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震禹 天津職業大學
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創造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結晶,其中不僅能夠展現出不同時代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而且能夠反映出更加卓越的精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產方式逐漸發生了變化,所以在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融入一些現代元素,并從模式、技術創意、人才等方面進行改革,使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得到全面更新,流程更加規范,也能使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體系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
我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成型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可以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發展以及變化的過程。民間工藝源于民間群眾所設計和制作的藝術作品,它代表著民眾的智慧。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以及民俗風情,同時也對當地的藝術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民間工藝作品體現了地域性、多樣性特點,其中蘊含著濃厚的民間美術氣息以及豐富多樣的人文風貌,浸透著人們對生活的執著與樂觀。民間工藝體現了大眾化、民俗化、生活化特點,比如在石器時代人們就利用石頭、獸骨、貝殼等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在此之后陸續出現了木頭、金屬等制品[1]。
每一個時期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都會受到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等的影響,尤其是受宗教文化的影響最為深刻,人們根據當時的宗教特點進行藝術設計,根據宗教的發展變革完成創作的任務,如五行、八卦圖等都是相應的體現。民間工藝美術的藝術形式種類繁多、特色各異,展現了民間美術的深厚底蘊與魅力,也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才能,促進了人們審美觀念的形成以及藝術形式的完善。
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是社會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民間工藝美術也得到改革和創新,并對人們的意識產生了引導和教育的作用,熏陶人們的精神,激發人們的情感,促進人們文化素養的提升,使人們的審美更加高級。例如,在民間工藝美術剪紙中就廣泛流傳著楊家將等不同的故事,這些口口相傳的故事通過窗花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起到了點綴生活的作用,而且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積極的引導。除此之外,民間工藝美術作品不僅有著各種思想的屬性,而且有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可以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人際社會關系[2]。
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設計創新能促進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播以及發展,在實際的傳承過程中,很多都是通過家族傳承的方式實現的,這種傳承方式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最大的缺陷就是只能被少部分人所了解。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很多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傳承結果也并不是很好,甚至會出現一部分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失傳的現象。為了保證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質量,需要對傳統民間工藝進行創新和優化整合,融入現代設計元素,從而促進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有效傳承,吸引更多的藝術界人士參與到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中,促進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設計創新工作的開展,能促進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通過對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可以讓人們更好地認識到傳統民間工藝美術,而且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方案,這為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有助于推動文化產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很多外來文化涌入了我國文化結構體系中,而且不同地區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存在差異,容易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發展造成限制和影響。怎樣才能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影響下促進我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創新和進步,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要更加重視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發展,認真思考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方式和創新途徑,從而使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3]。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種先進的技術應用在了各大行業中,促進了企業的升級和轉型,但是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本身比較特殊,制作工藝、制作流程相對來說都比較復雜,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極高,很多工藝只有年齡比較大的傳統藝人才能夠掌握,這就導致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阻礙。機器設備的融入,使得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實現了批量生產,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如批量化生產更加追求的是生產的數量和速度,卻沒有關注產品的質量,導致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現如今我國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以及弘揚更加重視,高校也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進行了深入挖掘,雖然開設了一部分針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課程,但也只是將其作為選修的課程,沒有對其進行大范圍的推廣,為其賦予的學分比較少,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這些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課程,也影響了傳承的效果,使得很多學生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了解不多,印象并不是十分深刻。
現如今,社會各界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重視度在不斷提高,同時也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藝術與生活、商業充分融合,使得一部分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本質逐漸被消磨,其中的審美趣味也逐漸喪失。政府部門雖然提出了重視傳統文化發展的要求,但是并沒有在細節上給予關注,因而導致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很難得到傳承,產生了傳承危險,影響到了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發展[4]。
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是傳統文化結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設計創新,需要在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基礎上適當融入現代元素,在創新的過程中不但要保持著傳統的韻味,也要體現現代思想,讓人們的個性在其中充分彰顯,讓人們獲得更加獨特的體驗,使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藝術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在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時,需要工藝美術傳承人努力迎合當前時代發展的潮流以及適應現代人們的生活習慣,挖掘生活中一些可用的元素,同時需要有關部門更加重視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創新設計,包括資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等可用的方式和途徑,讓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環境更好。例如,民間吹糖人藝術家就能根據現場某一個人的神態和穿著,吹出和其形象基本一致的糖人,現在吹糖人技藝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此促進了其傳承。
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設計創新對民間美術體系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具體的傳承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文化本質不發生變化,才能讓傳承過程更加順利,從而體現出傳統文化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其中,中國傳統圖案在藝術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相關人員要深刻分析傳統工藝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美學思想以及審美理念,適當融入現代元素,從而創作出更具現代價值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可以在設計制作時融入不同區域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特色,優化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圖形樣式和形成結構,讓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設計效果更好[5]。例如,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的甘肅臨夏的傳統民間藝術——臨夏磚雕,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借鑒了繪畫以及木雕等多種藝術形式,使其藝術形式更加完善。針對這種特殊的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就需要充分了解其中所蘊含的美學思想,確保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更具磚雕特色,防止失去臨夏磚雕的文化特點,在具體創新過程中不能改變原本磚雕體系中存在和應用的一些圖形符號,要讓其中傳遞出的歷史信息得到長久的流傳,并結合地域民族文化特點以及不同民族的特色來實現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設計創新。
為了促進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設計創新,需要樹立全新的藝術創作理念,轉變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創作理念。例如,在剪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就可以改變過去以娛樂為目的的剪紙創作藝術形式,構建形成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順應當前社會的發展特點以及市場的發展規律。民間剪紙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作的,所以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經驗,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然而,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最開始并不是用于收藏,而是將其作為一種實用的物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說傳統民間工藝美術設計本身就是一項實用性的藝術。在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體現出作品的實用性功能,作品能夠滿足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需要,如關于茶杯的生產,首先需要考慮到家庭飲茶的需求,而紙張的制造則需要滿足群眾對知識的積累以及總結方面的需求,只有這樣在工藝美術的設計過程中才會更加注重作品實用性功能。在注重實用性功能的同時也不能完全放棄工藝美術設計的審美性,如針對一些家居產品設計可以體現出合家歡樂、生活美滿幸福的特點,這樣更能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文化價值,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做出一定的改變,對其進行創新,從而促進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6]。
在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有很多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可能由于自身的技藝相對比較煩瑣等原因,導致其失去傳承的渠道和空間。除此之外,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創作人員流失,導致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化作品難以得到順利傳承。由于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容易受到西方因素以及商業文化的影響,所以對其進行更好的傳承與創新,就需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具體來說,首先需要加深人們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認識,對其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推廣,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并對其產生更高的認可和興趣;其次需要在高校中設置相應的課程,將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融入藝術院校課程中,使更多學生學到相關文化,通過開設民間工藝美術以及民間手工制作等不同的課程構建系統化的教學體系,實現相關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讓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范圍更廣,傳承人數更多。除此之外,還需要明確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方向,制訂出相對來說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來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在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環節需要嚴格遵循相關的標準,助推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持續性發展[7]。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越來越重視,也為其創造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環境,創設了良好的發展平臺。為了促進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順利傳承與發展,需要在設計環節始終保持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所具有的特色,不僅不能摒棄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本質和內涵,而且還要適當融入現代元素,使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更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使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