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統(tǒng)體育活動不僅能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富有樂趣,而且能促進人們的體能發(fā)展和體質增強,具有一舉兩得之效。
獨竹漂
獨竹漂是發(fā)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種獨特的黔北民間絕技。獨竹漂高手們腳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赤水獨竹漂”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2011年的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獨竹漂第一次被列入運動項目。
蕩秋千
蕩秋千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體育活動之一,尤其受到朝鮮族姑娘喜愛。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時代,是多個民族共有的游藝競技項目。秋千比賽在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土地或草地上進行。秋千架高12米,起蕩臺(供運動員試蕩開始時腳踏用)高1.3米。比賽分為高度和觸鈴比賽兩種。高度比賽是以在規(guī)定的試蕩次數內蕩達的最高點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在規(guī)定的高度和時間內,以運動員觸鈴的次數計算成績。
劃龍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劃龍舟活動。傣族人民每逢潑水節(jié)舉行龍舟賽。龍舟用優(yōu)質木材制造,長約40~50米,寬1米多,50人分兩排席坐劃槳,鑼聲一鳴,競相飛速向前。經傣族人民匠心雕刻的龍舟,有“火龍”“銀龍”“烏龍”“彩龍”等。苗族、水族人民還有賽龍舟捉活鴨的風俗。
摔跤
摔跤在古代又被稱為“角力戲”,是我國較為古老且流傳較廣的一項運動。根據各民族的習俗,民族式摔跤在我國又被分為五類,即:搏克(蒙古式)、北嗄(藏族式)、格(彝族式)、且里西(維吾爾式)、絆跤(滿族、回族式)。云南省民族運動會中,主要是以北嘎、格、且里西等方式為主。
搶花炮
搶花炮是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花炮用鐵筒制成,里面裝火藥和一個鐵環(huán),環(huán)上纏有彩色的線繩。比賽場地呈圓形,直徑超過100米。花炮放在場地中央。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分成甲、乙組,站在場地邊緣,每組人數相等,一般10~30人。比賽時,一個勇敢的青年在音樂伴奏下點燃花炮。隨著一聲巨響,彩色鐵環(huán)被拋向空中。當飛到一定高度后,開始慢慢下落。這時,佇立在賽場邊緣的運動員們爭先恐后地向鐵環(huán)的落處跑去,在各自的同組組員掩護下搶奪鐵環(huán),并突破對方的堵截,以沖刺的速度把鐵環(huán)送到大會主席臺上,先到達者為勝。
吹槍
吹槍是云南省苗族民眾喜愛的一項傳統(tǒng)體育活動,也是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起源于生產勞動,因為槍是苗族民眾用來守護莊稼、打獵的工具。目前,云南省吹槍項目的器材是規(guī)格為長度不超過1.275米的鋁合金吹槍,“子彈”也變成了鋼針和塑料針箭尾插接而成的吹箭。作為正式的比賽項目,吹槍不僅考驗運動員的嘴上功夫,同時眼睛要當“瞄準鏡”,既要穩(wěn)定又要準確,一呼一吸間考驗著選手的協調性。
射弩
射弩是一項在云南、貴州、湖南、廣西等地盛行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弩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又被稱為土弩。瑤、苗、彝等民族都有使用弩的悠久歷史。他們不僅用弩狩獵,還將弩作為裝束和定情的信物。射弩比賽有立姿和跪姿兩種,均為無依托,以射中的環(huán)數計算成績。
板鞋競速
板鞋競速運動是壯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間。2005年,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板鞋競速在標準的田徑場地上進行,場地線寬為5厘米,跑道分道寬2.44~2.50米。比賽板鞋以長100厘米、寬9厘米、厚3厘米的木料制成(以三人板鞋為例)。比賽以在同等的距離內,所用時間長短決定名次。
阿莫朵
生活在中國西南邊疆的苦聰人,每逢佳節(jié)總要燃起一堆堆篝火,伴隨著悠揚的竹笛聲,載歌載舞來打“阿莫朵”。“阿莫朵”是用棕葉制作的雞毛球,中間細、底腳大,插上三根雞毛,有點像羽毛球。打“阿莫朵”時選擇一塊平坦的場地,中間拴上一條藤,兩人或多人分立兩邊用手拍擊對打。隨著“阿莫朵”的起落,互相扣殺,接不到對方打來的球算輸。
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普及的大型群眾健身活動。擺手舞的動作以擺跳為基本運動形式,是一種全身性的活動。擺手舞的伴奏,主要是一面大鼓和鑼,根據不同的動作,打著不同的鑼鼓點子。在土家族的“社巴節(jié)”(擺手節(jié))上,隨著“扁咚扁”鑼鼓的節(jié)奏,千人萬人頻頻擺手,時而彎腰兩手交叉,時而一齊轉體蹬腿,時而跳躍前行,時而左右扭腰……姑娘們擺手,如柳絮飄蕩;小伙子擺手,如蛟龍騰云;老人小孩擺手,似蒼松搖枝、蓮藕出水;游客來賓擺手,似醉漢蹣跚、手忙腳亂。此情此景,可謂是全民健身的“土家族大眾體操”。
拉地弓
拉地弓是滿族民眾在農業(yè)生產間歇時開展的一項較力型活動。其具體形式是雙方皆席地而坐,兩足相抵,雙手同握一根木杠或鋤把,往自己方向拉,以將對方拉起為勝。拉地弓比賽的參賽人數不限,一般為兩人一組,采取抽簽決定場地和內外握杠的方式。
比賽為三局兩勝制,第二局互換場地和內外握杠。如各勝一局,再以抽簽法確定第三局場地及握杠法。
比賽過程中,對抗的兩人均席地而坐,兩足相抵,膝部不得彎曲,雙手同握住木杠。裁判待兩人用力均勻,杠子處于中間狀態(tài)時,發(fā)令比賽開始。此后,兩人即用力向自己一方拉杠子,一方臀部先離地面或杠子脫手即算失敗。比賽時,故意分腿以脫腳者屬違例,三次違例者為負一局。比賽停止時,雙方都不得突然松手而使對方猛然跌倒,以免造成危險,應禮貌結束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