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楚
(西江日報社,廣東 肇慶 526020)
新媒體時代主要通過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整體新聞內容的傳播速度,而且也在另一方面提升了傳播的廣度,同時能夠實現傳播者與接受者更大范圍內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充分互動。為了能夠更好地轉變工作思路,傳統媒體的新聞人應當進一步結合國內外先進的媒體行業發展和記者轉型案例為參照,并且以自身的事業規劃作為切入點,更好地增強記者在新媒體時代的實用性,并為最終實現新媒體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傳統媒體行業的記者作為在實際的新聞機構進行采訪和制作相關新聞報道的職業人員,不僅需要針對實時出現的相關信息進行快速采集和響應,而且還需要對于整體新聞的真實性和邏輯因果關系進行快速的梳理和確認。然后通過相應的工作流程篩選其中的重要內容并進行加工,從而使得整體的新聞內容不僅能夠增強可讀性,而且不會降低準確性。從另一方面來說,記者更像是書寫新聞的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把握信息方向和價值準確性的決策人員[1]。記者作為新聞傳播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發現者、記錄者和傳播者,不僅需要針對自身的社會觀察能力、采訪能力以及寫作表達能力進行提升,同時還應當優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價值觀。
由于記者是與社會和群眾聯系較為密切的工作人員,在傳統媒體受到互聯網和相關信息技術的深遠影響與沖擊下,自然而然地被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變化所影響[2]。因此,相關記者的整體工作和服務范圍也應當進一步得到轉變,在這樣的實際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自身與行業、行業與社會之間的強烈差別,只有不斷調整自身的觀念和心理,并且努力學習更多的新型知識和技能,才能夠更好更快地整體促進記者角色的發展和轉型。
近些年來,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國內整體的媒體生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僅體現在手機、電腦端的相關信息爆炸不斷抑制傳統新聞媒體和機構的整體運營,而且媒體的傳統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新媒體和舊媒體的不斷競爭過程中,逐步走上了相互融合發展的新型道路,這不僅促進了整體行業和社會新的管理機制調整,而且也對于新聞的上下游發展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相關記者作為新聞媒體工作的第一線人員,不僅需要在新聞的時效性和內容采集整理梳理的相關流程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相關能力,同時還應當結合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和宣傳手段來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媒體競爭力,這樣的發展趨勢顯然對記者從業人員帶來了更大的考驗[3]。在實際的媒體發展過程中,記者已經開始需要對于不同的媒體平臺和機構進行相應的信息供給,同時由于整體的行業發展也在推動著相關設備和技術的不斷更新,這些也在另一層面上推動著記者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頻率,從而更好地完成更多樣的信息處理任務。另外,對于記者而言,極為重要的是如何能夠實現自身在不同傳播媒體之間的自由切換,并保持同等高效的信息處理效率,這不僅取決于不同的傳播媒介,同樣也取決于不同類型的新聞符號,同時自身的多媒體思維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一些業務繁忙的綜合性記者會在一天的早上開始為相應的網站專欄進行相應的稿件講解和梳理,并為之后的采訪進行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在下午的工作時間主要用于新聞節目的報道,再根據晚間新聞的相關內容進行最新情況的更新和跟進,最后為第二天的相關報紙進行稿件的創作。在這樣的工作內容展開過程中,記者并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單獨的傳播媒體渠道進行新聞內容的制作,而且由于不同的傳播內容有著各自適合的相關渠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相關記者通過文字和畫面去捕捉人物和事件。[4]對于一些邏輯性較強的內容則需要相關記者人員通過更加客觀和具有時效性的方式進行傳播,從而更好地提升新聞本身的意義和價值。除此之外,多種媒體途徑的豐富和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聞信息的高度同質化。作為記者應當能夠通過行業經驗和自身的理解來對相同的數據信息進行更加具有價值化的濃縮,同時趕在下一波信息狂潮來臨之前進行有效的傳播,最終進一步提升新聞信息的理解能力和認知層次。
媒體融合過程中,新聞傳播使更多的信息受眾擺脫了被動接受的習慣,逐步轉為主動參與對于新聞信息的傳播,這其中涌現出了被稱為“公民記者”的相關群體[5]。這一群體的出現,不僅極大地模糊了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界限,而且也讓整體的新聞信息的相關來源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公民記者的產生來源于新聞采編工具的進一步發展,使得以互聯網為主要媒介的相關新媒體途徑能夠更加廣泛地在普遍群眾當中得以應用,這樣的發展趨勢不僅進一步挑戰著傳統媒體的地位,而且也讓新聞信息的受眾者能夠進一步拓寬自身的新聞獲取途徑,并使受眾群體產生一種別開生面的親近感和認同感。
除了這些新型公民記者的涌入之外,傳統媒體行業當中的記者從業人員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轉變。全媒體記者作為不同媒介平臺之間能夠跨越的綜合性人才,他們可以通過自身掌握的文字、圖片以及視頻內容產出能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新聞產出質量,同時他們具有的跨媒體思維也能夠進一步適應媒介公司內不同崗位和傳播途徑。這些綜合性技術人才的不斷涌現,推動著傳統媒體行業走進了全媒體發展的時代。同時,也在另一方面加速了不同媒體形式的進一步融合和共同發展,對于提高新聞信息的整體質量和傳播效率具有深遠的促進作用。
在新聞記者發展過程中,其角色變化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第一,對于新聞內容的整體控制進一步弱化,這樣的情況不僅使得整體的新聞信息傳播方向和價值導向性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同時更加多元化的新聞內容也能夠更好地引發社會受眾的廣泛討論,從而提升了整體新聞在社會中的傳播廣度[6]。除此之外,更加多元化的新聞內容傳播渠道也促使信息接收群體不僅能夠選擇接收自己喜歡的相關內容,而且還可以結合互聯網的相關技術手段進行相應的評價和討論,這樣也在一定情況下加快了記者關鍵內容把控權利的削弱,并最終建成更多扁平化、更加具有時效性,并能夠即時反饋的新型媒體傳播模式。第二,宣傳角色進一步弱化,這不僅使得傳統新聞媒體的運作結構和整體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而且也不斷將宣傳角色的身份逐步朝向人民群眾的方向轉移,最終完全融入人民生活中。這樣的實際情況,不僅使得整體更加開放共享的新型媒體傳播模式逐步取代了傳統的記者導向性模式,相關記者從業人員也在逐步轉變自身的工作思路,從而更好地融入媒體發展趨勢和時代大潮之中[7]。第三,策劃角色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體現在將整體新聞內容的品質作為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同時能夠就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相關話題進行有效共鳴,也成了新聞媒體記者應當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新媒體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新聞記者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角色轉變。第一,多媒體主持人。由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發展和融合,多媒體作為與互聯網聯系最為緊密的技術進一步增加了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多媒體作為文字、聲音、圖片和視頻、動畫等多種信息傳輸手段的集合,不僅與新媒體語境下的相關新聞記者的素養能力高度相關,而且也能夠更好地融合電視、電腦和移動端的不同傳播途徑,構建未來通過新型分析技術傳播新聞的相關模式。傳統記者人員從事相應的多媒體行業,還能夠進一步消解多媒體行業在大型傳播媒介企業的相關崗位邊界,不僅能夠使得企業進一步朝著新聞中心和跨媒體趨勢發展,而且也能夠為記者自身的素養能力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和更多的機會[8]。第二,知識的相關管理者。這是一個新的行業崗位,主要針對新媒體時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信息高度同質化和信息過剩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和進行相關信息的篩選。在知識管理者的實際工作過程中,相關記者可以借助自身的新聞信息篩選經驗,針對每天需要處理的相關新聞信息進行有效篩選,并結合不同的傳播途徑進一步過濾無效信息,最終為受眾提供高質量并且具有一定觀點指向的新型新聞內容,從而為社會受眾傳播共同關心的針對性新聞,這不僅提升了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接收效率,而且也能夠更好地提升整體新聞質量。想要更好地提升知識管理能力,相關記者人員應當進一步結合不同的知識整合途徑進行相應的系統化流程構建,并通過建設網絡信息資源庫將整體知識內容作為相應的資產進行謹慎管理,從而不僅能夠更好地提升知識的利用效率,同時還能夠在另一方面提升知識的轉化率。除此之外,記者自身也應當作為知識內容的最大生產者,將整體的知識體系庫與自身的知識輸出觀點進行更加廣泛的結合[9]。第三,信息服務商。這不僅取決于時代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對于知識付費的接受習慣,同時也取決于媒體的整體發展和轉型趨勢帶動整體行業開始逐步朝著信息服務相關的方向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信息服務工作的質量,傳統記者首先需要進一步重視整體信息服務的內容質量,這不僅僅因為新媒體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內容生產和產品捆綁的兩種發展模式,同時也因為目前新聞信息受眾群體對于信息原創性和獨家性的極大需求。因此,對于傳統記者而言,應當進一步結合自身的人際關系和行業人脈,提升信息內容的整體質量,并結合自身的信息整合經驗增強信息內容的獨特性。其次,相關記者應當擺脫傳統行業當中傳播者高高在上的僵化思維,通過進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從而更好地增強相關信息內容的針對性。除此之外,對于整體信息的整合范圍應當進一步得到拓展,不僅僅局限于傳統媒體對于主流新聞內容進行整合,也能結合人民日常生活當中更為主要的相關內容進行收集。例如,早晨對于相關路況信息的收集,同時對于最近實時熱點問題的進一步分析和新觀點輸出等[10]。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更好地建立深厚的群眾基礎,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務質量。
除了對外進行相關行業和崗位的轉型探索之外,傳統媒體新聞記者也要進一步向內進行發展和轉型。例如,可以在媒介集團的內部進行相關信息融合人才的培養,由于行業發展的變化趨勢必然帶來崗位工作內容的方向性轉變,這樣的實際情況導致企業對于新型融合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斷擴大。因此,相關記者可以把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和不同傳統途徑工作的相關經驗作為自身的發展競爭力,從而為年輕的媒體傳播人員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整合和發展經驗。除此之外,相關記者還可以進一步構建針對整體媒體企業發展過程的融合新聞報道機制,從而更好地符合企業內部的工作標準,適應新型工作流程,最終為媒體企業的綜合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國家和社會進一步推進新媒體行業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記者應當進一步轉變自身的工作思路,通過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采訪能力,提高新時代背景下媒體人的自我素養,為實現媒體發展轉型和自身的職業規劃目標不斷努力,最終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時為社會和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