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芝,朱敏瑩,趙 強
(南陽師范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化學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中學化學的重要性。中學是化學學習的出發點,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學化學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當今教學不只是需要學生了解并掌握書本知識,更要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操作才能。傳統的教學模式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急需新的教學觀念和方式來教學。“理論+實驗”雙模式課堂非常符合現在中學化學教學的要求,重理論也重實驗,才能真正的教好化學,達到均衡發展的目標。探討中學化學“理論+實驗”雙模式課堂也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化學教育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書本上的內容,注重于講解,忽略了學生應用知識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方法根本就沒有發揮出重要的作用[1]。興趣是最好的引導者,想要學生真正學好一門學科,首先要提起他們的興趣。在當今的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沒有很好地對課堂情景進行控制,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高。學生在剛接觸化學的時候,對化學的感覺是邏輯思維非常嚴謹,知識零碎,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假如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措施,教學結果是不會理想的。所以要調整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扭轉中學化學課堂枯燥的現狀,調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中學化學教學中,師資力量重大不足,無論是教師的數量,還是教師的平均水平,均達不到要求。有一些教師教學觀念跟不上教學改革的步伐,依然是陳舊的教學觀念。這些教師在教學時只知道向學生強行灌輸知識,完全不去考慮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3]。教師的教學水平決定著中學化學的教育結果。想要改變中學化學的現狀,必須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觀念。
化學不是一門紙上談兵的學科,而是一門實踐的學科。不僅需要充分掌握理論知識,也需要嫻熟的動手能力,兩者缺一不可。所以中學化學開設了理論課和實驗課兩門課程,二者沒有主次之分,相輔相成才能學好化學。可是,當前的化學教學并沒有足夠重視實驗課的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無異于盲人摸象[4]。實驗課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而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做實驗,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想要真正教好中學化學,就必須要注重實驗教學。而且知識是在不斷更新的,老舊的實驗設備跟不上現在教學的步伐,實驗室更要定期維護和更新,才能為實驗教學保駕護航。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實驗,可以把書本上難以理解的知識表現出來,與此同時,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動手興趣,培育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5]。中學化學實驗中有很多有趣的化學反應,這些化學現象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化學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做實驗進行導入,通過演示實驗進而引出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更加能理解書本上的化學反應。這樣學生對于理論知識不再是一知半解,與此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也可以自己動手進行實驗,這樣的話,學生能夠進一步牢記住理論知識,對于學習中學化學的興趣會進一步提高。學生不用再靠著死記硬背來記住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教師也不用再進行填鴨式教育。“理論+實驗”雙模式課堂更加契合新課改對中學化學的要求,教學理論與實驗相結合能更好地教好化學,讓學生吃透化學,提高他們探索化學的興趣[6]。
盡管課堂是老師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主戰場,但實驗課也是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一環[7]。中學化學開設實驗課是為了培育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要讓學生在實驗中得到樂趣,品嘗成功的喜悅。傳統的實驗教學大都是老師帶領著學生一步一步的做實驗。在這種牽引式的教學中,學生只是一個提線木偶,根本不能從實驗中學到有用知識,反而喪失了對實驗的興趣。所以,教師開展實驗課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有自主權,自己動手操作實驗,開放學生創新思維。如果理論和實驗沒辦法相結合的話,那么學生就只是一個高分低能兒罷了,而且毫無動手能力,更沒辦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遷移、創新。
打破傳統的PPT教學模式,當然不是不再使用PPT,但化學教學不能只靠著PPT來輸入理論知識。導入新課也不再只是靠多媒體播放視頻,而是由教師選擇能在課上操作的實驗來進行現場實驗展示,讓學生察看實驗現象,吸引學生到課堂中,從而引入新知識。用實驗抓回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好奇接下來所教授的知識,散發他們的思維,去思考實驗現象為什么是這樣的,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在學生求知欲非常高的時候,向他們教授理論知識,為他們的實驗操作打下基礎。通過實驗課的動手實踐,檢測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化學的魅力。理論教學為實驗教學打下堅固的根底,實驗教學為理論教學提高理解能力,讓學生真正理解化學教學了什么[8],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創新發展永遠少不了活躍的思維,化學教學從不是照本宣科。“理論+實驗”雙模式課堂就是化學教學中理論課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完美表現形式。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為了講述理論知識而教學,要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實驗的時候需要什么操作、儀器,以及反應原理。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教師作為指導者,而不是牽引者[9]。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會暴露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體現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教師可以就實驗問題再向學生講述一下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都在不斷的進步,理論和實驗可以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在進行化學教學過程中,踐行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四大作用:
1)雙模式教學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具有主動性。
2)理論和實驗雙模式課堂可以更好地實現知識的完整教授,不僅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有實際實驗過程中的實驗操作知識,讓學生在實驗中深化理解理論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實驗操作的經驗,不斷鞏固知識,融會貫通。
3)雙模式課堂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中,由感性的認知到理性的認知再到實驗的認知,通過這個過程后能夠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4)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獨特的思維能力。學生在做實驗驗證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通過解決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之后的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礎。
由此可見,想要真正的教好化學,理論和實驗缺一不可,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是相輔相成的[10]。在化學教學中,理論課教學和實驗課教學相結合在一起是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的。所以教師在教學化學的時候,要重視理論與實驗的結合。
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同步教學[11]。如果不同步,就會出現學過理論知識很久了學生還沒有進行實驗操作,會導致學生覺得理論知識很枯燥無味,逐漸喪失對驗證理論知識的興趣。亦或者是已經先做了實驗,但是理論還沒有講到。這樣會導致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理論知識為鋪墊,做實驗的時候,兩眼一摸黑,根本無從下手。雖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做成實驗,但是學生對于這個知識及實驗操作其實只是一知半解。
本文探討的“理論+實驗”雙模式課堂實現理論知識和實驗的結合,提高中學化學教學的水平。只有教學觀念的不斷創新,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才能為學生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徹底提高化學教學的效果。中學化學雙模式課堂,可以更好地對化學教學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