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英

7 月29 日,游客在長沙市黃興路步行街拍照(陳振海/ 攝)
12月21日,“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發布,長沙連續15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多年來,長沙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發展為民、品質宜民、實事惠民、善治安民,不斷擦亮“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一閃亮名片,長沙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與遠方”。
“建設人民的幸福城市、幸福的人民城市,是長沙矢志不渝的追求。”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澎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高質量發展是幸福城市的根本前提,長沙堅持以高質量城市發展夯實“幸福”底座,為幸福城市生活注入源源不竭的基礎動力。
一方面,著力提升綜合實力。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做到精準防控不“封城”,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推動經濟企穩回升、穩中有進,前3季度經濟增速位居全國萬億級城市第2位。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中國V谷”加速騰飛,岳麓山實驗室、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湘江實驗室、芙蓉實驗室等四大實驗室成為戰略科技力量,創新能力連續三年居國家創新型城市第8位。
在長沙,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4萬元臺階,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另一方面,著力壯大優勢產業。
長沙全力打造“三個高地”,精心培育22條產業鏈,工程機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2個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全球第二個在工程機械領域擁有5家以上“50強”企業的城市。同時,長沙作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各類夜經濟網紅地標、新晉品牌、新消費模式等在這里孕育和走紅,產業長紅讓長沙創新有平臺、創業有底氣、就業有機會。
此外,著力增強承載能力。按照“四精五有”標準,長沙積極推動城市內涵式增長。65條主次干道舊貌換新顏,1000多條支路街巷變得清新可人,湘江“一江兩岸”景觀亮化成為靚麗風景線,涌現出一批歷史街區、街角花園、“口袋公園”的打卡勝地;藍天、碧水、凈土形成新的競爭力,長沙味、湖湘韻、中國范、國際化,長沙越來越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藍天、碧水、凈土形成新的競爭力, 長沙味、湖湘韻、中國范、國際化,長沙越來越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以改革破難題,向開放要活力。長沙堅持以高水平改革開放拓展“幸福”空間。
這座城市始終以開放胸襟擁抱世界。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入選全國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十佳園區,中非經貿博覽會、世界計算機大會永久落戶長沙,中歐班列(長沙)開行1000列以上,初步構建通達五大洲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全市實際使用外資和對外實際投資增幅均居中部城市首位,朋友圈滿滿國際范。
長沙堅持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價值鏈、人才鏈“五鏈”融合,打造營商環境3.0版本。創建24小時“不打烊”數字政府,高頻政務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全覆蓋。在2022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長沙躍居全國第6。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為幸福長沙的閃亮名片。
堅持“房住不炒”,房價收入比為全國50座重點城市最低,房價比較優勢成為市民幸福的重要源泉。
陳澎表示:“我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惜人才,真心愛才、全力引才、大膽用才,持續實施人才強市戰略。”
據介紹,長沙出臺了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激勵關懷“長沙工匠”16條,平均每年新增各類人才30萬,人才吸引力指數躍居中部第一,獲評全國首批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各類人才與星城長沙之間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創造高品質生活,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是幸福城市建設的價值追求。長沙堅持以高品質生活豐富人民“幸福”內涵。
在完善民生保障體系方面,長沙注重筑牢民生底板,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力推進“保交樓、穩民生”,風險樓盤全面復工,停工風險基本消除。特別是持續大力度推進棚戶區、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三年改造棚戶區197.54萬平方米、城中村25個、危舊房1200棟,近40萬居民圓了安居夢、宜居夢。
在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方面,15分鐘生活圈、“1530”就醫圈、5分鐘養老服務圈、智慧醫養等實現城區全覆蓋,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門口升級。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學校比例占80%以上,“雙減”工作經驗在全國被推介。公共文化示范區創新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多次上榜全國熱門旅游目的地。
在提升文明創建水平方面,長沙在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上,全力創建文明典范城市。樹牢全齡友好理念,用心建設兒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關愛城市,讓不同群體共享城市幸福溫度;堅持全域創建,147萬雷鋒志愿者活躍在城鄉大街小巷,192人(組)入榜“中國好人”,文明行動蔚然成風。
高效能治理是幸福城市的內在要求,長沙堅持以高效能社會治理增添“幸福”成色,打造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樣板。
堅持數字賦能。以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為抓手,長沙大力推進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建設,連續兩年蟬聯“中國領軍智慧城市”。依托網格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礎優勢,將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下沉到社區,開展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手機短信微信服務等,老百姓辦事更加方便,數字賦能讓生活更加美好。
堅持法治為上。長沙成功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建成湖南省首個行政執法公示平臺。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構建了“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推動矛盾化解從終端裁決向源頭化解延伸。重點破解立案難、執行難問題,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亮各個角落,法治為幸福長沙保駕護航。
堅持安全托底。共建共享更高水平的平安城市,長沙以前所未有的決心開展自建房安全整治和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保持“雙下降”。構筑“環長沙安保防護圈”,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市民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守護了穩穩的幸福。
(根據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澎在“2022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的致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