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琪
(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3)
奧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不斷激勵人類的全面發展。且競技比賽中強調的尊重、公正、超越、團結、和平等道德規范,都是引導著社會進步的重要道德原則。競技體育是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對人類健康、和平、團結、拼搏、公正,以及觀賞者的審美培育有重要作用。通過參與競技體育活動或觀賞競技體育表演,可以培養人們的審美意識,提升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借鑒西方關于充分利用競技體育的教育功能的有益經驗,能促進我國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進一步發揮并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創新路徑、開拓新思維。
競技體育承載著和平與友誼,它打破了民族和國別的界限,將競技體育與人類社會努力追求的美好愿望相融合,帶給人們審美上的享受及精神上的激勵,發揮著特殊的凝聚力,蘊含著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體來說,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集中體現在激勵、團結、導向及美育等方面,激勵人們不斷進取,于公平競爭、團結奮斗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提升了欣賞進而創造美的能力。
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展現著一種積極進取、艱苦奮斗、和平友愛的競技體育精神,同時也體現了運動員追求卓越、敢于突破的堅定信念。競技體育運動員敢于挑戰自然的設限、自我的極限,真正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不斷地完善自我。雖然獲得奧運會金牌的只是少數運動員,但是參賽運動員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面前沒有放棄過,而是不斷地艱苦訓練、奮力拼搏,進而超越自我,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社會的尊重,也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促成了個體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同時,運動員一次次突破自我、奮力拼搏的樣子,也在極大地鼓舞著觀賽者。當代青少年成長的物質條件優越,加上可能遭到西方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不良思潮的侵蝕,容易缺失積極進取的精神意志。針對這一狀況,競技體育發揮著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勵功能,可以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給青少年帶來正能量,以競技精神激勵青少年在學習中也能積極超越自我,在進取中實現自我價值。而且,競技體育也是一種包含著多樣化的強烈情感體驗的全民性的活動,營造的競爭氛圍可以極大地培養青少年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意識,進而激發他們發展的潛力,錘煉青少年的堅強意志和奮斗精神。
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競技體育所倡導的公平競爭、和平、友誼、團結、相互理解的精神,契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這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進而建立團結美好的世界產生著積極的影響。競技體育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鼓勵各具差異的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制度及宗教信仰背景的運動員平等競爭,競技場上不允許有差別對待運動員的意識形態、國籍、膚色及宗教信仰等,各國運動員團結在一起。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時舉國勠力同心,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團結、友善、和諧、文明、熱愛和平的良好形象,也反映了中國崇尚友誼、維護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大國形象。而且,佩戴所代表國家的鮮明標志的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和奪冠時舉國歡慶的激奮狀態更是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課,有利于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中國女排精神就是團結友愛的生動映射,排球作為集體性運動項目,一個人的失誤就會對整個比賽節奏產生巨大的影響,只有高超的運動技術與嚴密的團隊配合,才能發揮出高水平的團隊力量,正是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鼓舞運動員一路向前。
公平競爭是奧林匹克的根本原則。《奧林匹克憲章》指明:要努力使運動中普遍貫徹公平競爭的精神。競技體育的精髓就是公平競爭,競技賽場消弭了一切的不平等、不公正、偏見和歧視,在競技體育賽場上,每位競技參與者都沒有膚色、國籍的差異,具備完全公平的同臺競技條件,嚴肅做到以本身的競技能力來分勝負,這對于引導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有著重要意義。雖然競技比賽中偶爾會產生道德失序的事件,但總體來說競技體育比賽的嚴正性、全面性,競技秩序的公正性、嚴肅性是在各個國家的監督下進行的,如此,競技體育的不公正的道德失范問題很快就會得到糾正。同時,公平競爭的競技精神并不局限于賽場上,還有利于引領公平正義的社會風尚。公平競爭追求及弘揚的是人類平等、公正、團結、友善、堅忍等優秀的品格,這樣,人們在觀看比賽時將這些優秀的品質有意識地嵌入大腦,就會帶著追求團結友愛、公平公正、積極進取的想法欣賞運動員的“競”與“技”,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涵育維護公正秩序的思想觀念及誠信意識,從而對推動社會的良好秩序構建產生積極意義。
競技體育所展示的美感集中于運動員在“競”與“技”的過程中展現出的技藝美、速度美、靈巧美、柔韌美、形體美等,在于運動員外在“競”“技”與內在真、善的統一,突出和崇尚運動形象的真與美,顯示了人類社會對真善美的真摯追求。而且,運動員在技藝展示和積極進取的同時,所表現的誠信比賽的良好道德,展現的為國爭光、頑強拼搏、不驕不躁、團結友善的優秀品格,展現的時代精神美、社會道德美及競技主體的性格情操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美育的重要途徑。因此,競技體育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一就是有利于激發青少年在追求優勝的理想美,培養青少年追求卓越、積極進取、超越自我、敢于斗爭的意志美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情感美。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傳遞給觀眾的勇敢、拼搏與意志,以及對自我的不斷超越和突破,不斷發揮著競技體育的美育功能,為人們樹立審美價值觀營造了生動鮮活的情境,使人們能夠在美的熏陶中欣賞美、感悟美和創造美,進而不斷增強審美意識、審美能力。
在法國,競技體育被看作教育培養青年積極進取、推動人的各類優秀精神品質發展的重要工具。盧梭在其教育理論中就強調用自然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智力及促進個性的全面自由發展,即從小培養青少年對體育的興趣,從欣賞競技比賽開始到產生興趣,在親身參與中提高青少年自由發展和獨立思考能力。在美國,競技體育制度始終秉持“以學校為中心”的原則,其競技人才的培養模式為“學校模式”。美國的基礎教育十分關注學生競技體育的教育及運動技能的水平,中小學會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競技體育教育,注重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體育潛質。英國著名的教育家約翰·洛克的紳士教育理論及托馬斯·阿諾德提出體育實踐都強調了競技體育的教育價值,主張以競技體育為載體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有力地促進了競技體育精神的傳播。德國體育發展的主旋律是“體育為大眾”,著重以競技體育肩負著教育年輕一代、承擔社會責任的重任,推動德國社會的發展,且德國把競技體育作為公益事業來幫扶,積極為競技體育俱樂部提供免費場館,減免俱樂部的稅收,而體育俱樂部則為大眾提供體育鍛煉和提高競技能力機會。這種競技體育的發展模式展現了德國競技體育的公共服務精神,有助于充分調動人們的集體參與熱情,有效發揮了競技體育的凝聚力,具有提升成員的責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通過政府與社會的協同作用,構成彼此規制的合力共同促進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同時有效防止競技體育政治化傾向,這也是很多西方國家所實行的管理方式。英國競技體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發揮主要依靠各種非政府公共組織及民間組織。例如,政府通過的一系列法案為大眾競技體育組織的成長及其競技體育教育的發展,影響力的發揮創造了有益的政策環境。進而,英國體育理事會(UKSport)這一非政府公共組織借助地區體育理事會和46個國家單項體育組織、英國奧委會、殘奧會、地方政府、學校、俱樂部、社區、志愿者等構建穩固的友好協作的關系網絡,構建了政府宏觀管理、社會主導的發展方式和跨領域多部門全方位合作的運行機制。在美國,正是政府部門、社會資源及市場調控有力,給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發揮提供了多維支持。美國政府對競技體育沒有“大包大攬”,而是采用社會化的管理體制,在競技體育的運行等方面,基本由社會組織主導。同時,借助市場機制調節競技體育發展的資源配置,構成了以奧委會為主導,以各個單項體育協會為連接,以及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來詳細執行的合作協調機制,各個層級之間相互獨立,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單獨行使相應的權力,以避免腐敗的出現。
競技體育的法令法規是保障公正競賽的重要力量,是根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原則形成的一種契約。針對競技體育發展中存在的政治化傾向、過度商業化、興奮劑、黑哨、假球等一系列問題,很多西方國家制定了詳細的法規,以維護運動員的個人尊嚴及保障比賽具有公平公正的秩序。強調借助競賽資格對運動員在競賽時的道德行為進行規制,若觸犯了任何法律或者道德的底線,運動員就會被強制剝奪任何競技參與機會,而且這一污點也將永遠無法抹去,從而于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孕育嚴格遵守公正、平等、團結、守紀等競技體育規范。另外,維護各類群體的競技體育公平的參與權利也是西方競技體育法規制度的重要內容。例如,美國在競技體育的參與權利保障上,針對性地就女性、少數族裔和殘疾人等參與競技體育的機會不均、設施匱乏等制定了法律,確保其參與競技體育有法可依。為維護公平公正的競技氛圍,英國從國家戰略層面同各種民間組織團結合作,主動承擔各類國際體育責任與義務,如針對中低等收入國家的各類群體積極開展國際體育激勵及援助項目。
西方關于促進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相關經驗,對我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啟示。我國可以積極創新“體教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寓教于體,以體促教;促進競技體育由行政型向社會性轉化,積極承擔其公共服務職能;依法規范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引導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
寓教于體,以體促教,將競技體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發揮競技體育激勵個體實現自我價值、在團結奮斗中不斷進取、超越自我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此,我國可以借鑒美國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成功經驗,深化教育改革,創新“體教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其一,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依托,促進競技體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學校是競技體育精神傳播和弘揚的重要基地,將競技體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促進教育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方式。運動員是競技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傳播者,更是現代競技運動精神和價值的活態媒介,對競技體育和奧運會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對此,可借助競技體育運動員所展現的公平公正、挑戰極限、團結友誼、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來激勵廣大青少年,對青少年發揮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弘揚積極向上的奧林匹克精神,培育青少年終身體育的優秀行為習慣。其二,以體促教,推動落實崇尚競技運動的群眾教育。發揮國際體育賽事、職業聯賽的帶動作用,凝練中華體育精神,講述中國競技體育故事,利用競技體育的激勵作用帶動全民健身,促進全社會形成崇尚競技體育、熱愛競技體育、積極進取的美好氛圍。同時,也要積極弘揚以人民為中心的競技體育觀,舉辦多種競技形式的群眾參與性競技體育比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鍛煉身體、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讓人民在體育參與中促進思想觀念的轉變,提高滿足感、榮譽感,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如今,我國競技體育水平愈加優異,各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加強,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提升。對此,必須促進競技體育發展模式由行政型轉向社會性,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大力提倡競技體育運動為全民服務,使競技體育能夠穩定科學發展。總體來講,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處于新舊模式轉換階段:一方面,體育部門、政府部門、項目管理的權力過于集中,而且部分職權行為不規范。當前我國競技體育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政府包攬的形式,但競技體育管理模式仍具有突出的行政色彩,而且不僅具有官辦色彩,還有商業化運作的突出特征。因此,我國可以借鑒西方的管理模式,注重簡政放權,以促進競技體育管理模式的自治化,注重發展政府、社會資源、第三方競技體育機構協同發展的管理布局。當然,對于部分市場化運作特征突出的競技項目,政府應更多予以政策、法律的引導,并注重運用行政與道德共同規范的方式促進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促使競技體育履行服務大眾的義務與職能,承擔起為公共體育服務的職能,促進競技體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
面對競技體育行業泛起的黑哨、濫用興奮劑、假球等各種違背競技體育正常運行的失范現象,美國聯邦法律、體育行業法律、體育社會組織和聯盟內部制度構成了全方位的競技體育法規體系,不斷完善相關法令、道德規范和章程條例,推動競技體育的法制化建設水平。對此,我國也要堅持立法先行,根據競技體育領域的新問題、新挑戰,圍繞重點領域,加快完善競技體育法律法規,與時俱進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出臺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規。在體育競賽里,規范工作人員率先守法,尤其是對違反競技體育法律或道德的現象嚴格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在執法方面,健全監督管理機制,打擊“權利”大于“法律”的現象,規范制度性的道德要求,進而有效地促使運動員、裁判員及教練員等競技體育工作人員遵守強制性規范。在競技體育比賽中工作人員的嚴格公正執法是對運動員刻苦訓練和公正秩序的尊重,同時,也能引導競技活動在公平公正的競賽氛圍中進行,這是維護競賽有序推進的關鍵。另外,還要不斷完善信息媒體的法規,加強對輿論傳播的法律引導,堅決打擊惡意散播競技體育事故,力圖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文明有序、遵紀守法、和平互助的競技精神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