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 所吳巍
航天科工二院203 所打造獨具特色的“勞模文化”,使勞模精神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催化劑”,激發職工的創新意識,推動科研生產水平不斷提高,以勞模精神引領科研生產、經營發展、創新創效,為航天事業創新、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和精神支持。
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理念,倡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尊敬勞動模范,用勞模的干勁、闖勁、鉆勁鼓舞更多的人,激勵廣大勞動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這是引領教育廣大職工的重要抓手。
自2009 年開始,航天二院每年度評選10 名院級勞模,進行表彰、宣傳,調動了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營造了勞動光榮的企業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203 所同步積極參與,結合自身企業特點樹推先進,發揮勞模優勢牽引,進一步激勵全所職工群眾投入到單位新時期的建設中,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
長久以來,勞模似乎被定格成這樣一種模式:勞模就是“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榜樣,“鐵人”王進喜喊出了“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鋼鐵工人王崇倫“走在時間前面”一年干了幾年的活兒……誠然,作為勞模必須有肯干實干的精神,必須有務實的作風,但僅此還不夠,如今的勞模不僅是生產上的能工巧匠,更應該成為掌握現代科技知識的行家里手,乃至成為學術帶頭人。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勞模、關愛勞動者,2020 年11 月24 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總書記精辟闡釋了這三種精神的科學內涵,分別是:“愛崗敬業、爭創一流、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強調它們是“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新時代的勞模精神在航天企業中,凝聚著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一面旗幟,匯聚著航天人的樸素情感。多年來,203 所先后承擔了載人航天、探月、北斗導航等各大工程配套任務,研發了毫米波安檢儀、虹膜識別測溫一體機、智慧管網等先進民用產品。涌現出一批勞模群體,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為祖國航天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近年來被評選出的勞模均是技能型、知識型專家,在行業中有一定知名度,在本職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為企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過去,航天系統評選勞模存在即時性表彰現象,而如何激勵優秀人才,使他們能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勞模選樹的關鍵航天科工二院從2009 年開始,每年院里自行評選10 名勞模,進行表彰、宣傳,較大地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適應企業發展新要求,拓展勞模評選的范圍,評選更多具有時代特色、具有表率示范作用的先進典型。突出關注科研生產經營環節的新亮點,注重選樹在推動企業科研生產、技術創新進程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典型;面向科研生產一線,關注知識型、創新型、技術型職工的成長,注重選樹長期工作在生產一線的優秀人才,讓越來越多體現時代精神的勞模先進人物脫穎而出,激勵全體職工自覺肩負航天報國的使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投入到科研生產中。
選樹更多深受職工尊重的勞模先進人物,嚴格民主程序,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建立自下而上的勞模推薦制度。嚴密組織評選,進一步完善評選方法,堅持好中選優;建立公示制度,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嚴格審核制度,保證評選質量。整合多方資源、建設長效培育機制,將政治過硬、專業技術強,長期扎根一線,無私奉獻、職工群眾信得過的先進榜樣推選出來,使勞模推選工作得到廣大職工的一致認同和好評。
真心實意關心關愛勞模,每年組織勞模健康療養,安排特殊項目體檢,并辦理醫院優診卡,暢通綠色就診通道,方便勞模進行診治,保障勞模有健康的體魄;在人才提拔任用、評先評優、入黨等對勞模進行傾斜,讓勞模施展才華的舞臺更加寬廣。在職代會上,還選拔勞模代表進入主席團,更多地參與企業的科研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此外,還開展勞模走訪活動,進行節日慰問活動,多層次、人性化的真誠服務讓勞模感受企業的關愛,增強勞模的榮譽感和歸宿感。
目前全社會正在大力培育和弘揚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這也正是對以勞模群體為代表的時代先鋒風尚概括,是凝結勞模精神的價值導向。從新一代勞模身上,我們越來越能夠感受到與時代脈搏一致的精神風范,保持“勞模精神”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例如203 所近些年來評選的勞模,有北斗導航衛星配套組合級產品的開拓者,有重點型號配套分系統生產的主力軍,還有宇航級晶體元器件生產的先鋒,均是為實現“航天夢”正在戮力奮斗的勞動楷模。如勞模程主任作為星載輻射計的靈魂人物,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作為風云三號的核心部件,他們嚴慎細實,進取創新,實現超越,由于最終的數據要向全球開放共享,關乎國家科技形象,因此定標校準被列為風云三號氣象衛星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之一。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們迎難而上。一項任務中需要開展真空定標,此類試驗是國內首次,定標結果是否有效只有在軌運行后才能最終驗證,因此壓力極大。白天討論問題,晚上值夜班處理數據成為常態。試驗結束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仍抽空計算驗證著相關數據,直到兩年后看到在軌反演結果后一顆懸掛的心才放了下來。程主任時刻保持著對技術牽引和需求牽引的高度關注。他選擇了計量,計量也選擇了他。
勞動模范之所以在航天工程建設的各個時期都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正是源于他們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在勞動模范的評選上,必須與時代發展吻合,不斷更新勞動模范的評選標準,使之更加閃爍新時代的思想光輝。
評選勞模的意義,在于以榜樣的力量帶領廣大職工積極投身于科研生產中去。長期以來,勞模和先進班組的事跡極大地激勵了廣大職工,評選出的人物得到了廣大職工群眾的認同和贊譽,確實體現了時代精神和先進力量。比如,航天科工二院每年評選的十個勞模和先進班組,他們的事跡極大地激勵了廣大職工。評選出的人物得到了全院的認同和贊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事實證明,只要我們評選出的先進人物確實體現了時代精神和先進力量,就會得到職工肯定。
勞模是航天的財富和寶貴資產,而把勞模打造成航天的企業品牌形象,投入到社會中,使其成為一面旗幟、一種精神發揮社會效應,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通過個人勞模、優秀班組的打造和宣傳,擴大勞模的影響力,讓社會上更多的人通過勞模了解我們的企業,認可我們的產品,信任我們的品牌。另外,投入資金打造勞模在社會上的知名度,用他們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為企業服務。作為企業的形象大使,既能在社會公眾中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又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勞模的社會品牌都是引領社會前進的導向,它的社會價值是任何有形價值都無法比肩的。
實踐證明,要充分發揮勞模在構建航天事業中的主力軍作用,我們就應當繼續弘揚“勞模精神,通過“勞模精神的感召力量,積極引導廣大職工學習勞動模范,努力培育自身核心價值觀,激勵他們成為祖國航天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才。
在航天科工二院的組織牽引下,203 所不斷打造以勞模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勞模為領頭人建設專業、領域創新團隊,與科技創新創效緊密結合,落地于多項目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的創新創效。通過建立勞模工作室與企業科技創新創效緊密結合,努力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技術創新、改造上的領頭作用,緊貼科研生產中的難點,開展群眾性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和技術發明活動,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推動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職工素質,培養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備、業務精通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勞模師傅因材施教,徒弟苦練絕活,使得航天人的技能、作風代代相傳。通過勞模帶徒,名師授藝解惑、傳經送寶,激勵青年拜師學技、苦練技能,培養了一只高技能人才隊伍。
名師出高徒,大業成名匠。勞模師傅因材施教,徒弟苦練絕活,使得航天人的技能、作風代代相傳。勞模全力把徒弟培養成思想過得硬、技術叫得響的技術能手,徒弟求知、好學,立足一線、扎根基層,以崗位成才為目標,不斷突破自我師徒之間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創新。如勞模李師傅,根據每一名組員的技術特長、性格特點和個人愛好,與組員一起共同制定了每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僅有利于每一名組員的快速成長,而且也保證了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李師傅所帶領團隊已經成為一支技術實力雄厚的團體,已經成為203 所的一支中堅力量,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優秀團隊。他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做科研來不得半點馬虎”。每當徒弟們遇到問題,師傅都會耐心細致地給予講解。在師傅的無私幫助下,他所帶的很多徒弟都已經成長為了技術骨干。
一位勞模就是一面旗幟,一位勞模就能影響周圍一群人。在勞模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勞動者群體的整體品格和素質就能迅速提升,最終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勞模的價值早已超過了他們取得的成績本身,在新時期、新節點的當下更是賦予了新的時代價值。作為肩負富國強軍神圣使命的航天人,在勞模精神的牽引下,我們必將成為實現航天強國夢的經歷者、參與者、見證者。