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弋
(中國城鄉金融報,北京 100037)
新媒體的出現和迅速發展是我國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的產物,而對于新媒體時代的出現是對新聞傳播的一種重要媒介,也是新聞傳播介質的一種質的飛躍,新媒體的特點就是非常高效、傳播速度比較快,這也使傳統的傳播手段受到了一定的壓制。人們對于新媒體曾經也抱有一絲懷疑,但慢慢的它成功征服了大眾。在新媒體發展的朝陽時代,傳統的傳播手段,尤其是紙媒的發展是逐漸下降的,而傳統媒體中紙媒受到的沖擊是最大的,紙媒失去了它曾經的王者地位,如果紙媒想要繼續發展就需要主動出擊,去進行一些改革和創新,不可以再停滯不前,順應新的媒體傳播手段,從中尋求突破和發展。
說到傳統的傳播媒體,人們第一想到的一定是紙媒,因為它在人們的文明生活中生存了很長時間。那個時代紙媒是最主要的新聞傳播手段,也是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那是一個時代的代表。雖然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其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它依然具有它的優勢。
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是基于我國信息技術和網絡,它將這兩者進行了一定的融合。新媒體的概念是比較寬泛的,它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手機和數字技術等進行新聞傳播。它的傳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而且它的傳播不受到地域的限制,方便人們隨時隨地進行新聞的獲取。而且新媒體狀態下的新聞傳播,不再僅僅是文字的傳遞,它可以將新聞內容和視頻、音頻等進行結合,通過一種超出文字范圍的全方位新聞傳播方式。
紙媒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報紙,它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的久遠。報紙隨著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而誕生,算下來已經有三個世紀之久。報紙是傳統媒體的代表,它是媒體新聞傳播的第一大載體,它最先是在歐洲出現的,后來慢慢被世界各地所接納和喜愛。而中文報紙也來到我們國家將近一百年了,在沒有網絡媒體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有著最舒適的節奏,每天早上才隨著墨香為人們帶來最新鮮的新聞內容,這為人們的文明生活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報刊憑借著它發展的時間比較早的優勢,積攢下了許多的讀者群體,有許多官方的新聞傳播都會選擇紙媒,這也是對它的一種肯定。紙媒在新聞傳播的效率上也許不如新媒體快,但是它卻有非常鮮明的區域特色,這可以算的上是它的優勢之一了。
紙媒所傳播的新聞內容絕大多數都是記者進行實際采訪,而寫出來的新聞內容,它具有非常高的真實性。相對于新媒體下一些網絡新聞的傳播的可信度是不能比較的,網絡新聞的門檻比較低,而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這樣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虛假信息,這就需要大眾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中,許多新聞都是博人眼球,只進行表面一層的描述,而不會對其進行深度剖析,許多人只是看個熱鬧,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內涵。而紙媒卻可以對新聞進行深度的報道和解析,一些跟人民大眾密切相關的新聞,它會現在大眾的角度進行深度挖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方面的解析,充分站在了大眾的角度去傳播新聞,這樣的深度報道對大眾是具有吸引力的,憑借此優勢,紙媒獲得了一大批忠實的熱愛者。
在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時代,新聞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而新媒體對于新聞傳播的成本是比較低的,而且通過網絡或手機端口進行檢索可以非常快速的得到想要的信息,只要有網絡、有手機就可以實現第一時間獲取新聞信息。比較之下的紙質媒體就沒有那么及時獲取到新聞信息,報紙媒體最快速的更新方式就是日報,每天都會出一版,單獨來說每天更新一次人們是可以接收到,但是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新聞的更新都是以秒計算的,這樣對比之下,人們絕大多數會被新媒體所征服。
紙媒顧名思義就是以紙為載體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紙媒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新聞的傳遞,它的版面是有限制的,所以一般會插入一些小的圖片,不會進行大面積的圖片宣傳,這就導致人們對于紙媒的印象停留在比較單一和死板。但新媒體卻輕松的消除了人們對于這方面的想法,新媒體下的新聞傳播,除了一些文字解釋還配合了很多的圖片、音頻甚至視頻。讓人們在了解新聞信息的時候能夠有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不在靠文字和圖片進行猜測和想象。而一些軟件可以在你了解新聞信息的同時,發表自己的一些見解,還可以和其他人進行互動討論,這就讓大眾更有參與感,這豐富多彩的傳播方式恰恰是紙媒不能大膽的的。
上文提到過,紙媒的載體是實實在在的紙,而這樣的紙媒在傳播新聞信息時的承載量是有限的。它有版面的限制,所以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沒有辦法配足夠的圖片在上面,這就導致這紙媒的信息源是不足夠的,而新媒體所傳播的新聞是多方位的,信息的觀點也具有多向性,對比之下的紙媒就顯得比較單一,這也就擴大了它發現的局限性。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的傳播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人們獲取了新聞信息的同時,可以輸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對于這項新聞的態度是怎樣的。新媒體時代是可以隨時隨地發表一些評論的,這樣在獲取新聞的大眾更具有參與感。但紙質媒體的新聞傳播是單方面的,只是一種新聞的輸出,而人們就只是在被動的去獲取這些信息。人們有疑問或者想發表一些建議就只能通過寫信或打電話的形式,而這些形式的效率是非常低的,甚至有時候可能就被忽略掉了,這樣比較落后的溝通手段和較低的效率越來越不被大眾所喜愛。
隨著新媒體的高速發展,比較之下人們認為這樣快速的新聞傳播方式更適合他們的生活節奏,尤其是對于年輕人,新媒體依靠它的優勢將紙媒的受眾范圍縮小了很多,年輕人都習慣了有手機和網絡的生活,他們可以利用這些信息技術隨時隨地的獲取他們想要的新聞信息,而且很便捷。甚至可以參與到這些新聞或事件的討論中去,對于社會上的一些突發事件,人們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想要更多的去了解這件事情的始末,而紙媒的時效性遠不及新媒體,新媒體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發表出來,新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越來越吸引著大眾,而大眾也是越來越享受新媒體所帶來的方便和快捷。
對于紙媒來說,他們的主要收入構成就是廣告和發行,而廣告是紙媒生存的一大支柱,如果它的受眾范圍越來越小,那么對于廣告商的投入量就會逐漸縮小,沒有發行量就沒有很大的廣告量,最終就會直接導致其廣告收入大大降低。
新媒體時代,紙媒這種依靠單一的盈利是很難生存的,廣告商也更加愿意去選擇受眾范圍大的新媒體,大部分的廣告商紛紛投入到新媒體的懷抱中,紙媒的廣告量越來越少,收入也隨之而越來越少。
不論是傳統的紙媒也好,還是新媒體也好,他們的生存和發展都不離開人這一主體要素。人在這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隨著紙媒市場的縮小,對于它的人才流失也非常嚴重。隨著新媒體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且喜愛,許多的媒體人也紛紛選擇進入新媒體行業,因為它的發展前景更加的廣闊。另一方面,隨著紙媒的廣告量縮小,紙媒人的工資也會隨之而縮水,人們工作除了有理想還有要生活,在這樣現實的問題下,人們也會更傾向于工資更高的新媒體行業。隨著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也為社會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年輕人都去選擇進入新媒體行業,而紙媒行業就呈現出了一定的老齡化現象,這就使紙媒更加不能適應這個發展迅速的時代了。
這這種新型媒體形式發展大好的時代里,傳統紙媒要想有所發展和突破,就必須從內容上下手,不管紙媒的發展要怎么變革,它的內容必須保證真實性,保證新聞的質量在線。在這個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的新媒體時代,新聞本身的真實性顯得尤為重要。新聞內容是媒體發展的關鍵所在,首先咱對傳播新聞的真實性做出質量保證保證,才能在良好的基礎上進行傳播形式上進行創新,對真實的內容進行豐富,從而從整體上提高新聞的質量。同時還要有底線,不為了廣告收入而進行一些虛假宣傳,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可讀性,盡可能的適應大眾的口味。可以去調研目前大眾們對于新聞的習慣和愛好,然后進行一些改革和創新,去適應大眾們的新潮流。同時,傳統紙媒也有它的優勢所在,那就是它擁有著對新聞的采訪權和發布權,許多的新媒體運營商都會通過紙媒去豐富他們的報道, 他們對紙媒的內容也非常具有依賴性,這是傳統紙媒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傳統紙媒體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去創新自己的傳播形式,通過高質量的內容,打造具有專業性和差異性的新聞內容。強化對于新聞傳播的綜合性,特別是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大眾關注度比較高的新聞事件,堅持把內容做到最好,對每一件要傳遞的新聞信息負責,也對大眾負責任,保證新聞內容保質保量。
不論是傳統紙媒還是新媒體運營,都離不開采編人員的助力,所以說人在新聞制作與傳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想有一個好的發展和未來,最離不開的也是優秀的媒體人。所以,要想將傳統紙媒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適應新媒體時代這一大背景,就要積極的去引進一些媒體人才。從事傳統紙媒的媒體人和新媒體技術下的媒體人不同,它要求紙媒人要具有非常優秀的采編能力,還要要求其文字編輯功底要非常的深厚,這樣才能將紙媒的內容做好,而不是草草了事。傳統紙媒還要求其從業人員要對新聞信息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熱點嗅覺,對于信息的掌握程度要有一定的能力,他們對于紙媒的采編和制作過程也非常的熟練。
然而,在新媒體時代的潮流中,他們對于信息技術和操作流程的不熟練性,就導致他們在這樣的背景下非常局限。紙媒行業恰恰就是缺乏這樣的技術型人才,所以,紙媒要想適應新媒體的大背景,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就要積極主動的去培養技術人才。可以組織傳統紙媒人去進行新媒介傳播技術培訓,讓他們對新媒體傳播方式有所了解和掌握,提高媒體人的綜合素養,讓紙媒人也能夠通過網絡和信息技術手段對一些新聞內容進行互相了解,互相學習,從而使紙媒能夠有更長久的發展。
目前我國整個社會的整體狀況就是生存在信息技術和網絡的背景下,不論是新聞媒體還日常工作生活,好像大眾更愿意去利用和沉浸在網絡中。所以說,紙媒要想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對眼下的形勢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去了解和認識新媒體的發展潮流,主動的去適應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可以主動的去尋求突破,將紙媒的優勢和新媒體的長處進行結合,相信這絕對是媒體行業的朝陽。兩者相結合,進行創新發展,拓寬新聞傳播的渠道,從而實現紙媒的可持續發展。比如說可以將報紙和網絡進行結合,將報紙內容制作成網頁版,可以方便人們隨時隨地進行翻閱,增加報紙的閱讀量,使人們對于紙媒的觀念不在停留在實體的報紙。
對于紙媒而言,要想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除了把內容做到最好和傳播形式的創新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去吸引讀者,將受眾群體進行擴大。而對于曾經的紙媒來說,相比較新媒體最致命的點就在于它非常缺乏和群眾的互動性,由于過去時代的條件限制,大部群眾只能通過寫信或者打熱線電話的方式對新聞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和反饋,但是這種形式非常的單一,而且不適應時代的變化,而且來信的數量如果很多,那不可能會顧及到每位讀者的想法。這種情況下,許多的讀者都會去選擇能夠發表見解的新媒體方式,這是紙媒發展的最大的一個缺陷。所以,紙媒要加強和群眾的互動性,讓群眾在事件中有參與感。紙媒可以通過開通一些公眾號、微信群聊或微博號等方式,將其和新媒體結合起來,多多組織一些互動活動,使人們在新聞獲取和讀取中更加便捷。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紙媒會受到一些沖擊是必然的,如果不能和其對抗,那么就積極主動的去融入它,利用它的優勢進行發展創新,和其和平共處。新媒體的發展具有兩面性,在新聞傳播中既有它的優勢,也存在一些缺點。所以,在新媒體發展的時代中,不論是新媒體還是紙媒都要有所反思,都要積極主動的進行發展和變革,為了他們共同的目標,為了給大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新聞內容,為讀者提供新鮮的社會信息,把握大眾的閱讀習慣,為新聞事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