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英
長沙縣,亦稱星沙,建城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縣域國土面積1756平方公里,是一座鐘靈毓秀、資源優渥、產業發達的活力之城。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迄今已舉辦十六屆,不靠海、不沿邊的長沙縣,每次都能拿到幸福的入場券。這里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對輝煌事業的熱切期盼,更有對未來宏圖的壯志雄心。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時間鐫刻足跡,奮斗鑄就幸福。十年來,星沙用砥礪奮進繪寫出氣勢恢弘的幸福畫卷。
“奮斗的星沙更幸福?!遍L沙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悉潤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2022 年,長沙縣、長沙經開區凈增市場主體2.5 萬戶,市場主體總量超18.9 萬余戶,投資潛力持續轉換為高質量發展動力。
在星沙,高質量的產業是幸福的基石?;盍妱?、蓬勃向上的經濟,讓長沙縣人的幸福更有底氣。
2022年12月,中郡研究所發布了《第二十二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在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全國縣域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百強縣兩份榜單中,長沙縣均位列全國第5位。
2021年,長沙縣的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產業項目持續引領高質量發展,形成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三大千億級產業,產業發展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
如今,越來越多打著“星沙智造”標簽的產品揚帆出海,在國際市場中開疆拓土,展示中國工程機械的實力與高度。在最新公布的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有四家在長沙縣。
“為了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長沙縣堅持親商安商,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致力于打造‘無改革,不星沙’的金字招牌?!蓖跸櫛硎尽?/p>
2021年,長沙縣榮膺“中國國際化高質量發展建設標桿縣”“中國企業家幸福感最強縣”。2022年11月,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縣”榜單,長沙縣位列全國第8,連續五年穩居中西部第一。
營商環境的沃土,帶來投資興業的熱潮。2022年,長沙縣、長沙經開區凈增市場主體2.5萬戶,市場主體總量超18.9萬余戶,投資潛力持續轉換為高質量發展動力。
在星沙,高標準的保障筑牢幸福的屏障。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長沙縣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公共服務為幸福升溫。大力推進“五好”教育工程,家門口上好學;建成15分鐘就醫圈,實現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創新實施“1+N+6”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養老變“享老”……不斷完善的公共服務,讓幸福更有厚度。
從“新增財力80%用于改善民生”的莊嚴承諾,到一步一個腳印快速推進各項民生工程,十年來,長沙縣始終堅持民生優先理念,著力解決群眾最關注、最急需的行路、飲水、看病、上學、養老、住房等生活問題,使得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眾。
共同富裕為幸福加碼。厚實的經濟實力奠定了幸福的基礎,共同富裕則是實現幸福提質的更高追求。
長沙縣堅持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分好蛋糕”,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數據顯示,2021年長沙縣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4,居全國縣域前列。2022年7月,中郡研究所發布2021年全國縣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0名縣市名單,長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0781元,為中西部第一。

松雅湖民居(盧七星/攝)
在星沙,高水平的環境擦亮幸福的底色。這座城市的發展,見證了產業的加速跑,氤氳著商圈的煙火氣,折射出市民的幸福感。
人在花旁行,車從樹下過。盛夏時節,走在長沙縣的大街小巷,市民推窗即景、開門見綠、出門進園,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詩和遠方”;松雅湖畔,盡享湖光山色,掬一捧湖水,碧波蕩漾,目之所及皆詩情畫意。
近年來,長沙縣不斷提高經濟增長“含綠量”,全力創建“兩山”實踐基地,榮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實現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從GDP到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長沙縣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越走越寬。
基礎設施持續提質升級。2022年以來,圍繞“城鄉品質提檔年”行動,長沙縣不斷優化城市總體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備,市容市貌不斷煥然。
在星沙,高程度的文明激發幸福的活力。長沙縣紅色資源豐富密集、紅色傳統底蘊深厚、紅色基因生生不息。這里先后涌現出黃興、楊開慧、田漢、徐特立等一大批革命先驅和仁人志士,是全國第一批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
十年來,長沙縣將紅色文化融入城市建設,將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脈,人民群眾的精神幸福感、文化獲得感顯著提升。這里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挖掘和文化遺產的保護,不斷加快革命文物普查、保護和利用工作,讓浸染了歷史風云、先輩熱血的紅色遺產“活”起來。
目前,長沙縣擁有革命遺址和其他遺址83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點42處,全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共6個。通過大館帶小館,紅色地標串珠成鏈,構筑了獨特的紅色文化矩陣。
紅色基因根植于內心中,綻放在行動上。2022年4月,一場暴雨導致部分路段發生積水,某小區保潔員劉愛明站在小腿深的積水里,背著附近學校的學生趟過積水。到積水退去時,她已經在水里泡了近兩個小時。相關短視頻刷屏網絡,感動無數網友,總點贊量超百萬。劉愛明本人獲評“中國網事·感動2022”季度網絡感動人物。
“錨定幸福目標,激發奮斗豪情。涓滴之力能匯聚成磅礴偉力,星沙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星沙人民的幸福前景必將更加光明。”王悉潤說。
(根據長沙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悉潤在“2022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的致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