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子榆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海南 保亭 572300)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依托現代信息網絡、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加快構建現代數字融媒體中心是重要的著力點。2021年,中國媒體融合市場調研報告顯示,縣級數字融媒體建設繼續成為主流發展方向。從未來縣級融媒體數字化發展來看,大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必然趨勢。預估數據顯示,未來我國縣級數字融媒體產業規模將會達到2 220億元以上。簡言之,布局發展科學完善的數字融媒體發展平臺,是縣級融媒體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2015年,我國正式啟動縣級融媒體改革,全國2 000多個縣(區)紛紛參與其中。短短六年時間,我國縣級融媒體建設初具規模,媒體融合發展架構已經基本搭建完成。特別是2018年,國家廣電總局成立媒體融合發展司,制定更為科學嚴謹的媒體融合發展策略,推動縣級融媒體建設邁上新的發展臺階。其中,數字融媒體逐漸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業內專家認為,數字融媒體是融媒體發展的2.0版本。依托最新網絡通信、大數據、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積極開展數字融媒體建設探索與實踐,成為國內眾多縣級融媒體改革發展的另一個突破口。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遼寧、湖南、吉林、廣西、天津等省市已經廣泛布局數字融媒體產業,立足本地縣級融媒體發展現狀,制定了很多地方性數字融媒體改革發展政策。特別是隨著近幾年國內自媒體市場的飛速發展,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積極融入社會媒體資源,構建更寬范圍、更廣人群、更大市場的新型數字融媒體發展新模式,如有的縣級融媒體與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合作,共同打造數字媒體合作平臺,幫助地方產業積極拓展網絡營銷渠道,甚至聯合打造地方網紅經濟等,實現了數字融媒體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雙贏。
與以往融媒體建設相比,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是經濟社會轉型進步的必然要求,是新技術、新業態下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縣級融媒體自身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具體分析縣級融媒體建設的必要性,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
目前,我國正在進入新一輪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時期。從地方經濟發展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隨著我國對縣域經濟發展重視度的不斷提升,地方媒體必須要發揮為縣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積極構建數字融媒體,是提高縣級融媒體中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助跑器”。從地方社會發展看,越來越多的居民更加青睞數字化消費。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10.1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7.5%。其中,手機網民用戶達到9.92億人,網民手機上網比例接近百分百。手機購物、網上沖浪已經全面常態化。這使得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產生了顛覆性變化,縣級融媒體也受到這場數字社會發展變革的沖擊。加強數字融媒體建設,是順應數字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
5G通信、邊緣計算、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既為縣級數字融媒體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從縣級融媒體長遠發展看,構建數字融媒體平臺,加強數字融媒體運營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技術更新迭代下的必然趨勢。以天津靜海區為例,作為天津新技術、新業態匯集的又一高地,當地融媒體中心原有媒體服務模式已經很難適應地方發展需求。2019年,該區開展數字化融媒體建設,把原有服務企業的媒體端口進行集約化重構,把分散的媒體資源進行數字化匯總,創新數字媒體服務方式,為當地企業發展、產業升級等提供了日益強大的媒體助力。與以往融媒體服務模式相比,數字融媒體實現了更大、更精、更準的服務。從本源上看,這是新技術不斷出現的技術價值溢出效應,更是數字化改革后彰顯的強大優勢所致。
從縣級融媒體自身發展看,目前正在進入新一輪深度融合發展時期。大開大合、移動優先、區域優化等成為本輪媒體融合的新特點。可以說,早期縣級媒體融合的主要工作是開展資源重整與架構,而今天媒體融合的目的是進行資源的二次優化組合,深耕媒體資源,拓展媒體資源,由固態媒體向移動媒體轉型發展。縣級融媒體要想在本輪媒體融合改革中取得先發優勢,重視數字融媒體的錘造是重要突破口。從媒體融合長遠發展看,深度融合將會更加普遍化、常態化。在這種背景下,縣級融媒體只有重視數字化改革,才能掌握未來媒體市場競爭的發言權,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簡言之,必須要看到深度融合是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率先制定好數字融媒體發展戰略,才能在未來媒體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進而不斷做強做大。
除此之外,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也符合當前和未來國家媒體產業改革發展的政策要求,是進一步推動我國媒體產業從上至下系統性改革,參與世界媒體市場競爭,搶占全球媒體“話語權”的重要基礎保障。
加強數字融媒體建設,布局融媒體未來發展前沿,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國內部分縣級融媒體已經率先開始了理論與實踐層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從當前我國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現狀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盡管我國提出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戰略,但是圍繞數字融媒體建設并未出臺專項規范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地方性數字融媒體建設方案,總體上看相對較為粗略。如天津市2019年開始出臺區域融媒體數字化升級規劃,并制定了未來五年總體建設方案,但多是明確了未來建設目標,并未進行細致化要求。簡言之,目前國內開展融媒體數字化建設的先行先試地區處于各自為戰狀態,相互信息溝通交流互動等較弱。從縣級融媒體長遠發展看,既然數字融媒體是必然趨勢,出臺制定科學完善的數字融媒體發展規范政策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建設縣級融媒體數字化運營管理與服務平臺,需要地方政府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扶持。由于我國目前縣級融媒體中心多是由地方報社、廣播電視臺、信息中心等多個部門聯合組成,本身就保留了很多行政管理色彩。適當的行政干預能夠促進縣級融媒體的健康發展,但是如果行政干預過多甚至完全由地方政府制定相關方案,并直接參與執行,本身不利于縣級融媒體的獨立有序發展。融媒體數字化建設,需要縣級融媒體中心具有更多的獨立發展權、經營自主權,要按照市場機制開展數字化改革。否則,過多的行政干預最終將會制約甚至阻礙縣級數字融媒體的建設與運營。因此,如何解決當前縣級融媒體行政干預較多的問題,在融媒體數字化建設中,賦予縣級融媒體中心更大的發展自主權,也是需要研究并解決的重要課題。
建設數字融媒體,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融媒體數字化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規劃投資。目前,不少已經率先開展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的先行區域,也存在資金相對短缺的問題。大多數情況下,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所需資金基本上由地方政府財政負擔。即便是有社會化融資渠道,所提供的資金數額也相對較少。以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為例,該縣2020年初開展數字融媒體中心建設,希望通過三年時間進一步整合政府地方媒體資源,拓展數字媒體服務空間,預計總投資2.76億元,但是截至目前地方政府提供的資金僅為1.2億元,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該縣數字融媒體建設。
建設數字融媒體,需要專業人才的參與。但是目前我國縣級融媒體高素質專業人才仍然相對短缺,特別是熟悉數字融媒體建設的專項人才更是捉襟見肘。此外,員工年齡問題也較為突出。以上述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為例,該縣自2016年組建融媒體中心后,員工多是由原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兼任,過去五年僅招聘了6名新員工。從該縣融媒體中心員工的構成看,全部68名工作人員(含9名臨時抽調人員)中,具備本科(含)以上學歷的人員共45人,其他為大中專學歷人員;從年齡看,除了新招聘的6名員工年齡在30周歲以下,其他員工年齡普遍在38周歲以上,其中年齡在50周歲的員工人數為17人。老員工工作經驗豐富,但是也存在知識陳舊,缺乏現代化工作技能的問題。
結合當前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從上至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全盤推進戰略,要鼓勵縣級融媒體中心多開展自主創新,立足地方融媒體發展實際,逐步探索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圍繞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國家級規范法規政策,各級地方政府也需要創新制定地方性數字融媒體建設專項規范政策。只有政策明確,才能為縣級數字融媒體的建設與發展發揮“保駕護航”的積極作用。具體做法是中央政府應當充分調研媒體融合發展現狀,并做出科學前瞻性預判,然后組織專家參與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做好“頂層設計”;各級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性政策中,要多傾聽地方群眾的建議,多吸納域內外專業人士的合理建議,必要時可以與周邊其他地區積極開展合作,跨區域聯合制定縣級數字融媒體長遠建設政策和發展規劃等,做好基礎建設工作。當然,地方在制定縣級融媒體數字化相關建設規劃時,要嚴格遵循中央出臺的相關法規,要做到上下一致,全國“一盤棋”。
在開展縣級數字融媒體中心建設中,融媒體中心是政策的執行者和直接負責單位。要逐步改變地方政府行政干預過多的現象,適當賦予縣級融媒體中心更多發展的自主權,如讓縣級融媒體中心立足實際,自主制定融媒體數字化改革實施方案等。當然,給縣級融媒體中心適當下放權力,并不是完全摒棄政府的參與,而是讓政府轉變角色定位,由以往的直接參與者轉變為政策的制定者、執行的參與者,即重點擔當“裁判員”的角色。同時,縣級融媒體中心被賦予更多發展自主權,也不是完全自行其是,要嚴格遵循各級法規政策,主動接受政府、社會、百姓的監督。
鑒于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需要持續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單靠政府財政扶持的方式不是長久之道。因此,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數字化改革中,應加快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元籌融資平臺。從政府角度看,要繼續加大對縣級數字融媒體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從企業層面看,要與地方企業積極接洽,成立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企業基金,采取優惠措施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參與;從社會層面看,也可以開展社會化融資融智,如與當地網紅群體合作,讓他們參與融媒體數字化建設,既能進一步提升網紅的知名度,又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最終取得多贏的效果。當然,也可以直接設立社會融資平臺,廣泛吸納社會閑散資金等。
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數字融媒體人才引進與培育,是持續推進融媒體數字化建設的人力資源保障。從人才引進看,堅持“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對于專業技能型人才,地方人事部門、縣級融媒體中心應當適當放寬招聘條件,可借助社會公開招聘的方式吸引人才入駐,也可以通過與相關高校開展人才定向招聘、委培等方式,從應屆高校畢業生中直接選拔人才。從人才培育看,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加大現有員工的業務培訓力度,通過定期培訓、專項培訓等多種方式,讓他們盡快掌握數字媒體工作手段,能夠勝任數字融媒體改革下的新崗位要求。為保障人才培訓效率,不同縣區之間也可以開展員工聯合培訓,這樣既能擴大培訓范圍,又能降低培訓成本,員工之間相互交流互動,也能做到取長補短,盡快掌握數字融媒體建設知識與技能。
開展融媒體數字化改革,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國內縣級融媒體在數字化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科學完善的發展規范政策,地方行政干預色彩較為濃厚,建設資金、人才技術等相對短缺等。只要直面問題,提前制定科學的應對之策,就一定能推進我國縣級融媒體數字化建設不斷邁向新的發展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