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關于擴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范圍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的意見》,明確新增異地電子繳稅、臨時居民身份證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和待遇申請、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結算等22項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
◎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情況報告》,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步提升,2021年,全國農作物秸稈利用量6.47億噸,綜合利用率達88.1%。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和電風扇兩類產品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修訂)的通知》,明確將做好能源效率標識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農業農村部召開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工作推進視頻會,全面推進豆粕減量替代行動,促進養殖業節糧降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工業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引導和支持用人單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決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身、安心、安業。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稅前扣除力度的公告》,明確高新技術企業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允許當年一次性全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并允許在稅前實行100%加計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水利部印發《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實施方案(2023—2027年)》,部署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工作。
◎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優師計劃”師范生培養工作的通知》,倡導增設鄉村振興相關課程,強化教育實踐環節。
◎水利部、公安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河湖安全保護工作的意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加大河湖安全保護力度。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關于開展老年營養改善行動的通知》,決定2022—2025年在全國組織開展老年營養改善行動,進一步改善老年人營養健康狀況。
◎江蘇省印發《“十四五”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動態儲備工作方案》,明確2023年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儲備的工作部署。
◎山東省擬推薦申報115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含農民用水合作示范組織),評定1125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含農民用水合作示范組織)。
◎海南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中國銀保監會海南監管局聯合印發《海南省市縣漁業養殖保險獎補實施方案》,單個項目獎補金額可達100萬元。
◎甘肅省印發《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綜合示范區建設規劃(2021—2025)》,啟動綜合示范區創建,通過整合資源、聚集要素、重點突破、典型示范,探索推進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路徑。
◎江西省首次增加專項獎補資金,對成功獲評國家級示范創建榮譽的市(縣、區)共撥付了1240萬元獎補資金。
◎陜西省聚焦26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農業主導產業,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撐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推動人才下沉、科技下鄉。
◎寧夏回族自治區出臺《關于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實施方案》,由以往以工代賑只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實施,拓展到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等八大建設領域,將勞務報酬占中央預算內以工代賑投資、自治區預算內投資比例提高到30%以上。
◎廣西壯族自治區印發《關于組織實施2022年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專項計劃工作方案》,計劃招用5006名高校畢業生到44個國家和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部分行政村工作2年。
◎湖北省計劃在未來3年重點打造100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100個現代農業科技特色基地和100個現代農業科技中試基地。
◎河北省再次提高部分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在鄉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準每人每月提高150元。
◎青海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印發《青海省輪式拖拉機省級累加補貼實施方案》,每年新增補貼800萬元。
◎四川省組織開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送碼入戶、一鍵貸款”信貸直通專項活動,為涉農主體發放貸款2.2億元。
◎上海市印發《上海市糧食生產無人農場建設獎補實施辦法(試行)》,對成功建設糧食生產無人農場的經營主體,按照通過市級驗收的建設面積,市級財政給予每1000畝70萬元的獎補,鼓勵區級財政加大獎補力度。
(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