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璇

雪山與飛機同框( 劉偉/ 攝)
雙流是國家級天府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臨空經濟示范區的重要承載地。近年來,雙流憑借著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奮進之志,正努力成為以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為引領的立體開放主陣地、適航產業增長極、宜居宜業典范區。
空港是雙流最鮮明的特質。雙流借“機”起飛,不斷發力航空產業,為這座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了從“城市的機場”向“機場的城市”價值飛躍。
2022年1月18日,空客公司宣布“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正式落戶雙流,這是空客在歐洲之外的首個飛機循環利用項目,標志著雙流成功“飛”入了全球航空產業圈,融入全球航空產業格局。2023年9月,該項目將正式投運,未來將實現產業規模超210億元,與天津的空客飛機組裝中心形成“北裝南修”發展格局。
時鐘回撥3年——2019年10月,中國商飛大飛機示范產業園在雙流自貿試驗區正式開園運營,它是國內首家定位為國產商用飛機規模化運營和產業化孵化的航空產業園,為ARJ21等國產民機提供全方位支撐。2021年11月,成都航空ARJ21飛機整機維修在產業園啟動。這是第一次在四川地區開展的國產民機高級別定檢維修,意味著成都雙流已具備國產民機高級別定檢維修能力,成為全國國產民機維修領域的產業地標。
通過持續建圈強鏈,雙流航空產業已形成疊加效應。如今,國際空港經濟區不到5平方公里的面積,已布局空客、中國商飛等多家航空鏈主企業,集聚民航機載航電適航審定中心、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飛行校驗中心、航空醫學中心等4大功能性平臺,匯聚加德納航空、Ameco、四川國際等20余家航空維修企業,繪就了從造飛機、修飛機、改飛機到拆飛機的產業全景圖。
圍繞“做強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的核心功能,雙流做優精品商務航線,并構建泛歐泛亞航空貨運樞紐,布局全球貨運網絡體系,打通多式聯運陸海新通道,打開對外開放的另一扇大門。
目前,雙流機場已經形成了覆蓋全球五大洲重要物流節點城市的30條國際貨運航線網絡。
2022年2月,繼順豐西部航空貨運樞紐、順豐四川分撥中心和物聯云倉花落雙流之后,順豐航空中國西部總部落戶雙流,它將在10年內布局50架貨機,輻射全國,覆蓋歐亞。此外,雙流還在2022年以來引進宏遠航空、德迅物流、DHL等全球知名貨代企業和德邦、圓通等重大物流項目12個,構建起航空貨運全產業鏈。
空港是雙流最鮮明的特質。雙流借“ 機” 起飛,不斷發力航空產業,為這座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了從“城市的機場”向“機場的城市”價值飛躍。
2022年是中國和巴西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雙流開通了“成都—馬德里—圣保羅”國際貨運航線。這條跨越洲際的重要物流通道聯通了歐洲和南美洲兩大市場,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首條連接南美洲的貨運航線。
航線的開通為貿易創造了條件。2022年11月,南美洲智利的車厘子首次通過成都雙流口岸進口;在春節前,還將有17個全貨運包機,共搭載超過2100噸的智利車厘子在成都口岸通關,進入中國市場。進口三文魚、海鮮和肉類也將從世界各地涌入成都,進一步豐富市民的菜籃子、餐桌子。
除了空中走廊,在陸地上,四通八達的跨國鐵路網也進一步拉近了雙流與世界的距離。2021年,經欽州港至東南亞的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海鐵聯運班列成功實現首發,雙流實現了航空港和海港之間的無縫銜接,構建起“空鐵公海”多式聯運一體化交通體系。
作為全國首條“航空+”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已累計開行國際班列285列,往返運輸貨物10749標箱,輻射波蘭、德國、俄羅斯、老撾、泰國、哈薩克斯坦等13個國家,新增外貿貨值超過15億元。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雙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推動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
在雙流,幸福美好、宜居宜業的理想生活圖景正一筆筆勾勒成型。市民游客或是綠道騎行,或是草地露營,公園城市帶來的詩意和美好,早已成為每個雙流人日常生活的標配。
以344公里空港綠道為脈,雙流串聯起13211畝環城生態公園雙流段、800畝永安湖森林公園、4500 畝空港公園、1.3萬畝空港花田等生態資源;建成區綠地總面積4808公頃、綠地率達到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6平方米,“推窗見綠、邁步進園”,生態空間與城市空間相融共生、和諧統一。
2021年,雙流空氣優良天數相較于2016年增加了120天,城市與雪山同框的天數也越來越多,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形象更加美麗清晰。錦江黃龍溪國考斷面水質從劣五類提升至三類,一江清水自此流出成都。2022年11月19日,雙流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雙流的戶籍人口67萬,常住人口147萬,實際管理服務人口183.5萬,是成都市凈流入人口最多的區。
雙流將全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治理各領域全過程,推動103項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在全國首創“以辦大學的理念辦社區”,與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知名院校共同創辦“空港新居民大學”。在這里,10萬產業工人可以學習業務技能、文化知識,可以學彈琴、學唱歌、學打球,甚至可以學做菜、學談戀愛。
同時,雙流以“可感可及”的服務助力企業經營幸福。設立“企業幸福中心”,出臺“企業咖啡時”,雙流不斷完善“需求挖掘、訴求回應、政策落地”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實現115項行政許可事項“一顆印章管審批”,企業滿意率達98.85%,2018年以來已連續四年榮獲中國營商環境百佳示范縣市。
此外,雙流正著力推動建設全齡友好社會。
教育方面,雙流年均投入教育經費超20億元,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53所、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區屬高中實現省級示范全覆蓋,獲批全國首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示范區”。
醫療方面,雙流建成投用華西空港醫院、區中醫醫院等8所醫院,率先在全省實現區級醫院“三甲”全覆蓋,讓每個市民享有家門口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持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實現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3%,讓18萬老年人在雙流安享晚年。
(根據成都市雙流區副區長、黨組成員龔光輝在“2022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的致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