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年均保障低保人員4000萬人以上、特困人員近500萬人、臨時救助人員1000萬人次左右、各類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230萬人次以上;城市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79.5%;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36萬個、床位812萬多張……一組組數據折射出新時代十年我國民政事業發展取得的非凡成就。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任務,對增進民生福祉、完善分配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為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要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民政工作的重大部署,切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堅定不移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要推進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新時代十年,各級民政部門主動擔當作為、切實履職盡責,基本建成了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兒童、殘疾人等保障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助力困難群體、特殊群體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會。新征程上,各級民政部門要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等要求,進一步統籌發展社會救助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要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有序。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等。新征程上,各級民政部門要順應人民群眾多層次、個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堅持完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促進基層民主規范有序開展。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增強社區便民、利民、安民功能。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引導規范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支持志愿服務、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助力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要推進基本社會服務更加有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新征程上,各級民政部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老齡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認真落實黨中央對行政區劃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殯葬改革,優化婚姻登記服務,努力讓人民群眾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邁向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全國民政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心懷“國之大者”,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關于民政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彰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