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漫子

2022年12月17日, 北京,英嘉國際影城,CINITY 影院系統
由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水之道》于2022年12月16日正式登陸中國各大院線,為沉寂許久的電影市場注入了暖意。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阿凡達:水之道》上映首日,全國影院營業率為83.2%,營業影院10398家,是繼10月5日之后,時隔71天影院營業率重回80%。
13年前,卡梅隆在第一部《阿凡達》中為觀眾營造了一個夢幻絢麗的潘多拉世界,也是這部電影,推動了電影3D技術的革新,并引領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基建”浪潮。
時隔13年,這個傳奇電影IP能否再次驚艷觀眾?“阿凡達”與中國電影市場產生了怎樣的奇妙碰撞?
盡管《阿凡達:水之道》在劇情和人物上不如第一部那樣工整渾然,但業內人士大多認同:這部續作依舊在特效技術上走在時代前沿。
卡梅隆形容,《阿凡達:水之道》是其“寫給深海的一封情書”。電影中,美輪美奐的水下景觀、搖曳的海洋生物、震撼人心的海底冒險、可愛又忠誠的圖鯤,無不令人心馳神往。
“鏡頭中的水下世界,讓人感受到卡梅隆對海洋無盡的熱愛。”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技術學院教授黃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水的質感非常真實、誘人,人物手部的建模和皮膚紋理的渲染也都達到了新的高度,每一個細微的褶皺都清晰可見。”
許多觀眾還注意到了這些細枝末節的打磨:叢林交戰時顯現出不同狀態的火焰、火星、煙霧、粉塵;落到皮膚上的雨滴反射著遠處的火光;還有海灘上一深一淺的腳印和揚沙……
“特效技術實現的效果渾然圓融,毫無突兀質感,就像實拍一樣。但也許會讓觀眾因此低估這部電影的制作難度。”著名電影攝影師趙曉時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實際上,“水的問題”,幾乎是電影技術領域最難被攻克的難題。
過去,《海王》《深海異獸》中的水下場景全部采用“干拍濕”方式完成,即演員在陸地拍攝,通過吊威亞等方式模擬水中移動,再加上煙霧、濾鏡和后期特效營造水中效果。但這種方式的問題是,毛發的擺動、皮膚的狀態、角色的運動狀態都不夠真實。
由于《阿凡達:水之道》場景中水無處不在,電影采用了全新軟件和方法進行拍攝,單是研發就耗時超過五年。五年間,拍攝團隊完整升級了水下動捕的一整套系統,開發了水下3D攝影機DeepX 3D攝影系統,在大幅提升畫質和清晰度的同時,減少普通設備水下拍攝時面臨的畸變問題。為復刻真實的海洋環境,包括水波、氣泡、海浪,拍攝團隊還制造了一只巨型水箱,并發明配備了一套螺旋槳系統,用于在水箱里制造浪流。
作為目前全球電影市場份額第一的國家,中國近年來不斷研究銀幕新技術。
“電影導演親自下海溝,深入研究了海洋,構造了全新的海洋生物和植物,還創造了動捕技術,重新設計了制作流程,做了其他創作者聞所未聞的事情。用做研究的方法和態度做電影,這樣的創作者值得嘉獎。”影評人譚飛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阿凡達”系列的演變,不僅見證了視效大片拍攝手法和制作技術的飛躍,也見證了中國電影放映技術的進步。
趙曉時發現,“與13年前大家只能選擇IMAX影廳不同,《阿凡達:水之道》在中國內地上映首周,選擇CINITY影廳的觀眾越來越多”。
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0年和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連續兩年超越北美,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作為目前全球電影市場份額第一的國家,中國近年來不斷研究銀幕新技術。華夏電影發布于2019年的CINITY影廳技術,綜合了4K、3D、高亮度、高幀率、高動態范圍、廣色域、音頻7項電影的高新技術,能為觀眾打造更細膩飽滿、有質感的畫面效果。
《阿凡達:水之道》的制片人喬恩·蘭道說,得益于中國公司研發的先進放映技術CINITY,如今我們可以在電影院呈現更高水準的畫質。
如果CINITY放映系統真如卡梅隆希望的那樣“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將激勵更多中國自主研發新技術發展提速,改寫中國電影史的脈絡篇章。
“阿凡達”不只引發視覺、技術層面的探討,也引發從業者的思考:應該給觀眾提供怎樣的大銀幕作品?
科幻作家馬之恒在《阿凡達:水之道》中感受到了文化層面的中西聯結。“這一部比前作更悉心講述了家的重要性。不只是杰克的家庭,連野心勃勃的柯邁斯上校也遇上了親情的挑戰。‘家’的主題,相信會讓許多中國觀眾動容。”馬之恒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此外,“水之道”這一命名所暗藏的哲學意蘊,也讓人不由地想到老子的“水幾于道”。
“水無形而有萬形,水無物能容萬物”。恰好這部影片中也有一句臺詞:“海洋連接萬物,見證你的到來,也目送你的歸去。”
馬之恒認為,《阿凡達:水之道》表達了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人與其他生命存在方式的反思,傳遞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哲學,“天人合一,正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
“科幻小說、科幻電影能有這樣一層精神內涵,創作就會更加豐滿、更具思想深度,為觀眾提供新的視角。”馬之恒認為。
事實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電影創作的富礦,有待于更多創作者對之進行深入挖掘。探尋傳統文化的創意化、現代化書寫,應成為中國電影人的一種文化自覺。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2022年12月28日,《阿凡達:水之道》已在中國內地創造超過7億元票房。從業者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措施逐漸完善,加上公眾逐漸走出疫情陰霾,未來影視行業的寒冬會逐漸步入尾聲。
電影市場不會因為一部電影就被迅速召回,而更需要多元類型影片的持續輸血。專業人士認為,目前最缺乏實現技術與藝術的深度契合,體現人文關懷、深諳民族文化底蘊的爆款作品。
中國電影集團董事長傅若清近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電影還是有很旺盛的生命力,關鍵是我們電影從業者怎么能夠更好地將觀眾的觀影熱情和觀影習慣找回來。這面臨兩個問題:第一要有更多深入人心的影片;第二要有更好的表達形式。‘破舊失序’的影院,‘灰暗無光’的銀幕,肯定沒有市場。”
萬變不離其宗,好作品才是硬道理。電影市場的繁榮歸根結底有賴于高質量作品的涌現,在多屏競爭的時代,觀眾對于優質內容的渴望始終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