄園里,一串串鮮嫩的葡萄掛滿了藤蔓,沁人心脾的香味撲面而來。采摘人員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采摘、分揀、稱重、裝箱等工序。
隨著索道的運行,絡繹不絕的游客不斷前來,和采摘隊伍一起將盛夏的果實摘入筐中,體驗收獲的樂趣。
“優質土地是種植優質釀酒葡萄的必要條件。我們咨詢了市農科院的專家,對泡桐村的土壤、氣候、溫度、光照、降雨量等做了全面調研,最后選定了葡萄的品種和種植地段。”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技術人員周洪表示。
周洪透露,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是目前西南地區唯一一家引進產業化釀酒葡萄種植,并獲得葡萄酒生產許可的景區。
采摘隊伍中,一個佝僂的身影特別引人注目,他是泡桐村3組的村民尹常文。
“天晴時,給葡萄樹施肥、鋤草、打藥,這段時間在忙采摘。不要看我年齡大了,我身子骨硬朗得很,靠著務工,每年還能掙一兩萬元呢。”說話間,尹常文喜上眉梢,“這既可以改善我們老兩口的生活,還可以補貼娃的家用。”
像尹常文一樣,常年在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務工的還有尹常權、李世慧等20余位村民,他們全是村里上了年紀的老人。
為驗證方法的可靠性,對采集的1號樣品和2號樣品的Cr降塵總量進行了加標回收實驗,對每個樣品加入5μg的Cr,按照樣品加工和樣品制備的方法制備好樣品,并按照測試方法測試其降塵總量,計算其回收率,得到結果見表6。
村民龍江華的房屋距離葡萄種植基地不到100米。目前,57歲的他正在翻修房子,設計了6間套房,準備開辦“農家樂”大干一場。
實施“政府+公司+項目+村民入股”的綜合性發展模式,讓全村人人是股東、戶戶當老板,努力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一體化發展,是近年來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一直探索的方向。
“溜達柴火雞”就是景區與村民以合作分紅、聯合經營、項目加盟、合伙人等多種模式合作,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的有益實踐。
27歲的陳勇是土生土長的泡桐村人,在成為“溜達柴火雞”的負責人之前,他是紅酒小鎮“6號餐廳”的一名服務員。直至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開園,他的生活隨之發生改變。
除了柴火雞,陳勇還在相鄰位置經營著面館、餐廳和茶莊,月均營業額超17萬元,合計解決了11個村民的就近就業問題。
當下,美心紅酒小鎮景區已建成1.5萬多平方米的就業車間,為周邊村民提供近百個工作崗位,用廢棄鋁廠改建而成的鄉村振興農副特產集市,提供30多個免費攤位供村民銷售農副特產。自此,村民有了穩定增收致富的途徑。
34歲的嚴利娜便是鄉村振興農副特產集市中的一員。她和年過八旬的奶奶一起,經營著一家小型餐館,主賣豆花飯,每個月能有8000多元的利潤。
嚴利娜有3個兒子,丈夫在外當漆工。她家的土地流轉給了葡萄園,父母在葡萄園務工,租金和務工收入加起來每年可增收3萬元左右。“我們祖孫倆做點小生意,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養家。”提到現在的生活,嚴利娜滿臉笑意。
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負責人付孝軍介紹,接下來,在立足農業產業的基礎上,他們還打算在葡萄園實施觀賞與銷售一體的高標準復合種養模式。
2020年,美心紅酒小鎮“高速+”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旅示范區被列為重慶市“市級重大產業項目”。
示范區不斷探索農業+文化+交通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強與周邊鄉鎮村落的區域合作,不僅引入萬畝釀酒葡萄及水果種植項目,還引進國際先進的葡萄酒生產技術和釀酒設備,打造集種植、采摘、生產、釀造、銷售、參觀、研學于一體的葡萄酒生產基地。
景區以全新的交農旅融合模式,用多條索道形成一個空中閉環交通網絡,將葡萄園等生態種植園和壩上村莊等區域與鄉村風光串聯起來,形成“一站一景”特色景觀長廊。
所謂交通暢則百業旺,作為景區“交農旅”融合模式的重要一環,索道環線不僅是旅游觀光的文化長廊,更是一條“鄉村振興經濟帶”,改善地形制約,打通鄉村旅游“最后一公里”,以空中游的形式提升游客旅游體驗。
2021年,泡桐村被列為“重慶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也成了人流如織的“網紅村”。
從葡萄3年種植掛果到釀造、灌裝、售賣全產業鏈布局;從葡萄園生態立體種養,林下養殖“溜達雞”售賣,到“溜達雞”特色加工餐飲;從發展生態養殖魚塘養魚到養小龍蝦、泥鰍的逐步探索;從梨樹種植技術的學習到去年開門迎客采摘……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石。一個個項目試點成功到探索發展新產業的生動實踐,逐步形成撬動泡桐村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集群。
“我們的目標是把平價紅酒產業做大做強,做成涪陵繼榨菜后的第二大農業產業化名片,有機會借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優勢走向國際市場。”美心紅酒小鎮副總經理李曉瓊表示。
涪陵區藺市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新育介紹,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今后將圍繞農業觀光旅游,將生態葡萄園、壩上村莊、油菜花田等鄉村風光與濱江休閑區、戶外拓展區,通過空中索道交通網的形式串聯起來。
“在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的同時,示范區還要讓游客體驗不同的紅酒生態文化,感受不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打造‘網紅葡萄園’景點。”周新育說。
從葡萄產業助農增收,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展望未來,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計劃打造精品紅酒莊園,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這里鋪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