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郭曉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呂梁市孝義市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注重農業產業鏈的銜接,激活土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一批帶動性強、受益面廣的村集體企業,給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活力。
1月3日,《科學導報》記者走進位于孝義市的山西金龍山集團食品有限公司面粉廠,在全自動化生產車間看到,伴隨著機器陣陣的轟鳴聲和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經過洗麥、潤麥、研磨等多道工序,一粒粒小麥被研磨成各種精度的面粉并進行封包,整整齊齊碼垛在成品車間,等待打包發貨。
“面粉廠每8小時產面粉100噸,生產的精粉、專用粉、特一粉等產品純度高、粉質細,是目前我們市規模最大的面粉加工廠。”一位生產管理人員自豪地說。
面粉廠廠長宋濟濤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留義村“兩委”班子持續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村里流轉千余畝土地進行農作物種植,并以留義村股民集體入股、參與管理的方式,注資1000萬元規劃建設了山西金龍山集團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與金龍山風景名勝區以及葡萄種植莊園雙向鏈接,實現了“種植—加工—觀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運行。
“我們擁有300余畝種植著優良品種的麥子試驗田,依托國內一流的百噸級自動化專業加工生產全套設備,建立起成熟、穩定的生產流水線,我們將努力生產企業用心、百姓放心、客戶安心的‘三心’級社會好口碑產品。”金龍山集團食品有限公司面粉廠廠長宋濟濤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道。據悉,首批特精粉已在質檢合格后向留義村限量供應,作為節日福利向村民發放,群眾反響良好。
據介紹,該公司成立至今,已為留義村以及其他村鎮提供就業崗位30余個,并通過向貧困村采購小麥原料有效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宋濟濤表示,公司今后將持續延長產業鏈條,打造集食品加工、葡萄酒釀造、蔬菜水果種植于一體的生產車間,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在建設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新農村道路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