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楊(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5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安全意識不斷提升,政府、社會、企業等各個主體都在不斷強化安全教育,但傳統說教和理論培訓收效甚微,難以規范并落實人員行為模式。如江蘇某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政府都做出明確指示要求政府、社會、企業加強監測預警,強化安全教育培訓。
傳統“照本宣科”的安全培訓模式理論性較強,理論知識和現場生產工作難以結合,且缺乏操作體驗和現場實踐,往往收效甚微。早在2012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中就已經明確要求開展實物教室培訓工作,牢固樹立“培訓不到位是重大的安全隱患,培訓是對企業員工最好的福利”的思想,故在岳陽油庫改造前特別建設安全實物教室,提高現場人員與承包商的安全水平。
安全實物教室培訓能讓受訓者在觀看、參與、體驗的過程中,通過“聽、看、做”等形式、把思維與行動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對公司安全管控的重點領域、相關的項目風險及引發的后果有更深入的了解,加深對安全重要性、提高安全技能的認識和對風險的認知,從而減少生產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1]。
(1)政府對安全管理的需求。提升國民素質及自身執法能力,減少事故發生,凸顯外在形式,體現政治內涵。(2)企業安全技能提升的需求。作業人員能夠認知和防范現場事故,消除不可接受風險。(3)國民安全避險的實用需求。關注家人安全、避免意外傷害。
(1)體現社會責任、展示企業實力。設計過程中兼顧政府執法人員和公益培訓功能,植入企業技術特點和專項安全產品能力。(2)創造交流平臺,獲取廣闊資源。以實物教室培訓為對外交流平臺,促進產業發展和對外交流合作。(3)拓展業務空間、創建公司品牌。通過實物教學取得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以其作為安全服務窗口,提升客戶及口碑,實現品牌效益的良性發展。(4)引領行業發展,主導產業未來。對實物培訓核心課題進行深度研發,形成系列產品,引領市場。
針對企業生產中存在的風險,采用體感和可視化的方法進行直觀呈現。通過講解、展示以及實操演示和訓練的手段實施教育培訓,使學員能夠快速認知風險的本質,并能夠根據現場條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風險、避免傷害。知識技能轉化方式:具象感知+關聯性思維+體感、體驗+行為習慣訓練。
以化工企業不可接受風險的作業內容為基礎,將高處作業、限制空間作業等風險較大的作業作為主體,突出危險化學品現場安全管控和應急處置,包括危險化學品基礎知識和化工企業重大危險源知識、粉塵防控、液氨防控、危險化學品泄漏搶險、危險化學品泄漏處置、應急指揮等。
設計功能區劃分為前廳走廊景觀墻、安全文化導入區、服務站、開關間、培訓教室、急救站(休息區)、各培訓體驗功能模塊區、演練區(含辦公區)、感悟區(含留影墻)。培訓模塊構建初步設計是產品的核心功能設計,依據需求、定位,確定主題內容。建立、明確具體的功能模塊,橫向結合包裝設計、宣貫廣告設計、效果手段設計的可行性和特點,確定模塊內容。內在層次邏輯設計包含以下內容。工業生產過程包括遞進式設計(基礎→作業→重點→事故應急);情緒節奏設計(凈化教育→興趣引導→付出回報→建立成就);情節性設計(“虎頭”→“熊腰”→“豹尾”→回顧);教學環境設計(場地認可→層次漸入→明暗呼應→參與互動)。
安全實物教室共包括風險辨識模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模塊、液氨專項知識模塊、粉塵專項知識模塊、危險化學品泄漏搶險模塊、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模塊(含泄漏物收集、通用救援)、進入限制空間作業安全、吊裝作業(含作業現場、場地環境安全)、高處安全、動火安全、電氣安全、標識知識、工具安全、職業健康、安全勞動保護用品、火災消防、現場急救、人員逃生等十八個模塊,實物培訓模塊的設計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和作業風險特點而定。
(1)風險辨識模塊
將現場作業的各類風險設計在實物、畫板、模擬場景當中,不少于200個風險點,以個人和小組的形式進行查找,也可用于展示介紹風險。
(2)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模塊
位于主題展區,與大屏、沙盤為一體,進行安全實物教室實踐及成果展示,應用教學機系統進行介紹。危險化學品沙盤整體構建企業重點、危化重點、危險源、應急資源等企業主要風險及管控。
(3) 液氨專項知識模塊
液氨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的風險及控制,體感、味覺可通過液氨和親水性食物添加劑實施。
(4) 粉塵專項知識模塊
介紹粉塵的類型、危害、安全控制,以及除塵設備設施、降塵抑爆辦法、泄漏設計及人員安全防護、應急處置說明。
(5)危險化學品泄漏搶險模塊
針對罐體、管線、閥門、彎頭等各處漏點,以及不同的危險化學品介質及其壓力、溫度、流量特點進行帶壓堵漏或預防性防護,如圖1所示。

圖1 危險化學品泄漏搶險模塊
(6)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模塊
對應急流程進行介紹,參觀現場處置卡并進行應用說明,包括現場指揮要領介紹、演練過程介紹,以及培訓過程中可組成救援隊伍進行現場演練。
(7)進入限制空間作業模塊
介紹限制空間的定義、種類及風險,對通風、換氣、安全防護、氣體檢測、臨時照明、應急救援、作業現場管理及作業許可進行講解,如圖2所示。

圖2 限制空間作業模塊
(8)吊裝作業模塊
以吊裝作業為基礎進行作業和現場控制管理,對作業環境風險辨識和控制措施、管理辦法。對吊機、系物和被系物、作業許可、環境物資和人員管理、交叉作業進行講解。
(9)高處作業模塊
通過高處作業事故演示和體驗,使相關人員認識到作業的安全行為和遵守標準的重要性。對高處作業的指示逐一進行講解和訓練,包括高臺、腳手架、梯子等涉及物的穩定性及相關防護設備,以及人的安全行為與安全防護用品正確使用、高處懸空應急救援。
(10)動火作業模塊
通過危險區劃分設定場所,進行動火作業風險管理,并在隱患排查點進行現場控制。
(11)電氣安全模塊
闡述電的基本原理及對人體的影響、電能意外釋放的途徑和危險,對防爆電器進行系統說明,介紹設備原理以及對電器產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如圖3所示。

圖3 電氣安全模塊
(12)標識知識模塊
以危險化學品標識為主體,配合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標識,了解安全生產標識系統和標識的現場使用要領。通過電子標識辨識、連連看等形式進行人員標識認知培訓教育。
(13)工具安全模塊
選擇和使用基本工具、電動工具、氣動工具、防爆工具,針對刺傷、切傷、擠傷、碰傷、電傷、打擊傷等各類工具傷害特點進行場地安全控制。
(14)職業健康模塊
介紹職業危害因素和傷害內容,包括危險化學品、有毒物質、粉塵。主要物理因素包括高溫、低溫、噪聲、輻射,其中還包括簡單的生物、生理和心理因素。
(15)安全勞動防護用品模塊
介紹各類防護用品,包括頭部防護、聽力保護、眼部防護、手部防護、腳部防護、身體防護、呼吸防護七類用品,同時包括安全帶、防墜器等相關防護器具和救援防護用品。對主要防護用品進行正確選擇、使用培訓和穿戴訓練。
(16)火災消防模塊
以火災、爆炸認知和消防系統使用培訓為主體進行,介紹工業現場火災燃爆影響范圍、滅火設備選擇和滅火劑量匹配、基礎火災動力學等核心內容。
(17)現場急救模塊
對受傷人員進行救護,主要包括擔架搬運、徒手搬運、心肺復蘇(CPR)、骨折包扎、止血等內容。
(18)人員逃生
通過煙霧、聲、光、電等手段,模擬真實火災情景,在各種障礙和危險場所增設應急燈、安全出口標示牌,加入傾斜屋、逃生設施訓練,體驗者使用逃生道具,采取正確方式完成逃生過程。
一年多以來的安全實物培訓實踐,對進入油庫施工的承包商與站內員工起到了有效的培訓作用,推廣以“實物教學”為主的培訓方式,快速培訓一大批承包商、現場監督人員與現場員工,能夠迅速對現場高風險作業建立感性認知,掌握安全作業的操作要點,提升員工的危險辨識與風險控制能力,從而有效減少油庫改造期間發生的安全事故。
通過實物培訓,逐漸形成理論結合實際的培訓模式,以實物模擬的方式立體呈現了現場將會發生的作業類型,使培訓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獲得“沉浸式”的培訓體驗,有效激發學員的培訓興趣,在實際體驗與訓練中掌握高風險作業的安全管理要點。
自安全實物教室建成以來,每一批入場的承包商都會由現場監督人員或安全管理人員通過安全實物的模式進行培訓,培訓承包商及現場員工500余人,整個改造過程中未發生一起人員傷害事故,大大降低了各類人員因安全意識薄弱或安全知識欠缺而帶來的風險,有效保障了企業在施工期間的安全。
上述有效的理論結合實際的實踐培訓,大大提高了學員對培訓的興趣,達到快速提高企業員工和承包商員工安全素質的目的。企業綜合戰略與人才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能夠推動企業實現安全發展和平穩發展[2]。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安全實物教室也會結合現代科技元素,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成為今后培訓的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